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吗?

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

所谓叛逆期,也叫逆反期、反抗期。

通俗的讲,叛逆期即这一时期的孩子总喜欢与父母或老师对着干,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行为,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两个叛逆期:

第一叛逆期(3--4岁左右):

这时孩子的表现是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希望家长接纳自己“我长大了”,“我很能干”。

逆反期的孩子希望能参与成人的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且会付诸行动;常常说“不要”,“不”。

喜欢说“我自己做”,喜欢听“你真棒”等表扬。

女儿三岁多时,只要看到大人做家务,她也要做。

我就让她扫地、擦桌子,即使是在帮倒忙,哪怕再偷偷收拾残局,也会表扬她。

父母在这一阶段要充分认识到叛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积极面对。

正确解决叛逆的方法是:

1.通过游戏,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来满足他们希望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现在有的地方有类似的游乐场所,儿童在里面可以任意扮演警察、医生、老师等角色,让孩子对这些社会角色先有初步接触与了解,将来进入社会时,能很快融入并适应特定的社会角色。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当做家务:

这样可以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感觉自己很能干。

同时可以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朋友的孩子每天洗碗,父母吃完饭就离开餐桌,他会自觉把碗洗干净,放进碗架,已经成为习惯。

父母只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积极引导,就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重要转折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第二叛逆期(12--18岁左右):

青春期是第二逆反期,表现形式有:

1.观念不同:

父母或老师将主观的认知强加在他们身上,总是说教,孩子会本能抵触、拒绝接受。

同事的孩子为了追求时尚,把头理成了板寸,自己觉得很酷,却引来父母的强烈反对。

父母认为这种头型像社会上的小混混,容易令老师反感。

这就是认知观念不同,父母与孩子很难互相理解,不在一个频道上,无法沟通。

2.为社会地位不平等而反抗: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希望父母和老师将他们当成大人看待,而父母长辈仍然把他们当成不谙世事的孩子,来保护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

家长们常对孩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

帮助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家长需要这样去做:

1.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

父母与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要求与控制他们。

家里的事情可以与他一起讨论,倾听孩子的意见,让他参与。

有一次,家里的电视坏了,我和爱人商量买台什么牌的。

刚好上高中的女儿放学回家,我就询问她,现在性价比高的电视品牌。

女儿认真的上网查了,然后推荐了一个品牌,我们都觉得不错,随即买了,女儿很高兴,感觉体现了自我价值。

2.经常沟通交流:

父母和孩子是两代人,认知、观念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不断沟通交流,才能理解、接纳对方的观点,达成共识。

一次聚会时,朋友说孩子现在满嘴网络语言,那天说了个“老司机”,弄的朋友莫名其妙。

不过他虚心向孩子请教,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父母只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先接纳他们,给予足够的理解、信任、包容,孩子是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

了解了两个叛逆期,相信明智的家长已经知道怎样做,才会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孩子的叛离期,也就是自我成长认知比较突出的几个节点。说每个孩子都有!但是每个孩子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举个例子

我家目前就是叛离期,从上初一开始,嫌弃奶奶的的饭菜,奶奶说的话总是反驳,对奶奶大呼小叫(我们比较忙,日常接送和生活都是奶奶管,奶奶和我们住一起),我通过和孩子交流,在孩子心里,觉得父母都很忙,他的心理达不到疏导,奶奶一味的教导(老年人会比较啰嗦),她越发的反抗。

我开始接送,和她说说我的工作,我工作的问题借此让她说说她的学习和生活,慢慢的聊各自的状况,以及她身上目前表现的问题,通过聊天的形式告知他如何做为好。不要刻意的教育,孩子可能在快速发展期,自己更想把握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建议,这个时候也是非常好的帮她建立和巩固三观的时候,所以父母不要担心叛离期,适当的利用好,可能大有裨益!

每个孩子都有所不同,父母之间不能相互拆台,一定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过于唠叨,自己再好的规划和设想,孩子可不买账,当你把你觉得好的想法帮她梳理出来,让她讲出来,理出来!就会变成他的。他更会愿意做!作为家长更好的利用叛离期吧!你可以的,加油哦!

谈谈自信心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怎样写论文

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吗?

儿童美术与儿童美育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文章:

上海幼儿园都教孩子什么?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大家都是从几岁开始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

1到六个月宝宝的早教课程?

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希望老师好好管教孩子的句子?

怎样教育12岁孩子 6岁小孩子教育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