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升初,家长为摇号结果纠结、不安。
孩子中考考前,父母担心;考后,分数还没公布,父母活在悬念未揭的紧张之中;分数公布,划线,填报志愿,父母不仅来回奔波,而且还处于一个高度揪心的状态,生怕因为不恰当的选择,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三年以后,高考季,上述进程与焦虑又来一遍。
很多教育专家、育儿专家经常批评家长把孩子管得太细,管得太多,介入太多,害怕失去掌控感。这种指责多少有些“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大度”的意味。
因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事实上需要父母或是其他监护人前所未有地深入介入孩子的学习生涯。虽然各级教育部门确实反复要求,学校不能让家长帮忙批改作业,更不能布置超出学生完成能力的作业(最终由家长帮忙“代工”)。但这些要求很难完全落到实处,因为家长-教师-学生之间必然需要搭建信息沟通的机制,家长帮忙批改作业等方式虽不合理,却可以促成实时化的信息回馈。
更关键的是,现实逼得人们不得不“卷”:考试发展的趋势信息,比如,中考试题的难易度下降,社会中层及以下阶层家庭的孩子如果要入读优质高中,就需要取得接近门门满分的成绩,这意味着从一般“优秀”到精益求精的跨越。就像一口铁锅,过去锤炼三万下,就是好锅了,现在你害怕被“关系户”家的铁锅挤掉竞争资格,所以你主动锤炼十万下,才可能抵销关系户的“关系”资源以及“人民币玩家”的金钱力量对你家铁锅销路形成的威胁。
又如,高考试题的难度上升,如出题专家所称的那样,要让相当数量的考生“做不完”,要体现更突出的区分度。这就要求考生除了学好课本,还需要因循出题人的逻辑将知识范围“合理”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增加更多题目的训练。
而且,这还是课外辅导班、培训班已经被系统性地清理。过去,很多家长通过花钱让培训班“代劳”的打算已经落空,因而只能自己想尽办法来填补这项空缺。
一个人能否对事情的发生、发展形成控制,这是掌控感、安全感的重要表现。现在的学生以及家长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从小学学区划定、小升初多校划片、中考和高考两道考试以及录取的繁复过程,充斥了大量超出家长掌控感的细节。在义务教育阶段并不依照学习成绩来确定学位,而在进入高中和大学的两次升学考试的取向又发生了让人措手不及的转变。
上述这些还只是升学、入学过程中的变化和挑战,而在孩子漫长的中小学学习阶段,如果家长依照教育专家、育儿专家所称的那样,做个“甩手掌柜”,这就等于将孩子的学业水平和考试成绩寄托在自律能力之上。
社会心理学家、医学家已经很清楚地证明,跨越人种、民族,包括据说最为严谨的犹太人和日本人,全球各地,多数人的自律性都是非常糟糕的。更不要说这里提到的“多数人”对应的少数“自律者”,其实经历过从小到大过程中的转变。可以高度自律的孩子,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之中的神雕侠侣。也就是说,只有像小龙女那样,在监督者已经消失的情况下,还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睡在绳子吊床上,练就绝世神功。
可以说,你,我,他、她,我们很多人不是说对各自的孩子没有信心,而是作为孩子要符合高度自律的标准,至少也得经历一个非常漫长而艰辛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具备。现实社会中,没有孩子生出来就是小龙女,更不是欧阳锋或者黄药师——就算是周伯通,现实社会中找得到安身立命的空间吗?
很多地方肯定都存在那种有趣的个例:孩子不算自律,成绩也不算出色,毕业后凭着乐天、积极的性格,发展得反而要比他(她)那些经历过名校的同学更好;而一直是“甩手掌柜”的父母,因而与孩子一直保持了很好的关系,到了老年,因为孩子留在本地发展能够回馈父母,而不像那些孩子去了远方大城市发展的老人那样孤苦伶仃。不仅自媒体,而且有些官方背景的视频号也经常用这类个例来宣导“鸡汤”理论,就是鼓励家长们不必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鸡汤”理论之所以说是错的,因为悖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逻辑,也就是孤立存在的个例并不足以推翻或宣示成立结论。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英国、日本、荷兰,这些国家发展崛起的过程其实是在加强版的“卷”,就连这些年多少有些停滞不前的我国台湾和香港,当年的苦拼,其实真如《狮子山下》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荡气回肠。对应来看,其他某些同属东亚、东南亚版块的国家,就没有这个“卷”的过程,所以几十年下来,国家发展水平一成不变,所以不得不大量向外输出劳工,等待外劳打工挣钱来养活家人。
从来就不存在懒懒散散,只要完成经济学家宣称的保护产权、鼓励创新,就可以等待收获发展果实的胜利机会——反面的例子,就是意大利、阿根廷,除了足球,可谓一无是处。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意大利人、阿根廷人要比美国人、日本人以及中国人更幸福,享受着更健康的地中海美食、安第斯藜麦,还有赏心悦目的足球,那就真的是非蠢即坏了。
教育的焦虑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担忧,要缓解教育焦虑,首先对教育的基本知识要有所了解,正确看待孩子的教育,要把孩子健康幸福全面发展,享有幸福快乐童年看得最重要。其次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符合实际的正确期待,要敢于承认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也是普通人,重要的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活成一个能生存、会生活的平凡人。三是不要盲目攀比,要把是否能接受规范教育作为孩子选择学校的第一条件,不要盲目去追求名校私校。四要明白对孩子成绩起决定性作用是孩子自身的遗传素质,学校教育很重要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学校的作用,缓解择校带来的教育焦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