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是练陈氏太极拳的。从拳架直观的感觉陈氏有发力动作,动作舒展,适合年轻体力好点的,运动量较大,健身效果明显。杨氏讲究大松大柔,动作舒展优美,适合女士,老年人。武氏动作幅度偏小,讲究全身整体性,任何年龄都可以练。吴氏出自杨氏,近似杨氏。孙氏出自武氐,近似武氏。
建议初学者习练二十四式比较好。二十四式是国家体育管理部门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在群众中普及开展太极拳健身运动,而推出的一套新颖的太极拳套路。它的特点是拳架精练,舒展大方,俊逸,无跳跃发劲动作,安全且更符合太极原理,易学易练,容易推广,适合各个年令段,各种不同体质的爱好者习练,有病者治病,无病者健身养生。
二十四式看上去招式少,其实当时编创此套路的专家们倾注了极大的心思,二十四式套路里面汇聚了陈杨吴孙武几大门派的招式精华,太极技击的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所谓十三式一样不少,所以无论是单纯养生健身,还是养生技击兼顾,都足以满足练者的需求。
太极拳的内功其实就是养生气功,这是太极拳的基础与核心,而传统的养生气功的动作绝大部分都很简单,没有繁杂冗长的动作,繁冗的套路反而不美,因为不利于初学者体内气机的稳定。所以凡养生气功的动功都要求动作轻柔舒缓,不用力,能轻则轻,这是太极拳拳架套路和一般养生气功的共同点,二十四式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至于技击,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具体点说是以易理说拳理,走的是返朴归真的路,其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听劲,顺随),就像是水,适应一切容器,做不到这一点,再多的招式也是无用的,于此理二十四式完全可以胜任,(笔者亦曾会八九套,从师后遵师嘱只保留二十四,四十二式),但这需要缜密严格的练功方法,需要有个明白老师。笔者的师母为疗疾五十一岁方随吾师学拳,(再婚家庭)只有小学文化,对武术一无所知,吾师只教她二十四式,十几年下来,不光身体康复,亦能与笔者进行非套路懂劲散手对练,而那些会几套十几套不同拳架,练了数十年太极拳的人,却无论如何也不会做这种非套路的懂劲散手对练,概因理法不同,结果定不相同,种豆不能得瓜,此为因果关系。
为什么有人说王宗岳《太极拳经》通篇及其他各派太极拳经典理论著作里都没有一句讲缠法的?
山右王宗岳写的,原来叫“拳论”,在清代道光能、咸丰年间武禹襄加了两个字,叫“太极拳论”。具体的理论创建是武禹襄。今天杨家、吴家(吴全佑为杨禄禅手传弟子)、武家(杨班侯启蒙太极是武禹襄手传)、孙家(李亦畬弟子郝为真手传孙禄堂)共有的理论由杨班侯从武禹襄李亦畬这一系中带回杨家。所以杨氏太极、吴氏太极、武氏太极是一个流派,在民国以前不分的,就叫太极门。陈氏太极在民国时期因为杨禄禅的名气,才重视这个原本外来陈家沟的拳种,陈家没有武家的理论。拳经本是绵张短打拳的记录。戚继光在研究了拳经之后,汇聚明朝32家拳术,合为一个记忆套路,借用拳经的理论,称为“拳经捷要”。民国初期,陈家沟剽窃了“拳经捷要”的29招,跟自己的炮捶拳法混堆,由一个陈氏没落书生陈鑫,按照周易的哲学理论,加上自己的气论,创编了今天的陈氏太极拳(即图说所记载的拳谱),它才是缠法或者缠丝劲的由来。标准太极门只承认抽丝劲,即“运劲如抽丝”。
太极之哲理,太极图形及涵义己经诠释了太极拳之理法,即阴阳对立统一,平衡消长和合。于拳法需立如平准,活似车轮,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这些要点及规则己将太极拳练法公之于众,何来缠法?缠法者,谬也。
太极之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太极拳顺应其理而成立,其作用有二,一曰养生,二曰技击。养生是一门系统科学,其内容包括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心理生理差异,生活习惯,飲食结构,职业及工作环境等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用一个具像的缠法怎么能够解释健康与疾病,有与无,生与死,穷与富,强与弱,大与小,对与错,假与真…这些对立统一的哲学现像?谁缠谁?怎么缠?绳索还是铁絲铁练?身上已有的疾病能缠掉?只怕是越缠越麻烦吧?不然怎么会有疾病缠身这一说!企业亏损靠缠法能解决?
太极拳于技击,方法与规则是顺随和合相济,舍己从人,取车轮转动(立体转动)之义,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能顺随上对手,对手便无奈于我。主动缠绕擒拿对手,违背舍己从人练功技击之法则,违反太极之理,故无任何理由出现于《太极拳论》及其他拳论著述中,再者太极技击属无为法,以不变应万变,即虽变化万端,而唯理一贯,岂是区区一缠法能概括能代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