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繁华璀璨,光耀万年,再也没有比我们的民族更绚烂的文明了。年年拔尖,一骑绝尘,也再也没有比衡水中学,更成功的应试教育了。
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穿越和架空式的小说,似乎回到过去,我们就是下一个项少龙,就是下一个梅长苏,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历史。
就像这个问题下,当全国瞩目的衡水中学的老师,穿越到其他普通中学的普通班时,他还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升学率吗?答案并不乐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我们追根溯源,衡水中学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
衡水作为河北最贫困地区之一,在近20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他们在低洼的盐碱地里,打造出了中国教育产业的独角兽——衡水中学。当黄冈中学开始没落,当毛坦厂中学仅仅是一本制造厂时,只有河北的衡水中学,成为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排头兵。
衡水中学的教育,从1992年起步,到现在前后经历了三个校长时期。从李金池校长到张文茂校长,再到现在的郗会锁校长。他们三个人前后接力,让衡水中学从地市级高中,变成全省第一,现在又变成全国第一。他们的秘诀,被我们归结于两点:高强度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全省掐尖的生源录取。
第二、衡水中学的老师,在衡水中学的教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高考生,还有不断新陈代谢的衡中老师,组成了衡水高中历久弥新、一年比一年更加强势的高考成绩。衡水中学的成功,在张文茂校长接手之后,开始了全省掐尖的生源录取,也遭到了“站起一个,倒下一片”的全省非议。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就是衡水高中这个平台上,最前线的一颗颗螺丝钉。就是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三年一周期的努力,保证了衡水中学强大的高考成绩。在这一点上,衡水中学的老师,有着属于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第三,当衡水中学的老师,来到普通中学时,他们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在上海可以拿到1万块钱的打工者,回到老家,同样的技能,同样的生活经验,还能拿到1万块钱的收入吗?也许我们都会知道答案,但是我们还是期盼衡水中学的老师,能够与众不同,能够创造奇迹。
作为教育环节来说,衡水中学能够成功,得益于每一个老师的精耕细作,得益于他们内部所建立起的庞大题库,而且与时俱进。但是,一个老师,仅仅是一个螺丝钉,他不是大脑。如果让他负责一个班,也许他会比相邻的班会更好一点。但是能不能考的更好,还要看这个班的生源情况。也许他比别的老师可以每人20分的净赋值,但20分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
结束语:衡水中学的成功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没有半分侥幸。在李金池校长,从1992年开始,衡中就确立经了军事化管理的路线,建立了精细化教育的体系。然后在张文茂校长时期,开启了全省录取优质生源的政策,这也让衡水中学一举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十佳。
在郗会锁校长的第三个时期,衡中能否依然强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全省掐尖。至于老师们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一颗坚韧合格的螺丝钉。
我不是河北省人,也从没在衡水中学任教过;但我有一个感觉,如果我到衡水中学做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科目的老师,可能我教出来的学生或许更加厉害!
我不认识衡水中学的老师,也从没和他们接触过;但我有一种直觉,如果让衡水中学的老师到我们这里最普通的初中来任教,让班上数学成绩只有10分的考生,将数学成绩提升到85分;让年级倒数百名以内的学生,考上本市的普通高中!这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上的两个强烈对比,不是我自夸自己有多么的能耐,也没有贬低衡水中学老师的半点意思。我只是想说明,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老师的作用虽然很大,但终究不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是起到辅佐型、调整型的作用,真正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学生本身。
都传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的成功来自98%的努力和2%的天赋。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却没有传出来,那就是“离开了那2%的天赋,98%的努力就不起作用。”
现在,谁也无法去验证这些话是不是爱因斯坦说的,但起码得到了许多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可。
衡水中学的招生模式很简单,老百姓叫“掐尖”。一个一个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都相信了衡水中学的奇迹模式,投奔到衡水中学,经过三年的“魔鬼般学习”,当然就显得出众有余!
看看,衡水中学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上面爱因斯坦成功理论的复制?实在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至此,我不得不佩服衡水中学发明这个做法的“开山鼻祖”。
所以,衡水中学的老师,或许的确是好老师、或许的确优秀,但做衡水中学的老师就好,不要认为他们都是老师的老师!对此我深信不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