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问的真好!
可能题主也发现了,现在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花着钱去参加各种早教班。从记忆力、专注力到大脑开发,不仅门类齐全且都冠以各个世界名校的研究成果。
试问一句,那些世界名人国家伟人科学巨匠,有多少上过早教班?带孩子上早教班,与孩子以后上各种兴趣班的家长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心理: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试问第二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谁说的?当初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希望家长从小就带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和兴趣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出自我们国家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女士,她也是工程院院士,原东南大学的校长。她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刊文重申她当初说这句话的本意: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让孩子早识字、学单词和背唐诗,而是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健康的和互动的家庭环境。
试问第三句,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对,在家里!家庭教育环境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家庭教育好,父母是孩子起跑的助推器;家庭教育环境不好,父母是孩子起跑的绊脚石。
早教,再早也早不过恩爱的夫妻;早教,再好也好不过相爱的一家人;早教,再超也超不过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
早教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由家长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早教机构再科学,也永远替代不了温暖的和谐的健康的互动的家庭环境。
补充一句。如果我们把早教机构的作用放在补充家庭教育环境所无法提供的机会和环境这个位置上,早教机构还是有其存在之意义的。但它们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永远赶不上家庭环境的重要程度。
作为一名早教行业的从业者,我来从自身感受出发,谈一谈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早教有必要,费用过高也是没有办法。
早教对孩子教育意义大着呢!早教对孩子教育意义不大。那么小的孩子能学到什么呀?
很多家长对早教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教育意义大着呢!我来说两个例子吧。
我的托班里有一位2岁7个月的小男孩,只会叫爸爸妈妈,想表达自己时只会说“嗯嗯啊啊”,爸爸妈妈平时靠猜来帮助他表达想法。这是很明显的语言发育迟缓。
他刚来我们班的时候,很多次我都没有猜对他想说什么。但是一个月不到的时候,他的发音明显就清晰了,两个月以后已经可以说的很流利了。我做了什么呢?我只是尽可能的耐心引导他,鼓励他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诉爸爸妈妈为孩子多读绘本,多给孩子吃梨、苹果等训练他的口腔肌肉。
还有一个孩子,在她6个月的时候,我们机构的老师就带着她结合专业教具半玩半上课。
在她9个月的时候,只要给她指令,她基本都能完成。比如说“宝宝,打电话。”她会把手放在耳朵上。
再大一点的时候,等她到了1岁,已经可以说“要、不要”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没有接受过早教的孩子,可能会开口晚,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时间更晚。
同时,她也可以完成“笔芯”的动作。别看大人完成这个动作简单,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如果手指分化能力弱的话根本做不到。
看,早期教育对孩子当然是有用的,最起码早教机构能给父母的是专业的养育建议。再说了,合适的教育怎么会对孩子没有意义呢?
早教机构里都有什么课?不外乎三种:脑潜能、感觉统合以及托班。脑潜能是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让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等等有所提升;而感觉统合主要是通过视听嗅味触前庭(平衡)本体(肌肉关节)的训练,使孩子在社交、肌肉力量等方面有所提升;而托班主要是为了衔接幼儿园,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脑潜能和感觉统合算是比较有专业性的,早教行业内也有只做其中一种课程的机构,比如七XX,杰奥XX,也有两者都做的。
我所在的机构一节课脑潜能用时45~50分钟,6大环节,包括:认识天气、自我介绍、精细动作训练、记忆力、逻辑思维、想象环节等等,每个年龄段对应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七巧板拼相应的图形,小年龄段比大年龄段的要简单。
而感觉统合一节课用时1小时,哪怕孩子们跑跳一小时都能让他得到身体的锻炼,更何况老师们借助了专业的教具,设计了不同的主题课程呢。一节课下来,身体得到锻炼了,性格也活泼了,与同伴之间的相处都和谐了。
但是,早教机构收费也是真的贵!要运营一家早教机构成本可不低,除了老师的工资、门店每月固定费用,还需要大量额外的销售、品牌推广、市场推广等等。如果是加盟的品牌,还需要加盟费。前期的装修如果采用国际标准化产品,一个房间就需要50万的投入!
国家对早教机构又没有相关的补贴,这么算下来,一家早教机构每月至少进账30万,才能保本。
所以,早教有必要,资金充足的家长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机构,资金紧张的家长,在家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教育,或者学习一下网课,也是可以弥补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或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晨晨老师早教育儿 一起友好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