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认识0-3岁婴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了解关键期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期是个体对某些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有最大的敏感性或准备状态的时期。研究证明,儿童幼年具有巨大潜力,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多在幼年,因而实施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大家熟悉的印度狼孩卡玛拉,1920年被人从狼窝中发现时8岁,由于多年和狼生活在一起,无论脾气秉性,还是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了。人们努力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她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她2年才学会站立,6年多才学会走几步路,4年内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7岁临死时,她的智力、能力才达到三四岁孩子的水平。人们虽然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但人应该具备的习惯却始终没有很好养成,其根本原因就是错过了受教育的“关键期”。

还有个相反的事例,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二次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日常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记了。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虽然他过野人生活比狼孩卡玛拉多20年,但对他的训练却比狼孩容易多了,其原因就是他的“关键期”所接受的是人的教育。

狼孩的事例说明:先天遗传只能是人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施行早期教育,为儿童创造更为优越的客观条件,儿童的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提高儿童的智商。所以,关键期对孩子一生智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千万不要错过。

儿童各种能力的增长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有各自的发展最佳期,发展孩子的能力如果能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关键期内施行的教育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有心的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爱好,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不断尝试新的做法,尤其要充分利用 游戏 ,通过做 游戏 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


1.初生到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的视觉是从很小就开始的,儿童出生后头两个月是视力增长最快的时期,4-6个月儿童的视力即可达到成人的水平。

教育方法:可以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制小猫、小狗等,时常移动玩具刺激他的视觉:在墙上贴上一些画,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画的名称和内容,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成七色光映到墙上,指给他看;带宝宝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的视野,开阔他的眼界;在给宝宝看某样东西时,同时让他用小手去摸,并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告诉他这样东西的名称、用途等,充分刺激宝宝的感觉器官;让宝宝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以促进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2.声音辨别的关键期是0-1岁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从出生到1岁是语言的准备期,是语言发生的基础。

教育方法:可以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父母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自行车铃铛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解释: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利用 游戏 的机会,让室宝辨别从各个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在能发出七个音的琴键上,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带子,起名红色键、橙色键等,敲这些键给他听,并告诉他键的名字,这样可以同时训练宝宝声音和颜色概念;放莫扎特或贝多芬等名家的音乐给宝宝听,既训练宝宝听觉,又对宝宝的性格以及智力发展有益。


3.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是2岁前

然然在母亲离开丢下她一人在房间里时嚎啕大哭,一位陌生人前来安慰,她很不愿与之接近,母亲回来立即带着眼泪做出微笑,然然的情绪迅速开始好转,并主动与亲一起玩耍。

蕾蕾的表现则不同,母亲离开时似乎无动于衷,转过脸径自拿玩具玩起来陌生人走来并不回避,但一人留在房间里时有些不安,母亲回来,蕾蕾略为显出高兴甚至躲避母亲接近,身体移开,目光转移,仍去自己玩耍,显得好冷淡的样子。

然而壮壮表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状况,母亲离开时,壮壮十分痛苦,第二次离开尤甚,对陌人的接近表现出抗拒和退缩,母亲回来后理应受到安慰,但他却显得既要与母亲接近又要拒绝她,他哭得很久,要母亲抱,又推她、抗拒她,在他身上扭动、挣脱,他对母亲离他而去的遭遇如此痛苦,以至较长时间情绪平复后,仅仅附偎在母亲怀里再也不肯离开。

依恋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持久的情绪联结,婴儿和照看者之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表现出依附、身体接触、追随等行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家庭教养意见要统一,以便形成一种教养的合力,进而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4.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在3岁前

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时期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相反,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就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教育方法:从宝宝牙牙学语时开始,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此时宝宝能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在训练宝宝发音及说话时,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事物、具体人联系起来,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自然地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了初步的记忆,看到爸爸妈妈时就能说出“爸爸”、“妈妈”;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宝宝说话的机会,鼓励宝宝多说话,注意让宝宝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宝宝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平时说话时,要努力做到用词准确、吐字清晰、语法规范,让宝宝多接触正确的语言;为宝宝多提供当众演讲的机会,训练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期是在8岁前

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崭芯跬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在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感统训练,不仅能够预防各种不良行为和情绪问题,纠正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还能促进孩子智力和 社会 适应能力的发展。孩子没有感觉统合就没有认知学习的过程,从而造成大脑与各感觉器官不能有效运作,使“交通”乱成一团,引发感觉统合失调,便会影响孩子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成熟,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多用于解决儿童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1)视觉、听觉、前庭觉及本体感觉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存在异常;

(2)经常出现类似的异常行为,或有自伤行为,或频发的自我刺激行为;

(3)完成动作有困难;

(4)喜欢独处,与同伴一起 游戏 或沟通存在困难;

(5)害怕别人触摸或者喜欢别人触摸;

(6)喜欢爬高,旋转不觉得眩晕;害怕爬高或者害怕眩晕;

(7)语言发育迟缓、姿势别扭、动作不协调;

(8)注意力存在缺陷,多动或冲动,并因此呈现出学业不良问题。

现实中,儿童可能呈现上述问题的个或几个方面。一般而言,感觉统合失调较为严重的儿童往往伴随有多个方面问题。

日本的幼儿园是怎样带孩子的?

认识0-3岁婴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了解关键期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幼儿保育对口升学考什么专业山东

相关文章:

怎样教育12岁孩子 6岁小孩子教育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内容?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婴幼儿情绪教育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蒙氏教育的优势和缺点?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性是什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