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教案有存在的意义!
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备课,这里的备课不仅仅指写教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备课,对教材教法进行备课,对上课内容进行备课,还要背备好课后反思,而这些内容最好反映在教案上,这些内容就需要教师手写。
老师手写教案,正如演说家的演讲稿一样,虽然演说家在演讲时未带手稿,但他们的手稿也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把演讲的流程、内容和可能出现的情况都罗列在纸上,然后经过多次演练才会登场。老师上课也一样,面对不同的学生,同样需要手写教案,并不断对教案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更精彩。
目前,很多老师习惯用PPT给学生上课,备课也是电子教案,老师这样备课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电子备课同样需要老师花很多时间去撰写,并不是从网上复制粘贴就可以了。有的老师写教案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没有认认真真备课,总认为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哪里还需要备课呢?其实,这是老师对备课理解不透的原因造成的。
有的老师的手写教案也值得借鉴,他们在课本上写教案,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老师的课本也就变成了教参,这样更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我很赞同这种做法。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这样的教案不写也罢。
我觉得手写教案非常有意义,不但有意义而且非常有必要。手写教案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特别有意义。
刚入职的新教师是新手,通过手写教案可以了解备课的流程,可以熟悉教材。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总体把握每一节课,写教案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再生成过程。
如果新教师不写教案,他们就要抽出专门的时间熟悉教案,简单的看教案效果并不好。
在手写教案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教师的基本功水平,比如写字、简笔画等基本功。有的新教师的书写非常差,书写程度好像小学生一样,这说明他们的基本功还需要增强,而手写教案正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当然对于教龄超过五年的老教师,可以不用手写教案,采取书头案或者电子备课的形式,以便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手写教案被人诟病的原因就是手写教案单纯的变成了一种形式,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去抄教案,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可以钻研教材,不仅仅拘泥于抄写现成的教案,可以进行二次加工,加上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升华,这个教案就变得有现实意义了。
把虚功做实,手写教案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
教学设计流程图是什么
学流程包括三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引发探究欲望。
1、联系生活实际及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探究欲望的有利因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
二、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1、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下几个环节中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思考。(1)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时留“空白”;(2)在提问后留“空白”;(3)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空白”;(4)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5)在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6)在出现难题时留“空白”。
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2、群体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三、挖掘探究资源,激发学习热情-------开展探究活动。
1、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善用故错效应,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紧扣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