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作为一部人类远古早期的思想著作,曾经被当做“天书”。所谓“天书”,就是你读不懂的书。《易经》是一部典型的非文字符号系统,也就是《易经》在人类还没有发生文字以前就建立了,最初只有阴、阳两爻。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的文化和思想都是在文字符号系统下所建立的,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文字符号系统下所建立的思想跟在非文字符号系统下的《易经》产生对接困难,这就是我们后人理解《易经》困难的原因所在。
我们再回到问题来,一个9岁的孩子适合读《易经》吗?我个人的答案是:适合 原因如下:第一点,《易经》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重要著作,是我们后人了解中国古老底层思想的经典文本。在今天我们已经全盘西化,我们比西方还西方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回溯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未来人类文明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是能拯救未来,而是未来文化建立的重要参考系,因此学习《易经》是如何时间段都适合的。
第二点,因为小孩的理解跟成年人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小孩子能够理解《易经》,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先背诵《易经》,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孩子。因为小孩子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我们要知道,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有非常杰出的记忆力,特别是古代的学者,人家都是整本整本的把书记下来,其博学程度令后人汗颜。其中的原因得益于古代的私塾教育,而记忆力是理解力的基础,如果连一个基础概念解释都记不住,还谈何理解分析。
孩子的阅读问题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是非常好的,家长很负责。
不过,什么是阅读?
最基础的目标是获取生活中无法直接获取,也或者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这是知识层面。
其次,阅读的思维层面是培养孩子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小朋友,是否是经典可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能否通过阅读,体会到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方法和情感。如果仅仅是家长讲给他的道理,很难成为他自己的觉悟。
再次,阅读是应该有阶梯性的。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所以,应该一开始就描绘一张经典、美丽的图案。但前提是绘得上去吗?如果你列举的那些书孩子感兴趣,而且确实能接受,可以接着步步加深的去读。
阅读跟学习是一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兴趣浓厚,当然要坚持读,逐渐升级。如果孩子厌倦或者家长鞭策督促着读,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篇幅有限,@鸿儒工作室 有一篇关于图文,欢迎雅正!
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有益于孩子终身发展?
学前教育是家庭责任,个人觉得,生活不易,如今许多父母打拼事业往往忽略小孩的成长,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得没有选择,请坚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对于一个孩子最大的伤害,便是孩子需要你时候,你确不在身边。学前教育是孩子一生最关键的教育,教会孩子文明礼貌,爱干净,尊老爱幼,换位思考,诚实守信,乐观开朗,懂得感恩,充满爱心便在你的言传身教中定格。所谓教养便在学前就产生了。
学前教育最主要的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未来靠老师与家长以及书本快速成为合格以及优秀的苗子。
如今许多家长手机不离手,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便是看书,那么,看书是一种习惯,孩子自然也有看书的习惯,至于兴趣以及艺术细胞便在玩与乐中产生以及潜能的出现。
孩子是清晨的第一滴露珠干净透明,孩子是阳光下初泛的花蕾。美丽青涩。我们的职责只为他们最好的初期为他们铺垫更好的未来,这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更需要精神财富,真正能够影响孩子成长的成为了不起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是习惯。
我从事学前教育近三十年,越做越感觉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在我看来在所有教育阶段中,学前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是其他教育阶段的根基,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阶段。
那么怎样的学前教育有益于孩子终身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培养社会人的角度去开展学前教育。
一是学做人。在学前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社会观,培养孩子真、善、美的情操,只有明是非的人才会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是培养良好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就是学前期,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根源基本都是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养成。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终将影响他的一生。
三是培养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生活充满兴趣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才会对世界充满好奇,也才会激发出求知欲望。现在许多孩子对学习充满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与家长不重视保护孩子兴趣有关。
四是生活能力。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应该为将来他们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进入学前期,孩子离开家庭,开始自己的集体生活,我们就应该逐渐放手,让孩子逐步尝试做事,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他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学前阶段需要关注的点许多,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大多是无形的,希望我们教育者和家长多关注孩子成长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学前教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