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方法如下:
1.思维拓展类教具,比如数独、七巧板、华容道
2.思维训练桌游,可以玩的桌游非常多,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就可以了
3.逻辑思维训练书,比如《阶梯数学》《公文式教育》《何秋光思维训练》
4.选择数学思维线上课。由于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我们这里的幼儿园和线下的辅导班一直没有开课,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我给他报了线上思维课,试听了几家线上思维后,我最终选择了火花思维。
5.火花思维采用的是老师一对六直播授课的形式,能实时与每一个孩子互动,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老师亲切、热情,会调动孩子的情绪,授课也很专业,会引导孩子怎么去思考。
1-2岁幼儿启蒙教育要点
在l-2岁期间,幼儿宝宝精神和智力的发育速度都较快,父母在这个时候就要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开始上心了。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2岁幼儿启蒙教育的要点,欢迎阅读!
1-2岁幼儿启蒙教育要点 (1)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2岁的宝宝除了用语言表达需求外,有时也会用语言表达感觉,慢慢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此时,教育宝宝早期阅读能力和前书写能力对宝宝开始显得重要了。可以与宝宝一起看画本,一起玩字母拼音游戏。不一定教他识字,重要的是让他在翻书、看书、玩字的过程中,培养早期阅读习惯。当然选择的书要适合宝宝的兴趣,要色彩鲜艳,印刷清晰,字形够大,对宝宝有吸引力。父母要注意,此时的宝宝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高峰期,父母可以结合具体事物来训练孩子的发音,宝宝在父母的协助下具备初级的阅读能力,父母可以多给宝宝看图画书,并指认物体。
(2)接触认识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观察事物、多动脑筋。多观察各种事物,可以使孩子扩大眼界,增长知识,说话就有内容。在孩子观察周围时,不要只旁观者,要主动引导宝宝看清楚对象,同时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如宝宝看见一棵树,父母就要引导宝宝把树看清看全了,指着树对宝宝说:“这是树,这是树干,像宝宝身体,那是树杈,像宝宝的手,那是树叶,好像宝宝的头发”。
父母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新鲜的词汇,如在描述天气很好时,可以教她用“阳光明媚、阳光灿烂”等词语来表述,如在描述颜色多样时,可以教她用“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来表述,同时还教她正确的发音,向她提一些问题。如在郊外游玩时问她天上飞的动物有哪些,地上爬的动物有哪些,水里游的动物有什么等等,让她在实际观察大自然中的活生生的东西并勇敢地直接把它们说出来,通过看和说的过程,慢慢就培养她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这样就会很自然地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情商意志。宝宝2岁左右,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会出现另一个现象,那就是自我保护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是害怕和恐惧。宝宝接触的多,往往害怕的东西增多,例如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环境、害怕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等。害怕恐惧,就要寻求保护,表现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妈妈去哪里,宝宝就想跟着去哪里。对物体同样有依恋现象,如特别喜欢一个玩具熊,走到哪儿都得带着,或是喜欢一天到晚嘬自己的大拇指,或者睡觉时不停地玩一条小枕巾等,这些都是宝宝的心理需要,以此来安定自己的情绪。宝宝这时喜欢与成年人交往,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甚至用苦恼的办法吸引大人。
宝宝和小朋友有了以物品为中心的简单交往了,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针对这些情况,在有陌生人或去到陌生地方时,爸爸妈妈要陪在宝宝身边,帮他慢慢消除恐惧。要注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胆量和意志,比如训练孩子独自进食、穿衣戴帽的能力,尽量不要包办代替,尽量不吃零食。养成独立的早晚刷牙和吃饭、睡前洗手和便后洗手的习惯。这时期孩子会对一些事物例如手指、小玩具产生依恋,父母也别过于担心,这是宝宝的心理需求,只要给予引导就会慢慢纠正的。
(4)社交培养。父母要以和蔼态度对待孩子,避免训斥,实际上是做与人交往的模范。给孩子能拆的玩具,玩积木、沙、布等,注意要教孩子善待玩具,把玩具当伙伴。同时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朋友。教宝宝见人主动打招呼,得到别人帮助时,别忘了说:谢谢!
(5)行动训练。如果孩子在周岁还不会走路,一般要加强培训,在1岁半以前应该学会,2岁时主要就是掌握完美的走路技能了。初学走路时,肯定迈步小,两腿之间距离很宽,脚趾向外,东倒西歪,为了保持平衡,手臂抬高,走路时还顾不上手里拿东西,为了平衡有时双脚外展出现“走八字路”的现象,这些都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用担心他的姿势有什么异常,放手让他练习,等宝宝双脚有劲了,1-2个月就会顺利行走,慢慢就会纠正过来了。
之后可以训练宝宝蹲下再站起。宝宝会从站立位蹲下去捡玩具,然后站起来拿着玩具再走,一般很少摔跤,不要主动搀扶。这时往往能推拉玩具车横着走或侧着走,边走还能边扔球,可以抬脚踢球。进一步就可以学跑了。宝宝开始学跑时,会以碎步方式,僵直地向前跑。之后逐渐跑稳,姿势协调了,并能绕开障碍物跑。
再进一步宝宝就可以上下楼梯了。在父母的帮助下,宝宝可以上下楼梯,上楼梯时比较容易,下楼梯时就要注意安全,为防止跌落,可以教孩子扶着楼梯倒着下来。再下一步,就可训练跳了。孩子学会跑后,一般就高高兴地学习跳了。
这些主动运动和行为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因为宝宝是通过感知运动方式来学习的,只有通过主动运动的经验,才能促进大脑发育,所以父母要想出各种方法,尽量创造环境和提供一些玩具,支持和鼓励孩子活动,如玩捡球和吹泡游戏,拉着布毛毛虫,推小推车走,互相追着跑,站在矮板凳上向软地板跳下来,或把玩具挂高于头20-30厘米处,让孩子跳起拍打玩具等。这时期,应尽量少抱,也不要怕弄脏宝宝的衣服。过度保护、过多地抱着,都有可能使宝宝运动发育延迟,不利于大脑发育。
(6)手的操作训练。手指操作包括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运动等。1岁半时,宝宝最爱玩的游戏是叠积木。有些1岁半到2岁孩子可以叠4-8块积木成塔,可以打开和关闭盒子,可以将小棍子插入小孔里面,可以将小豆豆放进小瓶又倒出来,还可以穿珠子、涂鸦等。会模仿画圆和直线,会翻书,会将手中的物品朝某个目标扔去,会扭动门的把手将门打开,会折叠纸等。
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训练手部动作,如喂“小动物”食物。让孩子在操作中熟悉小动物喜欢的食物,可以制作大嘴动物,和一些事物卡片,在孩子喂小动物食物时,父母注意多和孩子对话,引发孩子用语言表述出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我给小猫送了一条鱼吃”。再比如玩镶嵌板,准备一个镶嵌板,让孩子尝试将形状框套在对应的形状上。开始时大人可以和宝宝一起玩,当孩子放不进去时,可以用语言提示或握住他的手腕帮助他,孩子完成后,及时鼓励他独立完成。
手的动作,能促进动作思维的发展,如小东西可以放进大盒内,三角形只能放在三角形模具内,但不能放进圆形模具内。大小不等的木圈套玩具,木柱上下粗细不等,木圈大小也不等,依次套入。1岁半到2岁时,通过反复尝试,在失败中学会成功的玩木圈,从而提高感觉运动思维能力。
(7)语言训练。1岁宝宝往往是单字发音,这是学说话的准备期,他们真正会使用的单语数目虽然很少,慢慢就会积累,说话能力就会大幅增加。这个时候宝宝语言能力未成熟,表达能力不强,为了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思,往往会拼命地做出肢体语言,而父母如能在他预期下有所反应,便能顺利地实现相互交流,如果父母不理解宝宝的肢体语言,宝宝就会烦躁、发脾气,甚至哭闹。为了使交流更为融洽,一方面要尽快训练宝宝说话,另一方面要理解宝宝的肢体语言,和宝宝顺利交流沟通。
1-2岁幼儿启蒙教育注意事项
①给宝宝刺激。有些父母亲怕本身讲话具有腔调,就不敢与小孩说话,这是不对的,这样会导致宝宝说话能力迟缓。正确的发音固然重要,语言的刺激比正确发音更重要。特别是在递东西给小孩或决定某一项行动时,一定要利用语言来表达具体的行动。比如告诉小孩“这是奶瓶”、“这是饭碗”、“这个时候要睡觉觉”等。
②简洁明了地示范。为了促使宝宝学习语言的动机,就要从简单明晰的发音和行为用语开始。说话中伴随着动作使小孩更容易明白,而且尽可能发音正确;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若听惯不正确的发音,将来会很难矫正。
③认真地应对。宝宝在学习说话时,大人一定要认真应对。语言可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思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宝宝在这个时期所熟悉的语言并不多,使用起来难免错误百出,还伴有肢体语言,大人一定要耐心保持愉快的学习气氛,不要急于求成,动不动吹毛求疵地一再纠正,搞不好就会造成宝宝不敢说话或不愿说话了。
另外,对于小孩说话不完全时,观看其态度或表情即可理解其意思所在。父母应该仔细倾听,并在表情和态度上给予鼓励。由于大人的态度容易感染小孩,请不要轻易使小孩说话的意念丧失。
④保持积极的说话气氛。说话的意念来自愉快的气氛。所以要尽可能让孩子在充满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借由温馨的心灵交流,来辅助婴儿学习语言;电视之所以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乃是因为它无法与人类的心灵相互沟通。
⑤留心异常的情形和语言障碍。耳朵听不见、嘴唇有缺陷的无法正确发音,或者是脑神经麻痹而导致语言机能障碍的孩子,应尽早接受专门医生的诊断和指导,如此才可以纠正语言异常的现象。“语言”乃是沟通工具,若是发生语言迟缓或障碍,对孩子成长将造成莫大的'影响。
1岁儿还不会和朋友玩游戏,但对于在儿童乐园追逐的大朋友非常羡慕;这对他是一种见习,大人请不要吝于给小孩观摩的机会。
教育1-2岁的幼儿方法
13-24个月幼儿的特点:
1-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1岁多的孩子热衷于走路,即使摔倒了也要爬起来接着走;从1岁半开始,就进入了手的敏感期,通过操作,儿童可以直接体验、理解物体的各种特性。
1岁至2、3岁,儿童的语言开始产生,这一阶段被称为语言发生阶段。1岁至2岁,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句子包括单词句和双词句。诸多研究成果证明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真正需要,并采取适宜的方式促进他们在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
13-24个月幼儿的早教方案
认知能力的训练
观察能力:
①识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同类物品来练习,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
②识别形状。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实物形状来描述,如圆皮球、三角板、方积木等。
③识别颜色。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告诉孩子气球是红色的、毛衣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
记忆力的训练:
①实物记忆练习。让小儿根据记忆寻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
②强化记忆练习。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小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记忆。可教小儿自己的名字、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
动作能力的训练:
①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
②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③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取物装物。
言语能力的训练:
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并简单说明物体的用途与关系,扩大小儿的认识范围,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给小儿看图片、幼儿书籍、带小儿到外面玩,教小儿认识物体的名称,对着图片或实物,询问小儿图片或实物的名称及用途“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引导小儿回答,小儿回答正确时亲亲他,以示鼓励。此时,小儿已开始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开始要讲得慢而简短,发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据故事的情节伴以动作,来增加小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爱听讲过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复几次,还可将小儿目睹或经历的事情,编成故事。
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①教育孩子礼貌待人。家里来客人要教小儿打招呼、问好,接受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客人走时挥手说再见。鼓励小儿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给家里来的小朋友玩等等。
②睡眠。除夜间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2小时。不要用威胁、恐吓等手段,逼小儿睡眠,也不要给小儿讲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儿害怕而拒绝一个人入睡。临睡前清洗脸、手、脚、**,排好尿,换上宽松保暖的睡衣,会使小儿感到舒适,易于入睡,这不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条件放射。
③饮食。断奶后,每日喂养的次数约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时间和白天睡眠醒来的时间。养成定时进食,定位进餐的习惯,鼓励小儿自己动手吃东西。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④训练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小儿独立的生活能力。教导小儿试着脱鞋、脱袜子,排完大小便试着提裤子,外出时自己戴帽、脱帽,爸爸妈妈下班进门可让孩子帮助拿拖鞋给爸妈换鞋,给孩子洗手时,教小儿主动将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帮忙收拾起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