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步步养起来的。首先得有观察能力,细致的观察事物、人物、事情。其次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发问,求知。再次是在此基础上再创造,通过联想、想象,去求得假设、想象中的结果。读书、实践,假设、求证。一切创造都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
创造思维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
2、启发想象,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3、巧设疑问,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4、鼓励求异,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5、多方入手,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6、捕捉生活,提升学生创造思维。
对孩子进行艺术启蒙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孩子进行涂鸦或绘画的过程,就是他自我表达的过程,通过画面来呈现他的所思所想。而他的所思所想又来源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来源于他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创造力就是一种创新的能力,创新,就是打破常规,能够将最常见的事物挖掘出新的功能。学习艺术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更具备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做事情的专注力。他会用一双慧眼和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并且能够将自我的想法通过画笔表达出来,在这样反复不断的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升。
如何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贫瘠的土地长不出茂盛的花木,矮小的植株结不出丰硕的果实。创造力是人们在身心自由的状态中产生的,想让老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首先要下大力气培育激发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土壤。
培育激发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土壤,学校就要主动给教师减负。当下,教师身在校园但真正能投入于教学工作之中的精力不到一半,他们被冗务缠身,本来已经疲于应对各种检查、督导,校方如果再不信任教师,再来用更多的羁绊束缚教师的手脚,他们哪来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创造性工作?能日复一日依样画葫芦就不错了。
举个例子,现在许多学校仍然坚持着书写纸质教案。试问,在倡导无纸化办公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今天,大家把电脑里或者现成的教案资料里一笔一字照搬到教案本里有何意义?当然,“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学习依照规范上课,参考教学资料,甚至照搬人家的教学设计是也是入门的一步。这些别人的东西,我们阅读揣摩就是了,一定要求再抄一遍,用意何在?加深印象?多读几遍不可以?练字?埋头抄写动辄数千字,但求速度不顾质量,中指和食指都累得变了形,能有效果?把时间精力都耗在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上,满腹怨气一肚皮牢骚,你还能指望老师创造性工作?
本着就近取譬的原则,我再举我们乡的例子。多年来,书写纸质教案是乡中心校对我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鄙校今年好容易争得一个变通,可以把网上的教学设计打印下来,替代自己的教案。但中心校业务专干检查之后认为,在这个打印教案上老师们着墨不多。为了更好地应付县一级的检查,这一周我校的老师们都在忙着用不同墨色在这个打印教案上写写画画,以示曾认真钻研。可笑不?
上文所说的“身心自由的状态”,也不等于完全不给教师压力,是完全放任自流。不是的。
做好一件事情的驱动力,除了来自自身的,也还可以是来自他人施加的压力。应当承认,适当的压力可以变作动力;但过多过重过度的压力只能让人崩溃。比如,奴隶在奴隶主的皮鞭下的劳动只是消极应付,他们甚至还故意毁坏劳动工具以抗拒劳动。
校方的责任是对于上面千头万绪都要教师承担的压力,能给过滤一下。能拦的,拦住一些;学校中层能分担的,分担一些。上游的洪水来了,你得挡住了;不能完全开闸放水,任由大水把下游的大堤给决口了,把庄稼给淹了。
其次,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少干预一些,既允许大胆尝试、探究,还要允许这些尝试探究失败。当然,说“失败”是从最坏的角度考虑的。一般来说,敢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教师,哪个没有责任心!他们一定会在工作中不断反馈不断纠偏,肯定不是一意孤行,不会一条胡同走到黑。
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都是有个性的。学校得深入了解每一位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在教学中有个性的做法。以民国时期深受学生欢迎名教师名教授为例:徐志摩很注重带学生们到大自然中领略艺术,有时干脆和学生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有一次他还把学生们带到了校内的一座古墓前,徐倚靠在古墓前的一颗古槐树上,学生们分坐在两旁,效法古代夫子授学的形式。闻一多先生更是不惮其烦地向校方交涉把上午的课移到黄昏以后,因为据说他觉得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他还喜欢拖堂。讲到兴致盎然时,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亮出来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家。
当然,这不是要求学校允许教师这样任性和标新立异,毕竟时代不同,中小学和大学也不一样。举这些例子旨在说明开明的领导能最大限度地给教师自由的空间,而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通常是不拘一格不循常规的。
请给教师减负吧,请信任教师吧!在身心自由的状态中,他们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谢谢!
谢谢邀请,非常乐意回答这一问题,如何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是经济基础
教师如果总是拿着微薄的收入,创造性很难被激发,创造性是能够产生价值的,也就是说创造性的工作应该被社会和公众认可,人们愿意为有创意,有创新的工作支付报酬。如果教师只是拿着微薄的收入,大多数人恐怕只能从事着机械性的劳动,而很难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精神动力。
第二是时间成本
一个一线教师一周二十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活动,各种培训,哪里还有时间来思考和创新?所以要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就要给教师提供创造的时间,也就是说他的工作量要减下来,留有时间他才能够多思考,多做一些有创意,有价值的事情。
第三是文化氛围
在一所学校,文化力是非常重要的能量,如果这所学校鼓励创新,不断激励教师创新,在大会小会表扬教师的创新举措,将教师的创意之举通过媒体传播出来,影响更多的人,那么这里的教师就会纷纷效仿,主动创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