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选题很好,立意很好。但是稿子很多逻辑借用,北大清华录取率和直播效果没有印证。论点要有论据支持,有硕士就对一家学校直播带来的成绩数字分析,结论却不乐观。直播在什么条件,什么环境下,怎样带来成绩提高?商业牟利的钱与教育投入成本关系。不是靠记者的感观就能证明的。
直播教育的好处不比赘言,但是如果不针对性就普及。各地都花钱买直播课堂,实地教师积极性的下降,商业寻租,更多社会问题出现。
中青报文章优点,直播赋权好等不赘述。但文本上,是否对网校描述太激动,缺乏对商业宣传警惕?论据是否支持论点?直播效果验证了吗?”改变命运”网络转载标题是否准确?直播环境成本收支能否再具体,展示多元声音?作者第一人称抒情如何把握?国家政策如何展示?很多可供业界讨论的~
冰点是业界非常让人尊敬的平台,《永不抵达的列车》经典文章非常棒。但是近年来,除了这篇,还有之前那篇《女博士的月亮与六便士》,都在煽情界限和逻辑归纳上让人不舒服。以前冰点那篇文章说北京房价贵,女博士读书没用也买不起,硬要把房价问题用女博士来衬托,博士本来就低收入啊。
回到此事,直播教育有好处,都知道。只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细节不能不苛责。商业不当的后果必须预估掂量。还是敬一山老师《贫困地区的网络直播课需要理性评估性价比》这篇客观为小小的直播屏背后,牵扯的重大问题是——贫困地区有限的教育资源,如何分配才能更有效率。开通直播班的背后,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的多方投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育路径决策,需要更多的论证、分析,需要更严谨的程序,而不是某几个校领导的拍脑门。
主流媒体报道,且行且珍惜!
很认真地读了《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一句话表示:真的是让我感慨良多!又认真了过解这件事的始末:
2002年开始,东方闻道网校用一根网线链接了成都七中和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这248所中学的孩子和成都七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经过了16年的时间,248所中学有不少的孩子从中受益,上了大学、继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了几代人的贫困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活出了更大的精彩!
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从文中看到的是美好的、激动人心的一些亮点,一些数据,这是我们想看到的也是报道者想让我们看到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也的确是真正的正能量!
这个网线给无数孩子带来了更好的机会和条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这和当时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一个事物只有适应了当时的环境和需求,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冷静下来,对这个事件有一点自己的思考:
1,技术真的可以给无数人带来更多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和大环境事件。教育和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
2002年的一根网线改变了很多孩子命运;现在家家都有的一根网线,也改变了很多孩子的生活。
网线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和一个窗口,如何抓住这个机会?从这个窗口你能看到什么?这要看什么机会从窗口飘过,要看窗口的人被什么样的东西吸引。
这样看来,就有一个甄别能力。
技术犹如一把刀,会用的好人用他建功立业,不会用但乱用的人可能会自伤或者伤及他人,不会用但愿意去学习的人就会用两种结果:建功立业、或自毁前程。
2,任何一种技术都是双刃剑,如何使用关键在于教练和使用者的目的。
差距永远是存在的,这是现实。所以很多人通过这篇报道感慨不同地区师资力量的差距,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我认为这没有意义。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现实中还有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总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自然是失落和负面的反应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激发正面的一些力量,激发人的主动性。这篇报道中不管从主导这个事件的人还是从大部分的个体学生来看,都体现了一个道理:穷则变,变则通。
人永远是根本、是主体。
3,当年的一根网线改变了248所学校的水平,也从而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很多老师的生活。
从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越是能迅速调整自己适应发展的人越是容易改变自己、成就自己。而那些被动的一直不愿改变的人则会相反。所以改变、完善是硬道理。
但是,这中间有个根本,一根网线改变了这么多,但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整个人,因为观念和习惯是渐变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改变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付出,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痛苦。
所以题主所问课程同步直播真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吗?我想同步直播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改变的机会和条件,但能不能改变?如何改变?这不是课程同步直播能决定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关键是个人。
图片来自网络
在鼓励配合实用教育影响下的孩子,对未来孩子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