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研究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倒推”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
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体会“倒推”策略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在练习中,教材又精心选择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推”的策略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合理选择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体验倒推策略的价值。
三、说教法和学法
我是这样来设计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的:本节课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中,体验“倒推”策略的价值。
四、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来进行: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二、学习探究,理解策略;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四、全面总结,系统归纳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激活学生的经验是获取策略体验的起点,课的开始,我创设了两个情境,首先通过谈话提出问题:今年的春节晚会大家看过吗?哪个节目最神奇?学生踊跃发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魔术大师刘谦要来南京表演,大家想去观看表演吗?出示课件提问:怎样从南京回泰州的呢?通过说回家的路线使学生初步体会“倒推”策略。
第二个情境:刘谦表演魔术,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个魔术,激发起学生的好奇。课件动态演示两次翻动纸牌,让学生讨论,原先的排列顺序,操作得出结果。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倒推”策略的潜意识,并逐步使其明朗化,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学习探究,理解策略;
学习探究,理解策略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情境游戏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倒推”,例1的教学重点在于体验“倒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随后课件动态地演示从甲杯倒入40毫升给乙杯,两杯果汁一样多。提问:怎样求出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同学讨论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结合学生回答动态演示过程。使学生十分具体形象地经历了倒果汁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填表整理信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在学生对例1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中,揭示“倒推”的策略。
例2则是根据学生例1学习中获得的经验来运用策略。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让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然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信息整理出来,并展示和交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整理信息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呈现了整理信息的多样化 。然后通过对比,优化解题的策略。在学生充分理解后,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从而比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检验的思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再次体会“倒推”的策略。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教材中练一练的实际问题与例2相似,但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题中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在例题中初步掌握的策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介于题目中“一半”与“多一本”的文字理解干扰,我对题目进行了重建:首先完成“剩余的一半捐给希望的小学”,再完成“剩余的一半还多1本捐给灾区的学校”。在学生完成“剩余的一半捐给希望小学”时,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寻找线段图法,如果没有我直接介绍线段图法,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线段图法的直观性,为解决“剩余的一半捐给希望的小学”做铺垫。
2.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为此我又加入了求姚明的身高以及小鹃和小磊做纸鹤两道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四、全面总结,系统归纳策略。
1.通过提问:在解决问题时我们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方法,要注意什么?让学生明确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整理信息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2.最后的课外拓展题是一道经典而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解答,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