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家庭教育很重要,为什么越来越多子女与自己父母感情疏离选择逃避?

原因之一是较之以前,缺少了陪伴。

爱是需要陪伴的,再陪伴过程中沟通交流,彼此理解接纳。

放眼如今,留守儿童大大增多了,即使不是留守儿童,但是快节奏的社会,也使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再加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很多孩子很小便被送出家门,送到“起跑线”上——寄宿或者长托,见到父母的机会都不多。

还有,高科技产品例如手机的等,也令很多孩子和大人爱不释手,导致各玩各的,减少了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就出现了上述现象,亲自关系渐远渐疏。

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永远是家庭,最好的教育方式永远是陪伴,希望孩子们在父母关爱陪伴下健康成长。

我是曼声,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现象存在,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原生家庭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说到父母子女的关系,我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孩子上小学时牵着父母的手,一步一回头,这就是依赖;长大后,逐渐离开父母,往往头也不回,这是成长的代价;父亲的住院和离世,预示着亲情缘分会有消失的时候。

龙应台写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长大后有能力了,选择离开父母,是一种必然现象。子女父母从相聚到分离是一种缘分,孩子早晚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因此,珍惜相聚,感恩陪伴,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最高境界。

家庭教育的不当或者缺失,使子女与父母产生感情的疏远甚至逃避为什么要选择远离和逃避呢?这方法正是他们试图解决原生家庭痛苦的方法。

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子女是弱势群体。他们身上背负的太多的东西:礼节、孝道、尊卑等,所以难以或不敢在父母面前正常表达自己的述求,得不到父母的理解。长期下来,就会生成障碍和矛盾、隔阂,最后无法解决。而家庭问题又不易解决,所以多数孩子长大后,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选择远离。

阿德勒有句话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例如张爱玲和萧红的人生、尤其是恋爱,都与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有极大影响;家庭关系的裂痕和伤感,是他们人生的巨大牵累。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也是家庭教育的受伤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之得到改善呢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在父母方面。

1、父母是家庭的主导力量,疏远的家庭关系,往往父母的问题比较大。父母会容易因为孩子是孩子,而轻视他们,不尊重他们,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就通过儿童的眼光,看到了父母的这个问题。

所以,作为强势方,父母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多与子女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做法,提出自己好的建议。

2、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比如,现在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的行为多有微词。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家长自己却是头也不抬一下的手机控。要孩子努力学习看书,自己却是个坐不住的人;不喜欢读书学习,怎么能让你的孩子热爱学习呢!

3、子女要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苦心,理解他们力量有限,理解他们也不是完人,会犯错误,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问题要敢于沟通。

写在最后的话子女与父母间要理解万岁,也要讲缘分;但更多的是陪伴:你陪我长大,我伴你老去。

但我始终还是相信,父母子女间是血缘关系的亲情,最终是无法分割的,即使之间充满恩怨也是如此。所以,如果子女或父母能意识到问题及原因,疏离的感情才是容易得到修复的。你说是吗?

愿天下最亲近的人,能“亲上加亲”!

如何教育3岁的宝宝?

家庭教育很重要,为什么越来越多子女与自己父母感情疏离选择逃避?

教育成败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父母而不是学校,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 父亲因为 ,所以叫我 .父亲教育我要正确的 ,就能抵制来自各方面的 .

小学教育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市场营销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您参与了吗?

什么是亲子关系,什么是亲密关系?

父母的爱真的是无私的吗?那么怎么解释养儿防老?

为什么现在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在其中是扮演什么角色?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你怎么看,大家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吗?欢迎大家留言?

现在的好多景点都实行对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游,真的会有那么多老年人去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