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已现,开学还远吗?
24日钟南山院士在评价广东将疫情一级响应变为二级响应时明确表示,我们现在要根据疫情的发展,实行分类管理。我们也注意到多省实现零新增,除湖北以外,全国新增数值多日在个位数附近。这些数据表明形式在向好发展。
但学生开学,涉及千家万户,稍有不慎,可能使疫情再度回头。
日前教育部也提到:原则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各地要延迟开学,要进行错峰,错区域,错层次开学。
看到这些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曙光
与此同时国外,尤其韩国,日本,伊朗的疫情有所恶化,确诊患者数量有较大提升。韩国单日增加144例,日本总数为853,意大利有超5万人被隔离,伊朗确诊死亡率达到15.7%,这些也在提醒我们,形势严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各地教育部门也响应做出新的部署。山西省明确3月15日前不开学,具体开学时间视疫情防控提前一周通知,同时要求网络授课。海南,重庆也表示开学时间未定,具体时间开学前18天通知。广东省明确中小学3月2日开展网络授课。最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部署,开展网络授课
。
教育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了,曙光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要上好网课,迎接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迎接我们阳光灿烂的新学期。
就目前而言,我国疫情状况确实得到了初步控制,老穆要为那些奋战在抗议一线上的英雄们点赞,你们辛苦了!
全国非湖北地区22日新增确诊病例18例,21个省份实现零新增。
23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11例……
24日,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为9,首次降至个位数。
这些数据都在表明,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有成效!
或许有人会说,如此好的成果,3月份应该可以开学了吧?
老穆想说,三月份开学,还需要谨慎,万不可贸然行事!
大家还记得终结“17连降”的监狱疫情案吗?
大家还记得12起复工后聚集性疫情一事吗?
老穆认为,学校开学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最好不开学!
老穆刚看到新闻,山西省决定继续延期开学,3月15日前不开学,具体开学日期视疫情防控情况提前一周通知。
昨天,也就是2月24日,由贵阳市12所中小学生承担录制的一至九年级“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网络课程全线开课。
此外,上海、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地区,也是决定于3月份网上开课,开学时间未定。
至于疫情较轻的西藏和青海地区,也是3月1日后开学,具体哪一天,没有定下来!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2022年小学入学最新规定
小学入学新规定
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一、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
三、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各地要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
四、扎实做好中考组织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中考改革,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努力提高命题质量,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扭转唯分数的考试招生评价导向。
五、规范特殊类型招生。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按课程标准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六、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地方,要合理设置积分条件,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能够应入尽入。
七、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同时加快学校规划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
八、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九、严格执纪问责。各地要完善招生管理办法,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十、营造良好氛围。各地教育部门要与新闻宣传部门和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充分、深入、细致解读当地入学政策,着力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