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传统国学对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

【内容摘要】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国几年前来传统文化荟萃的优秀结晶,也是中国民族的人性之“根”。在当前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发展的社会状态下,研究国学,传承国学,不仅是发扬文化传统,也是探究东方哲学,研究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当前社会,在多重价值观念冲击下和科学主义冲击下,社会道德以及人文精神出现缺失和弱化。在此这会背景下,也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道德发育规律,深度挖掘国学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其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陈述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通过发展心理学对于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阐述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质、道德教育的目以及道德教育的原则。其次梳理国学和德育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国学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在目的上、属性上和作用方面的相互关系,通过从国学中探寻社会环境对于儿童道德品质养成和习得的影响,阐述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四方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次,深入探究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的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该部分着重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实施国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具体策略。最后,对于当前现行国学启蒙教育进行积极反思,避免国学中消极内容的不良影响,希望为国学启蒙教育对儿童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国学 道德 教育 

 一、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他律到自律的逐渐发展的有阶段的连续过程。每一个阶段,儿童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道德决定模式。在前道德阶段,一般是幼儿的2-5岁左右,此阶段的幼儿还不能把规则当作义务来遵守,此阶段是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在他律阶段,大约是幼儿的5-10岁左右,此时的儿童开始接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这个阶段孩子判断道德价值,依据的是客观标准,并不能关注事件背后的动机。其特点为服从权威,遵守规则。在自律道德阶段,即10岁以后,儿童开始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相互尊重规则的特征,认识到与同伴交往的社会关系和规则是可以共同约定和改变的。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摆脱了外在约束,开始用公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对于道德和规则,儿童开始可以接受利他主义角度思考问题而产生公正的观念。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出于关心和同情人的真正道德关系。 科尔伯格认为,每个儿童都是“道德哲学家”,有自己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自发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有组织的思维方式,道德发展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发展的动力,不是单独的个体发育成熟便可形成的,也不是依靠单纯外界环境构成的,而是儿童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相互作用和实践中逐步发展的。儿童通过其个体承担的社会角色机会增多,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同化、吸收、调整新的道德经验,最终形成质变,构成新的道德结构,飞跃到新的道德水平。

 二、道德教育的目的 基于道德发展的认知,科尔伯格提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儿 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对于学龄儿童,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结构,形成儿童的自己的道德思维,让儿童形成趋于成熟的判断和推理,形成高阶层的自我道德思维。 一个人的道德判断水平与他的道德行为基本一致,道德教育应该以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为主。因为,对于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要顺应儿童所达到的发展阶段,否则,超越了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谈不到教育。 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单一的道德灌输的方式,而应该在儿童道德认知水平相当的同事,对应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建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在无形中影响向儿童的道德判断,从而促进儿童得到的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周易》记载“关乎天文,以查实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晋代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成,强调文治教化。传统文化,即一个民族绵延流传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是民族文化思想观念的总体表征。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以伦理道德作为核心价值,注重品德教育。很多典籍中记载了关于明德的重要意义。例如《尚书》曰:“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论语》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都可以看出孔子将修德放在首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对于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实现自我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他的全部教育活动。孔子开启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新起点,奠定了道德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立志乐道 孔子认为,“立志”就是要确定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宏伟的目标。树立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心甘情愿,无悔付出。“立志”和“乐道”,帮助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和眼前利益的问题。 自省自克 孔子强调“克己内省”和“自我节制”。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就是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而不是用外界的制度强迫人们去遵从,因而道德重在内心的自觉性,道德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身体力行 孔子认为道德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的水平高低和修养程度要见诸于行动。孔子主张“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道德教育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切身行动。孔子也曾现身说法“始吾于其人也,听其言而信其形;今吾于其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过程是扬长避短的过程。不断地发掘出人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因为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完美之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其缺点和长处,因此,无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自我完善的过程,都是发扬优点和克服缺点相辅相成的。

 (二)、孟子的道德教育观念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学说和思想的传承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也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有关道德思想教育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持志养气 孟子认为,人要用理性控制感情,要让自己的动机和行为都遵循“仁义”的准则,即为“持志”。“养气”就是身存磅礴正气,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不会乱性动心,胡作非为。 反求诸己 孟子认为“人之本善”,因此特别重视德育中的自我修养,他特别提出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而且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改过迁善 孟子主张要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发展人的“善端”和“善性”,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主观方面要求,不仅要反求诸己,还必须勇于改过和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客观方面来说,就是要与人为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改之,便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崇敬,而且要不断地“舍已从善”,多向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学习。 意志磨练 孟子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大丈夫”,这种人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最主要的就是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坚强意志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正像他所强调的那样:“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三)朱熹的道德教育观念

 我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分为四个环节――“穷理”、“窒欲”、“立志”、“力行”。既,人要先有正确认知,其次是理性控制,然后是树立精神意识,最后是行动践行。 朱熹认为德育应遵循“禁于未发”和“循序渐进”原则。认为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品德远比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品德要费力得多和困难得多,因而德育的着眼点应放在防患于未然上。其次,由于年龄认知不同,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对于儿童阶段,道理要讲得浅些,着重于道德行为的训练。待年龄渐长,则要教学生致知穷理,行为修养应注意大节。 此外,朱熹认为“知行并重”,认为德育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致知”即穷究义理和“力行”即躬行践履,把知与行相提并论,在德育理论上坚持的是“知行统一”思想。

朱熹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一是“立志”,认为立志是关系到做人的方向和目标的大问题;从小处说立志是一种“为学”的功夫,从大处说立志则是“做人”的根本立志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具有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勇猛坚决的态度。二是“主敬”,认为主敬是修身和为学的一种“专一”和“恒常”的态度,在修身和为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这种态度,就“无以涵养本原”,“无以开发聪明”。三是“存养”,认为道德修养应该“只在人不失其本心”,也就是说要保存人先天所固有的道德观念,而不让其丧失掉。四是“省察”,认为一个人要搞好道德修养,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时不省察”。这里所说的“省”是指“反省”的意思;“察”则是指“检查”的意思。

 五、当前关于国学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学校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学校教育是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历史的经验和当前的实际,我们就现代德育途径的构建这一问题从学校教育这一角度作如下的相应的探讨。

1、课堂教育 对于小学生,学习认字和朗读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将国学教育内容渗入到基础教育中,既可以提高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道德教育也就是学习做人做事的教育。让学生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朗读识字,学习生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诵读,倾听故事内容对小学生循循善诱,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选择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片段,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既可以拓展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目前,国内很多富有经验的教育,将国学启蒙与语文课程结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山东的陈兴娥老师推广的海量阅读教学模式,陈琴老师推广的经典速读教学模式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学校而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教育理念环境塑造人,将国学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人,潜移默化的发挥国学的道德教育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将道德教育蕴于无形。例如:创建文化长廊。利用墙面展览,展示传统文化主题、人物思想等。“让围墙说话,让墙壁育人”。比如围绕儒家经典“和合”思想,建立“和合壁”、“孝心墙”、“感恩墙”,文化长廊有中国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及思想主张、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有效利用校园的主体墙、内操场墙壁,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除此之外,楼道内、教室内外张贴的经典的唐诗宋词;布置学生的国画书法等。这些作品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让生硬的围墙变得赏心悦目,静止不变的墙壁变成国学内容丰富的“立体图书”。一幅幅无声的图画以鲜艳的色泽、丰富的内涵形象阐释着中国文化的优美流长、演绎校园的静幽书香。通过这些富有国学深刻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出学生的自我价值、道德尊严、自由之心以及创造。让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在其中得以充分实现;让孩子们的生命在国学中得以润物细无声的。

 3、开设特色国学课程,促进国学需求 国学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国学教育也就必须是非线性的简单教育。 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质,民族风貌等因素,将国学教育同课程设置有机结合。保障和促进国学教育系统性、纵深性、科学性。校本课程设置就是很好的方式。目前很多学校设置了传统书法课,传统文化学习课等文化类课程。设置了国画、剪纸、京剧或者地方戏曲等传统艺术课程,设置了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等。这些形式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通过吸纳民族文化精髓,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深度发掘国学的德育教育精神。

4、学校国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反思

(1)积极引导,留精去粕 国学博大精深,但是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致使有一部分思想已经不符合当 前的社会现实。因此,在进行国学教育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取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一些唯心论观念,也要给予纠正。而儒家思想中的一些观念,例如君臣等级观念,孝的观念等,要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帮助理解,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又能促进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这样的教育才是陶行知先生所称的“活的教育”。

(2)灵活应变,因地制宜 国学因其特性,对于儿童时期的学校教育来说,不能全盘照搬。因此,开发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对于老师的国学素养也要求很高。因此,国家编写适合当下小学生学习国学的教科书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今很多高校已开展相关国学的教育研究,可以组织高校教授、课程专家以及小学的一线优秀老师都参与到国学教材的编写中来,然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发放。此外,国学师资也是亟待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学教师极度匮乏,更不用说素质精良的国学教师了,因此开展好国学教育也是空谈。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研究国学教育的高校也应参与其中,加强师范生在国学方面的的培训,使师范生自身具有较高的国学素养,同时一些师范类高校也应开设国学专业,培养专业的国学教师,二者双管齐下,从而使国学这门学科成为一门如数学、语文等具有学科性质的真正的学科。

 (3)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将国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贴合,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自身会进行知识建构,所以教师在讲授国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国学教育与学生的亲身生活经历联系起来,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与国学教育结合,借助现代媒介工具,开发出学生乐而好学的方式,将晦涩生僻难懂的文言文转化为妇孺皆知朗朗上口的教学内容,实现国学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认为国学“繁”,“难”“偏”“旧”的窘境。从而不仅推动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德育中起到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要以充分发挥家庭对公民道德启蒙,道德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通过父母进行国学学习,吸收关于家庭伦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为,建立良好的夫妻相处关系,正确的子女抚养模式,才能将儿童的德育发展发挥到最大作用。

1、家长通过国学教育,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当今社会,儿童教育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家长的思维模式,决定着孩子未来教育的方向。因而,家长自身的观念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及学习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正确的教育观比比皆是。 《逍遥游》中记载:“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告诉我们每个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而我们仅仅用自己的认知和目光去判断,便会埋没这个价值。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能够树立这种价值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自有其自身的优势,发挥孩子的优势能力,而不是按照家长的期望去塑造孩子,才是教育的根本。 《论语》中记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告诉我们,对于儿童教育,首先要做人,培养好的品德。对于当前社会中的“教育恐慌”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自身对于儿童的学习和能力有 过高的期待,而对儿童的自身情况缺少观察和了解。因此,家长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国学,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向。

 2、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幼儿阶段,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家长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启发孩子对于国学的兴趣可以开启一扇学习之门。例如,家长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并学习做人做事。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故事中有很多短小精妙的故事,滋养着我们。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传统神话,蕴含了勇敢无谓的精神。《孔融让梨》《囊萤映雪》体现了勤奋进取的人文情怀。优美的古诗词书写了文学之美,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来读诵,增进亲自情感交流,更有助于孩子的体会理解,为孩子的道德教育深埋下茁壮的种子。

 3、为孩子创设国学学习环境 生活中进行国学教育的方法灵活多变。家长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和孩子一起挑选自己喜欢的国学书籍。空闲之余,和孩子一起倾听国学相关的广播节目,观看讲座等等。当前,有很多形式有趣,又蕴含传统国学文化的电视节目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观看。例如《成语大会》、《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等。还可以选择参观博物馆,观看传统表演,传统文化展览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熏陶。

 4、家风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信仰。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良好的家风熏陶,未来在生活和为人处事上,便可坚守内心。形成自我道德约束。当今社会,随着家庭规模减小,生活节奏加快,“家风”的观念逐渐淡泊。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很多著名的家教范本,例如《颜氏家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清朝名臣纪晓岚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这些从一而终的家风,对于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既是具体可行的行为规则,又是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滋养。

 5、家书传情 中国自古至今的流传下来很多家书的楷模,例如《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等。可谓家书可观家教。如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工具替代了家书,碎片化的信息逐渐取代了信纸上的墨香与亲人熟悉的字迹。视频电话、QQ、短信、微信、电邮几乎成为家庭成员沟通信息、交流情感、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而传统家书却式微边缘,逐渐消失。然而,家书的和缓与温情,是快节奏的网络文化不能取代的,也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书是和父母交流思想的有利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对于适当年龄的少年儿童保持家书这一沟通方式。通过家书寄寓的历史、亲情、文学、道德、礼仪等丰富内涵得以固化和承传。更可以将“家书”的形式与当前的电子化沟通工具,以及互联网和自媒体相结合,使得蕴含亲情的家书文化,在迅即变换的信息化背景下不断复兴,发扬光大。

(三)社会教育 要继承发扬中国社会德育的优良传统,不仅仅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对德育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二是要要努力净化社会环境,扬善抑恶、扶正祛邪。弘扬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三是扩充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制作更多更好的适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广播影视节目,创作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四是妥善处理引导社会热点舆论。社会热点往往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社会热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社会热点的处理过程往往是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过程,是道德原则的弘扬过程。对于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架构具有重要意义。五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树立各行各业的各类先进典型,以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人格魅力和优秀道德品质来教育影响青少年学生,切实树立起其内心向往的道德偶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使青少年学生学有榜样。六是把德育与社会风俗、乡规民约、节日庆典、生活习惯等结合起来,强化德育效果。

六、当前国学道德教育的问题

(一)年龄阶段不合时宜,过早或者过晚 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心智年龄发展规律。而国学作为一个良好 的道德启蒙方式,同样需要因人而异。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要符合孩子的心智程度。现在随着社会“教育热”、“国学热”,有些家庭早早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逼迫孩子诵读国学读本,这样“拔苗助长”的行为,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反而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育。因此,我们要符合儿童的发育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二)学习方法单一,灌输为主 目前,学校的国学教育主要以老师引导诵读讲解为主的输入式学习为主,体验教育过少。而道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理性,因此,道德与体验合二为一,密不可分。因此,学校在进行国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情景演示,主题探讨等体验性活动。通过体验性教育,让儿童在德育情景,文化背景以及互动过程中活的切身感受,生发内心体验,积极主动实现自我建构,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三)文化冲击,多元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西方文化涌入,人们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运用,交通的发展,以及不同信仰的融合,“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不同的文化、信仰的冲击,也对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深刻的挑战。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也使得中国传统国学在融入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因此,我们要以开阔的视角和思维,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理性分析,将传统国学的价值发挥出来。传统国学,蕴含着巨大的哲学价值体系,是东方哲学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的哲学智慧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核心关心。西方的科技思维极大的推动了科技发展,造就了今天的物质文明。而随着物质极大的丰富,人类的对于社会,自我的恐慌也达到的顶峰。而国学经典的哲学智慧,则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当前社会出现的精神焦虑,生存危机等问题更好的思考。而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一定是在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发展的多元影响之下形成的。因此,我们秉承开放的观念,客观的态度,同时将传统国学蕴含的生存之道,哲学智慧与当代的社会背景契合,彼此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丁步洲 著 道德文化教育的当前困境与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5

[2]王荣德 著 现代德育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3]徐永春 著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

 [4]张忠华 著 承传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5

 [5]洪秀敏 著 儿童发展理论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6]陈守聪 王珍喜 著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7]赵玉英 张典兵 著 德育理念论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

幼儿中班亲子活动游戏有哪些

传统国学对于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

目标对孩子学习成长来说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关文章:

少儿国学接受国学教育的好处是什么啊?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主要目的,内容与途径有哪些?

孩子从几岁开始学习国学最好?

少儿国学,能带给孩子什么?

公益性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特征?

请谈谈国学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国学经典适合小孩?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有哪些贡献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