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在农村小学的讲台上,站了四十三年后,2015年三月退休。
我认为农村的小学,不能取消,反而要加强。
当下教育成为人们的热议问题,农村小学教育更是热议中的热议,不少农村弱势群体,对孩子在哪里上学,忧心忡忡,十分熬煎。
其原因是教育投资问题。
现在农村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完成学业(以普通大学为例),至少在各类学校就读19年一一幼儿园3年,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就算你节衣缩食,这19年下来,至少二三十万。这笔开支,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是十分巨大的压力。如果有两个孩子,压力就更大了。
反过来说说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学教育。那时,国家提倡号召就近上学,我镇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学校,原来没有学校的偏僻自然村,也想方设法建立了学校,大大小小三十多所,孩子足不出村,就可以上学读书。况且,那时一个小学学生每学期的学费只有五角到一两块钱,书本也几块钱,册簿基本都是家长买纸(一张大纸三到五分钱)自己裁订,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尽管那时的农民生活相当贫困,资金也相当拮据,但孩子上学没有压力。
到了八十年代,农村人口骤增,学生数不断增加,国家开始普及六年教育,当时除了动员群众集资建校外,我镇大一点的村队,都办起了初中,记得当时我镇最大的一个村的一个神经有点问题的小伙还谝:我准备在我村办一所大学哩!你这语文教得不错,到时准备请你来教学生语文。同样,孩子完成初中学教育,基本在村中,家长也没有什么压力。
高中当时我们镇上有一所,凡上高中的学生虽说住宿在学校,但离家距离不远,最远十几里路。那时的学校没有食堂,只提供开水,学生从家里背馍,开水泡吃,放一点辣子盐巴,菜从家里用广口瓶提。夏季天热,馍容易发霉,学校又把每周星期三下午作为回家取馍的时间。同样,家长负担不大,不忧不虑。
那时能考上大学的学生极少,即使考上了,家长也没压力,大学给学生有助学金和生活费,家长贴补不太多,压力有是有,但可以比较轻松承受。
可这种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慢慢改变了。
我首先经历的是我村学校的小学五六年级撤并。其实,那时上级要求撤并到镇完小,说实话对镇上完小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村学生家长并不认可,因为在以往的中考中,他们的升学率总低于我们的升学率。肯定一些别的村也不愿意,记得当时紧挨我村邻村的某大队支部书记找我,想和我村联合办高小,其原因一是两村相邻,差不多等于一个村,娃上学可在家吃饭,当通生。那时把在家吃饭的学生叫通生,在校住的叫住校生。二是,确实我们两村的师资力量强,质量每年在镇上数一数二。
1996年,我由我村小学调镇教育组工作后不久,教育又开始普九了,为了集中教育资源,国家在建好一部分学校的同时,又要求撤并一部分硬件设施较差不达标的中小学,并且每期分配一定数量的撤校指标。一下子,许多村队群众齐心协力集资刚建好不久的学校又要撤并了。同样是我们这班人,当初千方百计苦口婆心甚至个人不惜捎款示范带头说服人家建校,那功德碑上的高名大姓还在,又采用同样的方法说服人家撤校。说句实话,连我自己对此举都想不通。建所学校从兑地到建筑,太太不容易了,并非个把辛酸,可说撤太容易了,一个早晨或一个夜晚。更可惜的是,学校若一撤,一些村队干部便把这好不容易置办的家当值一不值二踢踏了,或卖给村民作庄宅,或承包他人做为它用。
下边不停撤校并校,作贱设施,上边高中的标准化建设又紧张了,不停的建校增添设施,也就是建的建,撤的撤,贱卖的贱卖,贵买的贵买,几乎同时进行。一方面浪费了来之实在不易的物品,另一方面掐尺戥寸挤压资金购置同样来之不易的物品。一口教育大锅,上面不停竭力给里注水,下面却有个大洞不停漏水。
再后来,又双高双普,这时我已退休,但知道还是建的建,撤的撤,注的注,漏的漏。
今天,我镇学校撤并得仅剩三所,没有了高中,区区一所初中还灯死火灭,摇摇晃晃。
近几年,我走过一些大小城市,呈现的都是学生容纳不下,不停建校的现实。许多在建学校,缘于资金难以按期到位,只能边建边停,等候资金。有些原在农村的小学,虽说搬到了县城,可校舍没有建好,采取租赁分地办校的方法,一校三处四处的都有。这样分散管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非但没有达到质量增强,可能还有所削弱。
……
纵观几十年的教育,我们走过的路子是建的不停建,撤的不停撤,即农村一撤再撤,城市一建再建。
当然这有社会的因素,但不能排除人为。
再看农村娃的上学,从村里撵到镇,从镇撵到县,又从县撵到地市省城,甚至京都国外。无疑,有钱的家长不熬煎娃上学,光熬煎娃上不到名校好校。可那些没钱的普通农民呢,只能青蛙支桌子,硬撑硬顶了。据我调查,现在如果把娃从刚上初中便转入县城(不转实在不行,农村初中现在教师数基本和学生数差不多一样多了),娃上这六年中学四年大学至少十几二十万元。就这还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家长在城里租房陪读的费用,农村责任田因无劳力而雇人的工钱,歉收粮食等的价值。如果从幼儿入园便进城,连同小学,又得加上九年,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说实话,现在农村这些贫穷的家长不光经济上压力大,也十分辛苦,若不把娃往城里转,没有地方就读;若转,经济压力除外,还有其余的压力。村子的责任田得来回跑着种,城里念书的孩子得跑着管。为了挣钱供娃读书,经常没黑没明干。农忙时这头放心不下土地庄稼,那头放心不下娃的吃喝拉撒。农闲时,白天想打点零工赚钱,又怕娃放学回家吃不上煎汤热饭。有心让娃在学校灶上吃饭,一是娃吃不惯,二是还得钱。可现实是你这猫不上树,后边有狗撵呀!
这种情况常常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年的延安抗大,不是近似于农村吗?条件那么艰苦,却造就了那么多人才,又有那么多人从闹市大城市往那里跑,去读书。
酒香还是不怕巷子深。
当年的上海交大,不是从条件好的上海西迁到条件差的西安了吗!
为何不在农村办学。
也许说到这里,有人说农村没有了生源。其实是农村没有了家长信得过的学校。家有梧桐招凤凰,如果农村有高规格高质量的名校,焉能没有生源。当年上海的条件那么好,可有学生不远万里跑到延安上学!
也许,把名校从城市移迁移农村,有一些高水平的教师不愿前往,可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年为了招纳上海交大教授的到来,西安市不是专门在学校对门建了一兴庆公园吗!
农村教育得想方设法了,得在农村办一些名校了,不然,农村孩子的辍学将无法控制,全民素质的提高度和人人受教育的程度将会不断下降下沉!
以上看法,个人管见,对与否,大家讨论留言。
目前农村小学处于一个即困难又尴尬的境地,真是这也不行那也不对。
如今农村小学的处境如何?只要到农村转一转就会知道,现在农村的小学人口在两千口以上的村子还可以维持,人口在一千口以下的村子小学已经没有学生,一千人以上两千人以下的村子学生每个年级不足二十人,甚至有的年级不足十人,还有的学校出现两三个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一个老师教三个年级的现象。如此下去教学质量怎么保证?老师怎么安排?生源怎不流失?如此坚守有何意义?
偏远较小的村庄由于生源有限,确实没有把小学坚持下来的必要,更何况那些深山区,居民都没有了,更无坚持的必要。在一些生源比较多的村镇,教学还算是正规,学生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我们可以考虑在一些中心村镇发展小学教育,完善设施,教师也能够安心教学。如果我们只是坚持那些半死不活的学校,最终也不可能把学生培养出来,学校还是要散伙。我们只有集中力量办学,把学校办好,把学生教育好,这才是我们办学的目的。
集中办学是城镇建设的需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我们不要抱着老的传统观念不放,还想坚守着毫无意义的理念。应该给孩子们更规模更优越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更快乐更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