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的目的:
(一)幼儿教育目标具有对幼儿教师思想和观念的规范作用
幼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教育活动方向的把握者。用学前教育目标影响教师,使之具有明确和正确的目标意识,并以这种意识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设计教育环境。因此,可以说对教育活动起真正指向作用的是扎根于教师意识中的教育目标。
(二)幼儿教育目标对教育过程的指导和拉制作用
学前教育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又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教育环境、教师、幼儿三者之间经常需要协调,班级环境、园内环境、园外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之间也要进行协调,这种协调是增效的过程,是对与学前教育目标不一致的因素的排斥和控制的过程。因此,教育过程的调控器还是学前教育目标,它能使教育过程都围绕、指向教育目标。
(三)幼儿教育目标最本质的意义是对幼儿发展具有规范、评价(标准)作用
幼儿教育目标指明了幼儿发展的领域和基本范围,描绘了幼儿发展的蓝图。正如美国当代课程专家瑞夫·泰勒(R.W.Tyler1902--)所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于学生的行为范型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同时,教育目标也是衡量教育成效的尺度,是衡量幼儿发展的尺度。因此,学前教育目标也是学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基础。
幼儿园课程内容规划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需要多元主体的整体参与。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对整个幼儿园课程所做的顶层设计,规划者不能仅限于幼儿园的“顶层”,还要由园长、保教人员、家长、幼儿、社区人士等组成课程规划共同体,通过愿景共享和民主决策,协力推进课程规划工作。作为幼儿园层面甚为繁复的专业工作,幼儿园课程内容规划有什么意义?有几点你了解吗?
第一,做好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相关政策的落实。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加速推进,国家先后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意愿能否产生实效,关键看幼儿园层面的课程实施情况。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为幼儿园层面的课程实施绘制蓝图,本质上是将国家的政策要求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将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构想向幼儿园层面的课程活动实践转化,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做好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是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的关键。课程具有整体性。任何一个课程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并不包含于部分中,但最终却界定着它们”,并且“关系从来都不固定,它是动态的、过程中的,它在参与者彼此的协商与互动中转化和改变”。因此,只有着眼于课程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才能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
第三,幼儿园课程整体规划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上,幼儿园一直是课程研究与建设的重要主体。无论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幼儿园课程中国化进程的课程试验,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的体现幼儿园课程多元化的课程试验,大多是以幼儿园为主体完成的。课程整体规划作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着力点,不仅对促进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有益,而且有可能通过其创新探索,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寻找到更多的突破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