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政治家的眼光和胸怀,应当高于军事家的谋略和手段。诸葛亮隆中出山后,就不仅是个出谋划策的张良般谋士,而且应当是管仲乐毅般王佐之才。
蜀汉是三国兵微将寡的最弱小之国,同魏吴相比,好比乡镇企业发达了,敢与国际大公司比肩而立,诸葛亮不拿出浑身手段和绝技,是难以抗衡的。
诸葛亮首先是精兵简政,带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先是安抚好边境,无后顾之忧后,五出祁山,北伐中原。
诸葛亮战略上坚持匡扶汉室的旗号,向"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政权宣战。战术上以攻为守,军事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拒敌于国门之外。这就是三国时代诸葛亮成为最耀眼的明星,都是积极进取丶以一统天下为己任。
三国时代,是秦汉大一统四百年来,第一次大分裂,是进入近百年的新战国时代,不过战国七雄分成了三国鼎立。在这一特殊年代,诸葛亮一反曹操丶司马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政,而继承发扬管仲辅助齐恒公"尊天子以攘外夷"的精神,坚持匡扶汉室丶重整山河的忠义观,才会以弱击强丶主动出击。
诸葛亮一生,承蒙刘皇叔三顾之隆恩,托孤之重任,鞠躬尽瘁丶死而后已,为兴复汉室战斗到了最后一息。他治理下的蜀国,政治清明,赏罚分明,是三国之中最受百姓爱戴的贤相。
诸葛亮事无巨细,都亲历亲为。虽权势灼人,但仍保持清廉本色。刘禅曾轻信小人诬告,诸葛死后曾亲自到诸葛家中,除了后花园八百株高大挺抜的松树,几无所有。
成都明众自发地为诸葛公焚香祈祷,刘禅几年后才立武侯祠。香火至今旺盛。对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史家公认为天下忠义第一表。对于诸葛鞠躬尽瘁丶死而后已的忠义观,司马懿的孙子西晋皇帝司马炎却做出了很高评价。
在唐太宗,诸葛被选入十大武侯之列,与华夏十大军事家齐名,足以看出诸葛不仅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他是维护华夏大一统的忠义化身,而被后人所崇敬!诸葛亮的忠义和智慧,走入百姓千家万户,是深受民间喜爱的极少数的古代忠臣良将之一,永芳千秋!
诸葛亮明知打不赢魏国,还要打魏国,这算不算劳民伤财?其实这个问题就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考虑了。
打仗肯定会劳民伤财,这点毋庸置疑,但这要看你劳民伤财的意义是什么?诸葛亮北伐劳命伤财的意义是什么?从三国史书来看,诸葛亮北伐目标是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实现隆中对的规划。
虽然北伐是为了实现隆中对,但就当时诸葛亮的处境以及蜀国的处境,北伐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蜀国一样也不占,更何况军力、国力、君主、人才等,跟魏国比,没有一样有优势,在这样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北伐,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这样的军队必定吃败仗,按照当时的天下形式来说,北伐战略是错误,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北伐战,蜀国采取生养休息战略,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养休息的战略也是错误的,因为魏蜀两国实力悬殊太大了。魏国曹家三代都是明君,而且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军队逐渐强大,人才辈出,所以生养休息时间越久,两国国力悬殊也就越大,蜀国灭亡也就越快,诸葛亮在世蜀国可存活,但是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必定会快速灭亡,因为蜀国人才太少了,不是蜀国培养人才制度有问题,而是蜀国本地人才就很少,中国自古以来,北方就是人才经济中心,人才辈出,即便是现代,云贵川三省的高端人才总和,也干不过北京、上海任何一座城市,更别说其他省了。
所以诸葛亮北伐与否战略都是错误的,而在这种错误的战略中,诸葛亮选择了北伐,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诸葛亮北伐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北伐,向世人证明了其军事才能,让诸葛亮流芳万世,被后人祭奠。
诸葛亮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北伐却常常优势,掌握战场主动权,按理说诸葛亮北伐必定要打败仗,因为北伐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但北伐结果却领人意外,诸葛亮不但没经常吃败仗,还打了胜仗,这完全是靠诸葛亮的人才优势,克服其他劣势打出来的,这样的人物,不牛逼还有谁牛逼?
有人常说,诸葛亮北伐失败,总是打败仗,这样说的人只不过哗众取宠罢了,诸葛亮北伐确实没有成功,但北伐没有成功,不代表经常打败仗,中国历史上没有完成一统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要把一统强加给诸葛亮呢,曹操那么强大不也没有完成一统么,那是不是曹操就很垃圾了?
人们常说诸葛亮北伐总吃败仗,那我们就来看看历史,诸葛亮北伐打仗如何:第一次北伐,因马谡违抗军令,丢失街亭,导致诸葛亮撤退,但诸葛亮收姜维,迁移千余户百姓入汉中,马谡失街亭损失将士两千多人,但另外一面得到姜维等人才,收获要大于损失,但这次北伐,诸葛亮失败同时还吃了败仗,属于败;第二次,诸葛亮攻取陈仓,因为赫昭死守,诸葛亮迟迟攻不下,因粮尽主动退兵,退兵时斩杀大将王双,这局属于平局;第三次北伐,夺取阴武两郡,属于大胜;第四次,曹真主动伐蜀,由于下大雨,曹真前锋部队被困,撤退时,后方部队被击败,曹真战略上部署差诸葛亮太多,不但伐蜀失败,还吃了败仗,回去抑郁死了,诸葛亮取得防蜀之战胜利;第五次,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决,两人第一次过招,司马懿很小心,但也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于是诸葛亮击败名将郭淮,割了司马懿麦子,司马懿追击诸葛亮到卤城,两人展开激战,司马懿大败,差点被全歼,诸葛亮粮草不济,加上后方李严搞鬼,没有追击司马懿,撤退,张郃追击,被诸葛亮射杀;第六次北伐,因为起水,诸葛亮孟琰部队被困,司马懿派兵攻击,被诸葛亮击退,从此司马懿知道自己敌不过诸葛亮,于是各种闭门不战,无论诸葛亮用什么方式,司马懿就是不战,因为司马懿知道,战必输,不战耗诸葛亮粮草,诸葛亮必退,于是司马懿于将士们开始忍受各种屈辱,被送女人衣服,千里请战,被蜀军辱骂等,直到诸葛亮去世。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怎么可能会错过歼灭蜀军的机会,于是派十万大军追击,被诸葛亮留下的遗计用诸葛亮木像吓退,后来百姓曰:活诸葛走活仲达,可见司马懿有多怕诸葛亮。
那么从后世来看,诸葛亮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向后世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让他入选唐朝的武庙十哲,稳居前十,被后人祭奠,后人还为他建立武侯祠,供世人祭奠。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被打是正确的,他没完成当时的一统,但是却谋取了历史美名,司马懿后代虽然完成了一统,在历史上却是骂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