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你应该明确: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首先来自于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农民种庄稼,庄稼长的不好,不是庄稼的问题而是农民造成的。女儿刚五岁,生活在隔辈教养的环境,处于溺爱和偏执的影响,加上没有父母切身的关怀和教育,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之间,也就无形中养成了孩子的个性不正常发育和坏毛病的增长。你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个问题,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教养,这是很正确的,只是要注意,从孩子的个性开始,慢慢提升她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动机与接触,及时的告诫她怎样待人,怎样严格要求自己,尽快地改掉脾气不好、喜欢与人争执的坏毛病。不要怕孩子哭闹,不要怕孩子不好教育,善于发现她的优点并给与鼓励,在她情绪好的时候把她存在的缺点说明白,并且帮她分析好坏,表示相信孩子并且让她明白,谁都可能有错,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大家都会喜欢这样诚实、稳重、积极进取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尊,内心比较孤独无助,就因为她缺少了父母的爱与呵护,所以才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才更容易发脾气、引起和别人的争斗。只要你们给了她一个安然稳定的环境,有了父母的爱,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随着你们的教育变得好起来。不能把愧疚变成溺爱,该表扬的时候给以表扬,该批评的一定不能客气,家长心太软就容易失去原则,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作用就小多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教育重要性
1 孩子的教育分为3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比重的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10%,这个比例虽然我虽然不是很赞同,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3~5岁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基本习惯的阶段,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如何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呢?如何让孩子喜欢和家长玩耍?
2 多陪现在玩、让孩子喜欢你
首先我觉得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接受我们教育的美好起点,我们要做到多陪孩子玩,让孩子喜欢你。多陪孩子玩是要让我们以孩子的角度去同孩子玩耍,而不是以大人的教育,否则就变成了我们在玩孩子,适得其反。一家人经常在一起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形成一个美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自身的修养及习惯一定要好,给孩子一个典范,孩子会因为你得动作、语言而去模仿学习,这些习惯可能伴随他的一身,如果形成错误的习惯要想纠正过来很不容易了。在业余时间不要整天对着手机、电脑,孩子成长阶段每天看到都是你拿着手机、电脑玩,那么你又怎么让孩子去喜欢和你玩,让他怎么喜欢你,你是否有觉得惭愧。
3 用一些特殊的游戏,让孩子崇拜你
如果孩子崇拜你,那么你得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孩子会已你为榜样,像你学习。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让鸡蛋浮起来,道理很假单就是水里加盐,孩子不能做到,而家长做到了,孩子就会觉得很神奇、很厉害,甚至你暗示这是一种魔法,他就会十分崇拜你了,因为他自己做不到。其他的类似的游戏生活中慢慢收集总结哟。
五岁小孩如何教育
一、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引导孩子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是树立孩子自信心,鼓励孩子成功的前提。我家一贯采取赏识、鼓励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让她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树立自信,战胜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我们家中专门为孩子设立了“成功箱”,记录孩子成功的事例,珍藏孩子的奖牌、奖状,以此来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敢于走向成功。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们长期从事某种活动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和倾向。这种行为和倾向一旦形成,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否则就会感到不适。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首先抓学习态度作风,经常检查孩子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第二抓作业,察看孩子放学回家是否自觉做作业,做作业前是否复习,做完作业后是否检查,对老师指出的错题、错字是否更正了,作业本是否整洁;第三抓能力,察看孩子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运算的能力;第四抓技能技巧,察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格式正确,写字是否又好又快,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效率如何。
当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从“强制”入手,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具体指导,一点一滴地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发挥模仿优势;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创造学习条件,让孩子在书桌上学习,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三、与老师搞好配合。
我感到世界上再没有比老师更无私了!他们总是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从来不考虑索取回报。有时,学生上课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等,作为老师,从对学生负责的前提出发,对此进行了严厉批评。此时,家长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应抓住时机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沟通,弄清事实,了解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孩子的态度如何,不能在学校老师说一个样儿,回家后家长又说另一个样儿,对老师的批评,孩子一时想不通,家长就不要“强按着牛头喝水”,可以拖一拖,给孩子一段时间思考,进行妥善处理,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危害,教育孩子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并改正错误。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五、艺术地夸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可真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夸孩子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夸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而是为了孩子良好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有的家长因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在繁忙劳累的状况下,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嫌他们啰嗦,就随便回应孩子几句爱听的话,以便摆脱孩子的纠缠,这样,容易将错误的言行进行肯定,造成误导;也可能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地表扬。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夸孩子要适时,采用事前夸,使孩子养成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提出自我目标,并进行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行动的能力;事中夸,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事后夸,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质。
夸孩子要适度,做到语言适度、真诚。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注意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进行表扬。语态适度,夸孩子要表现出热情。特别是低幼年龄的孩子,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举举大拇指、摸摸头、拍拍肩、鼓鼓掌、抱一抱等身体语言强化夸的效果,夸孩子的热情态度,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夸与奖相结合。通过经常性的表扬,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从正面逐渐明白是非情理,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对培养情操,提高品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将表扬和奖励结合起来,就能使教育效果更佳。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但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虽然,给予孩子的物质奖励从数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自夸”与“他夸”相结合。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多是被大人宠着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只能让别人说自己好,听不得说人家好,也很少去看别人的优点。因此,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与同伴相处不好,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把“自夸”与“他夸”结合起来,让孩子夸夸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自信,让孩子夸夸别人的优点,可以克服妒忌心理,养成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格。经常运用这种互夸互学的方式,能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孩子健康个性的发展。
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又能讲究夸孩子的艺术,好孩子就一定能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