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什么是发酵床?发酵床养殖原理是什么?

我这个人啊,是一个不安份的人,一生中就是爱瞎捣鼓!

三十多年就搞过这个玩意,当时并不知道叫什么,后来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称作发酵床!

感谢悟空老师和新大风歌朋友邀请回答问题。什么是发酵床,发酵床养殖的原理是什么?

八十年代初,我从党校毕业,当时的形势,鼓励地方国营企业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回到单位后办了一个木材建材加工厂。

在这之前,单位盖了些房子,当时叫作职工宿舍,我也分了一套,按照现在说法叫大套。

宿舍紧靠厂区旁边,空地不少,就砌了一个小院子,种点蔬菜,春天开始起,养上了几十只鸡子。另外把一间小厨房用砖头隔了起来,就当作养鸡舍。

到了冬天,老婆告诉我,天冷了,母鸡不肯下蛋啦。我看看情况确实如此,光光的水泥地上,母鸡怎么能不冷呢?卖鸡蛋的钱是老婆的小伙钱(方言,小金库),鸡不下蛋,她能不着急吗?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间题,想了一两天,木材加工厂的带锯加工下来的锯木屑,不就是很好的铺垫料吗?

我买了两麻袋,铺在鸡舍里。鸡舍里安了两盏灯,一盏是白天用的普通灯泡,一盏是夜晚鸡子上宿的红灯泡。每天鸡排出的粪便,用草钩(方言,一种农具)把它与锯屑搅拌匀称,三四天后再摸摸锯屑很暖和,这就等于让鸡儿们用上了地暖!

那年冬天冰雪大地、屋檐挂凌,有的邻居家鸡被冻死了。我关在鸡舍里的三十只鸡(其中两只公鸡),天天下蛋不停,最好的时间,还有一两只鸡一天下了两个鸡蛋。当然,这与自己搞的配合饲料使用也有重要关系。

所谓的发酵床,就是用锯屑、稻壳等有机物质作为垫料,将养殖的猪、鸡等动物排泄物与其充分搅拌,以后的垫料里会产生益生菌等有益微生物,这对饲养动物的生长、疾病等大有益处。在饲养过程中,国内一些生物公司生产的如EM多种益生菌之类的产品,可以配合利用。

实际上,近十年前,我在中央刊物《半月谈》的一篇文章中,看到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时任县委书记,较为详细介绍全县农民运用生物发酵床饲养生猎的情况。可见发酵床饲养家禽、家畜等,应该有很好前景的!

(欢迎评论互动!图片摘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

东北这里冬季气温低最初的发酵床养鸡用了稻米皮木屑用来垫床,那时没有笼养,都是土办法每平米一只鸡,发酵床有几大优点,第一提高地温,第二利于小鸡洗澡,第三氨气减少,自然的鸡粪被发酵床里面活性菌吞噬了,包含了草菇菌,益生菌,同时也减少了病原的发生,

空地上挖水塘,不放任何鱼苗,也不串水通系,几年后会有鱼吗?

几年前,我小叔在村子北面建了一个蔬菜大棚,但是这里离村子最近的水井还很远,为了方便浇灌,它在蔬菜大棚不远处的一个下坡空场上挖了一个水塘,目的是下雨时可以存水,方便浇灌蔬菜。

结果小叔的运气比较好,由于当时选择的空场是在低洼处,所以在挖水塘时竟然挖到了一个泉眼,这使得小叔有了源源不断的水源。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前几天我回老家去小叔家的大棚里摘黄瓜吃,结果发现小叔竟然在水塘那钓鱼,通过交谈我知道了,这里面确实有鱼,但不是小叔自己放生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天生”的。

那么,为何在一个空地上挖个水塘,在不放鱼的情况下,几年后会有鱼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新水塘出现鱼的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在空地挖一个水塘,只要水塘不连续的干涸,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后都会有鱼。而这些鱼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冲来的鱼”,如果该水塘离其他水体很近,那么其他水体中的鱼就有可能会被冲过去,因为当一场大雨或者暴雨来袭,往往一些有鱼的池塘或者河的水就会泛滥,从而把里面的鱼冲出来。记得小时候,离我们村子很远的一个大水库发大水,公路两旁的沟里都能捡到鱼。

所以,这些鱼很有可能是从其他水体冲过去的,不过,小叔家的水塘不存在这个情况,因为我们这里近几年没有发过大水,而且这个水塘离最近的有鱼的河也有至少2公里以上。

第二是地下水的互通性。在一些野外水体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泉眼,泉眼其实就是地下水喷涌而出形成的。当然大多数的泉眼流速是很慢的,所以它无法突破上层的土壤,但是一旦被挖开或者是上面积水将土壤浸透,泉眼就会喷出水来,这样形成的水塘是很难干涸的。

泉眼其实是潜水层的水互通形成的,假如新挖的水塘的泉眼与有鱼的水体互通,那么鱼类就可能从原水体的泉眼进入到潜水层,进而从新水塘的泉眼出来,这样也就有了鱼。

新水塘与其他水体不互通,鱼哪里来的?如果新水塘与其他水体相隔甚远,而且不互通,那么鱼就很难从上面两种情况进入水塘,遇到这种情况,许多人会说“千年草籽,万年鱼籽”,意思就是说鱼籽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当一个水体干涸后,鱼籽会在土壤中一直等到这里再次注满了水,才孵化。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一些潮湿的土壤中,鱼卵最多只能活1-2年,而在相对干燥的土壤中,鱼卵只能存活数个小时,最多几天,之后就会死亡。

既然这样,新水塘里的鱼是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了科学家们很久,因为许多人工挖的水塘,在没有放鱼的情况下很快就会出现鱼。起初,科学家们认为是两栖动物迁徙时带入的,当一些蛙类离开一些有鱼的水体时,可能会携带一些产在水草附近的鱼卵,这样鱼卵就能跟随蛙类进入到新的水塘中从而孵化生存了。

但是,这并不能解释离其他水体较远的情况,因为蛙类的迁徙是有距离的,而且距离相对较短。之后,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鸟类带入。

到了2019年,美国的科学家率先印证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们在天鹅的粪便中找到了未被消化的鱂鱼卵,通过将这些鱼卵分离并重新的放回水中,科学家们发现竟然有些卵可以正常的孵化。

但是,鱂鱼卵经过鸟类的消化道后能存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鱂鱼卵比较的坚硬,保护层也比其他鱼卵要更加的坚固,所以,其他鱼类是否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新水体的还没有被证实。

之后,匈牙利利多瑙河研究所(DRI)的研究团队对我们最常见的两种鱼-鲤鱼和鲫鱼进行了研究,研究团队收集了4000枚鲤鱼和鲫鱼的卵,然后准备了8只绿头鸭,每一只绿头鸭喂下500枚卵后收集它们的粪便。

结果研究人员在6只绿头鸭的粪便中都找到了未被消化的鱼卵,平均每只粪便中有18个鱼卵,放入水中后有12个能正常的发育,最终有3个卵正常的孵化。

得到实验结果后,研究人员又调查了大量的水鸟的习性发现许多水鸟在鱼类的繁殖期都有食用鱼卵的习性,毕竟鱼卵也是一种高营养的物质,而且对于水鸟来说获取更加的容易,因为鱼卵通常是产在水面上的植物附近,而且像鲤鱼等鱼类一次可以产下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枚卵。

所以,鱼卵虽小,但一团团的鱼卵也能满足水鸟对食物的需求,而且水鸟的活动范围非常的广,飞行速度又比较快,因此,它们能够快速且轻松的从远处有鱼的水体将卵带到新的水体中,这样就产生了鱼。

写在最后我们常说的“千年草籽、万年鱼籽”其实并不是说草籽和鱼籽的生命力强,而是说这些籽的传播比较的容易,其中草籽主要是通过风力、鸟(吃完之后排出的未消化的草籽)来传播的,所以即使你将一块地里的草完全清理干净(包括草籽),来年这块地依然会有草。

鱼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新挖的水塘只要不干涸,它始终会吸引一些水鸟在此驻足或者从上面飞过,一旦水鸟吃过了鱼卵就会在排便时将未消化的卵排入水中从而产生鱼。

空地上挖水塘,不放任何鱼苗,也不串通水系,几年后会有鱼吗?答案是会有的。而且还有和人一样大的鱼,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事情就发生在七八十年代。一九七六年到一九七七年,公社成立了“三八连”,主要任务是削高填洼,平整农田,挖井抗旱。公社统一从各个村子的生产队里抽调识字班(大姑娘),一个管理区为一个连。生产队里出粮食出菜金,有专人做饭吃大锅饭。

七七年的春天,浩浩荡荡的三八连大军进驻我们村。开始是挖沟抬田(就是在大块农田里每隔十米左右挖一道小沟,把挖出来的土平整到地面上,小沟便于排水),接着是挖大口井,做抗旱备用。大口井都是挖在高处的砂岭地片(比平常地块略有高出),与周围的沟渠水系没有连接。大口井挖得很深,大约有八九米深,泉水很旺,可以用小型水泵抽水浇灌农田。

几年以后,这些大口没有人放养鱼苗,下大雨的时候,大水也流不进大口井里,奇怪的是这些大口井里出现了很多鱼,多数是鲫鱼白鲢和泥鳅,也有鲶鱼和其它鱼种。每年都有人在大口井里钓鱼,有时浇地,把井里的水抽干了,也能捉到很多鱼。

我们村的东北角,挖了一个很大的大口井,大约有一亩地那么大,安装了一台大型水泵。大旱天气,开动水泵抽水,三天三夜也抽不干。后来几年,天气不是多么旱,也不再使用了。因为多年不用,大井里的水也没有干过,村民都知道里面有很多鱼,而且还有很大的鱼。

一九八八年的秋天,有一对年轻夫妻,因家庭琐事晚上闹矛盾。夫妻两个人吵闹了一会,妻子出走了。丈夫以为妻子生气去婶子家玩一会,消消气就回来了,也是赌气,没有去找,自己先睡下了。到了早晨四点多钟,丈夫一觉醒来,发现妻子还没有回来,感觉事情不妙,赶快穿上衣服出去找。在外面寻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心里出现不祥的预感,马上来到村东北角的大口井,站在大口井的岸边,在蒙隆的黎明夜光下,隐隐约约看到不远的水面上,有一具尸体漂浮着,好像还露着白色的肚皮,丈夫被吓得立马瘫坐在地上,放声痛哭。哭了一会儿,又马上爬起来,回家找人来打捞。

丈夫回家找了六七个人,来到大口井,准备打捞尸体。这个时候天有些明亮,大家定睛一看,那根本不是什么尸体,原来是一条大鱼。因为前两天有人在这个大口井里炸鱼,只是捞到一些几斤重的鱼,这条大鱼过了两天才浮出水面,正巧被丈夫看到。大家找来工具,七手八脚地把大鱼捞上来,回家一过秤,好家伙,八十多斤。

丈夫把大鱼先放在家里,又马上骑着自行车,去丈母娘家里找妻子。原来是妻子赌气连夜来到娘家。丈母娘当夜数落一顿闺女,不该半夜三更的来娘家。丈母爹正打算吃完了饭把闺女送回家,看见女婿来了,很是高兴。丈夫向妻子道了歉,赔了不是,又把看到大鱼的事说了一遍,高高兴兴地把妻子带回家。

至于这些大口井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鱼,谁也说不清楚。有老人说:这些鱼都是野生的。鱼卵在没有孵化成小鱼之前,遇到池塘或是河床干枯,鱼卵被保留下来。经过几百几千年的变化,土壤被雨水冲刷到有水的池塘里,把未孵化的鱼卵也带进来,鱼卵遇到适合孵化的条件,又生出了小鱼。小鱼长大后又繁殖,鱼逐渐变多了。这个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没有考证过。

哪里可以看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呢?

什么是发酵床?发酵床养殖原理是什么?

乡村幼儿园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