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到了城市工作,先后经历了所谓“农村人”和“城里人”的生活,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有条件和环境还是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下农村生活。
农村孩子vs城里孩子 事物方面: 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直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见过高山上满眼的大树,见过小溪里流着的水和水里游着的各种小鱼或者其他小虫子。见过牛在路边吃草,骡子驮着货物在路上行走,见过狗帮助主人放群羊。知道吃的大米或者面粉是怎么来的,能够随口说出菜园里的菜的名字。
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见过的树、或者小溪或者水里的小鱼,大多都是人工建造的景点。牛、骡子或羊之类的动物都只有在野生动物园里见过,比如说狗帮助主人放羊那事在城里孩子的眼中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有些孩子认为大米是长在树上,韭菜和小麦是一个品种等等。
娱乐方面: 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小时候用弹弓打小鸟,撒尿玩泥巴,在泥水里水仗,在野外小水池里游泳,玩纸飞机、纸小船。
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娱乐是在父母的照看之下在儿童娱乐园进行玩耍,或者在住宿区院里玩乐。在他们看来用弹弓打小鸟、撒尿玩泥巴、在泥水里打水仗、在野外小水池里游泳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野孩子才有的娱乐。
思想方面: 在农村生活的孩子,见识过父母或者农民伯伯在田里汗流浃背干活的场景,能够真正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能够理解挣钱有多么的不容易,更能够深刻理解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人的艰辛。因此能够更体贴父母,时常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懂得勤俭节约,懂得孝顺父母。
在城里生活的孩子,因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宠溺之下生活,看不到父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也体会不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只知道饿了找父母,没钱花了找父母,看到其他小孩子穿什么漂亮就要什么,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一定要买来吃,没有节约观念。
抗压方面: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能靠自己亲力亲为,只有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父母才会帮忙,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能做好的,因此有一定抗压能力。
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大多数由于父母的宠溺怕累着孩子,或者父母担心孩子发生危险而不放心放手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一件事,遇到事情总喜欢大包大揽,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也就没有独力解决一件事的经验,在父母的大包大揽下顺风顺水,很少遇到过挫折,一旦遇到了很容易走极端。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觉得带孩子去农村里看一看,了解一下农村的生活特别有教育意义。既可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又知晓些基本的农事活动,更多了一项生存技能,同时看看农村的孩子的学校,看农村的教育,就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已经挺幸福的了,就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你们觉得呢?
亲子农业+亲子教育,怎么打动家长们的心?
亲子农业+亲子教育。这是休闲农业的一个细分市场。我想说的是只有一线二线城市和经济实力较强的三线城市,亲子教育才有市场。小县城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大城市的80后才没有机会接触农业,才会对插秧,收割水稻这些农活感到新鲜,也会带孩子去体验。但是小县城就不一样了,小县城的居民是谁,就是刚从农村搬到县里的人,你让他们去插秧,人家不让你给人工费就不错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