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相对的,时代不同,有些理念已经被淘汰。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由此颇得儒学真传。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并在许多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先进,肯定人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有所谓的天才,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反对“逸居而无教”。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了孔子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因材施教”进行了改进。
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极力提倡勇于进取,战胜困难,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诫学生应该善于独立思考,不应该盲目相信书籍。《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句下》。原文如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所以,在孔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解释?
原创
为其像从,
而用之伴,
如之何棋,
斯民而亡。
木俏土俑,
陪葬豕冢,
制作俑像,
用之殉葬。
民有饥首,
野有饿莩,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秦公大墓,
殉葬多人,
残忍野蛮,
毛骨悚然。
谢谢悟空,
邀请问题。
这是个细思极恐的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分开两部分解释。
第一部分“始作俑者”说的用陶俑来殉葬,始作就是说的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其无后乎?”说的意思就是“难道他没有子孙后代吗?”
如果合起来就是“第一个用陶俑来殉葬的人,其难道没有后代吗?”,单纯的这样解读是很容易产生误解,让人觉得孔子是在说你用陶俑糊弄祖先,应该用活人。这样解释是不对的,所以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对话环境和历史来理解。
“始作俑者”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时候的引用,孟子引用的就是孔子的这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是在告诫梁惠王,用人形的陶勇陪葬都让人深恶痛绝,更应该体谅百姓,实行仁政。因为即使是人形的陶勇,也是遵循奴隶社会用活人陪葬的风俗而来,用人形陶俑说明还是崇拜活人陪葬,是要被杜绝的。
奴隶社会,中国古代商朝就盛行“人殉”,用活人陪葬,有钱有势的用活人,无权无势的奴隶或者平民就“束草为人”用草扎的人代替活人,周代之后推行仁政,改用陶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社会进步。后世哪怕是暴君秦始皇也用的是陶俑而不是活人。
而很多人误解孔子觉得这是骂人的,其中宋代朱熹有注:“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意思是说原来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
其实大家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在《论语》里面经常骂人的,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骂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骂人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例是以“乎”结尾的,倒是带有“乎”的句子有很多,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
这就可以理解孔子说的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表达的是对第一个用陶俑陪葬这个做法之人的肯定。孔子认为对这种改活人为陶俑做法是对的,那些用活人陪葬的才应该断子绝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