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不断提高素质,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
二,对待教育对象的道德规范 1,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
三,对待教师个体和集体的道德规范 1,互相尊重;2,互相支持、互相协作;3,尊重和依靠教师集体
四,教师的自我修养 1,以身作则,堪为师表;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哪四个方面的重点?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
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扩展资料: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人的素质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时代性。因而要求学校教育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吸纳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调整、充实和完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多方面的挑战。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素质教育
我国中小学现代课程包含哪些要素
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
如何搭建互教互学,互分享的平台,促进学员素质全面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高效课堂打造,是实施素质教育关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现结合保靖民中工作实践,谈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的体会。
一、激活原动力,让每一位教师“想成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惯和惰性是束缚人思想的桎梏,思想守旧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大的障碍。因此,要做好教师专业成长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外出找营养,洗脑换思想”,让教师们由被动的“要我成长”变为主动的“我想成长”。
校领导、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各层次负有一定管理责任的教师每期必须外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不少于一次;课改年级教师每期全年级集体外出学习一次;初三、高三两个毕业年级教师毕业考试后集体外出学习;教学服务人员每两年轮流外出学习。外出学习坚持“五有”:一有计划方案;二有任务要求;三有体会总结;四有实践探索;五有提升措施。
大规模外出学习,在保靖民中办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通过外出学习,专业成长工作的步伐加快,初见效果:一是观念有了转变,明确了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二是成长有了氛围,激活了专业成长的原动力。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我们发现了自身的问题,找到了与他人的差距。许多原来自认为“我最苦”的教师发现别人比自己还苦,自认为“我最行”的教师发现别人比自己还行,若不充电成长,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知耻而后勇,安于现状的教师坐不住了,夜郎自大的教师自省了,教师视野开阔了,大家观念开始转变了,专业成长的认识提高了。
领导们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们认识到,不学习不成长当不好新时代的教师,教不好新时代的学生。这样,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之后,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就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创设新机制,让每一位教师“能成长”
思想是基础,物质是保障。如何让每一位教师在“想成长”的基础上实现我“能成长”,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构建机构网络,为成长提供组织保障
分层级构建专业成长管理机构,狠抓过程管理,落实专业成长工作职责,指导和督查教师完成专业成长任务,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发展目标。
2、完善奖惩制度,为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制订了《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方案》、《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方案》、《保靖民中教职工工作量测评及绩效工资考核奖惩办法(试行)》、《保靖民族中学教研教改及各类竞赛活动奖励方案(试行)》等制度,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推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不断成长。
3、加大经费投入,为成长提供经费保障
一是提高专业人员待遇:“高中部语数外大教研组长津贴300元/月,其他文化学科教研组长240元/月,音、体、美、信息教研组长、高中各年级语数外备课组长、高三文综、理综备课组长、初中部各教研组长160元/月”;高中其他文化科目及初中语、数、外学科的备课组长120元/月。成立学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并给每位委员发放岗位津贴。基础学科(语、数、外)由5—7人组成,其他学科由3—5人组成。具体方案由教科室制定,校长室审批。津贴标准暂定每人每月120元。
二是保证教改活动经费。学校虽因扩容已负债1600多万元(仅利息每年要支付近百万元),仍然保证每年投入40万元以上的专项经费用于教研教改和教师专业成长工作。
三是落实成长工作绩效。对教案、作业批改、听课、教研教改等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对先进个人发放奖金每月在3.5万元左右;每半期评出1个教改先进年级组、3个优秀教研组、5个优秀备课组和30名教改先进个人,发放奖金每次1万元;每期对论文、赛课、课件制作、课题研究、说课竞赛、辅导竞赛等专业竞赛发放奖金达7万多元。仅2011年秋学期就发放教研教改奖金27万多元。
三、抓牢主战场,让每一位教师“在成长”
有了思想基础和基本的物质保障,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的关键就是行动了。怎样行动?行动的基础在哪里?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课堂,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战场在课堂。只有着眼教书育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学习、研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改革的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阵地在课堂,目标是教师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三﹒五”总体规划
我校“十二五”期间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分三个阶段,用五年时间实施,具体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 第一年 转换观念,付诸行动 让每一位教师明确目标“乐于成长”
第二阶段 第二年 百花齐放,竞比选优 让每一位教师找到方法“善于成长”
第三年 基本成型,全面推进
第三阶段 第四年 素质比武,巩固成果 让每一位教师得到提升“精于成长”
第五年 纵深发展,整体提升
通过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双优型”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的整体目标。
2、七条成长途径
(1)外出观摩学习
找准差距,激发活力;转变认识,更新理念;学习经验,改进方法;实践推进,创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2)聘请专家指导
一请“外援”,学校定期邀请省州教科院、省内高中名校、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二挖“内力”,学校从内选拔业务素质相对优秀的“土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内外合一,为教师解疑答惑,帮助教师找准学习方向、明确课改方法和了解前沿研究动向,提高教师研究素养。
(3)普及传媒技术
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必须能使用电脑,能开展多媒体教学,能进入网站学习,能应用各类网络资源。为此,学校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多媒体建设,为每个年级建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实现了学生教室“班班通”。我校还先后举办了三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培训教师198人,合格185人。目前,我校100%的中青年教师能使用多媒体,95%的教师能制作课件,为教师高效学习、共享资源、高效教学、高效办公奠定了技术基础,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4)重视校本研修
学校组织各学科名优教师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教研教改、课题研究、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5)实施青蓝工程
我校要求:每一个青年教师拜一名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师,实行师徒结对。规定徒弟每期拜师听课不少于20节,师傅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5节;师傅每期要指导徒弟设计两个课案;徒弟每期写两篇跟师学习心得体会,上一堂拜师汇报课,由教研组成员进行听课评课。2010年、2011年、2012年拜师结对分别为32对、48对、68对,通过教科室考核、评议,三年共有42对师徒被评为“青蓝工程先进个人”。
(6)构建高效课堂
①抓好校内五型课:A、所有领导上表态课。校长带头,所有校领导跟进,为高效课堂推进起好带头作用。B、优秀教师上示范课。C、青年教师上考核课。D、组内教师上探索课(同课异构)。E、全体教师上竞赛课。
②落实课堂三环节:A、课前预习:编好导学案,不预习不开讲,课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前明确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做学习的“明白人”。B、课中探究:课堂上主要解决重难点,做到有问题必须探究,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探索、思考,在学习中让学生“当主人”。C、课后检测:每堂课都有学习效果检测和学生意见反馈。对未达学习目标者督查过关,让学生在学习中当“评判员和监督员”,然后实现自我提升。
(7)落实教学常规
教务处、教科室每月不定期对教师的教案、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评比,结果与绩效直接挂钩。校领导坚持推门听课,学生对教师每月进行民意测评,家长和退休教师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督察。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常规检查,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外部动力。
如果把教师比作鲜花,学校就要给其生长的土壤;如果把教师比作雄鹰,学校就要给其飞翔的天空。有了土壤,花儿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天空,雄鹰方可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