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四川的一本高校有几所?综合实力都怎样?

四川省共有109所普通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51所,普通专科院校58所,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十。那么,四川省有多少所一本高校,不错的一本大学,在川投档线各是多少?是众多想报考四川高校的考生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写在前面:一本大学泛指在本科一批次投档的院校,部分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有可能放在本科一批次投档。

2018年四川省高校在本科一批次投档线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四川省内高校共有25所在川理科投档,投档线最高的是电子科技大学650分(超理科一本线104分),其次是四川大学635分(超一本线97分)、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635分,西南财经大学628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成都东软学院压线招生。

2018年四川省内高校共有21所在川文科投档,投档线最高的是四川大学609分(超文科一本线56分),其次西南财经大学599分,电子科技大学597分。

综合实力最强的当属两所985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详细介绍如下: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有西部第一学府之美誉,是教育部直属副部级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985/211工程、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拥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个博士后流动站。

电子科技大学,有“中国电子类院校排头兵”之美誉,坐落于成都市,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A类,两电一邮重要成员。

综合实力较强的是三所211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西南财经大学(简称西南财大)、西南交通大学。

此外,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都是不错的一本大学。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谢谢小编邀请。

四川有五所一本。分别是:川大,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论综合实力而言,四川省内大学大致如下:

1:四川大学

2:电子科技大学

前两个学校均为985高校,而四川大学论综合实力略好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是行业特色高效

3:西南交通大学

4:西南财经大学

5:四川农业大学

这三所院校均为211高校,其中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均为“小985”高校,实力略好于四川农业大学。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有11个科研流动站,1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西南财经大学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二级重点学学科,西南财经大学录取分数很高,财经类专业很好,但在综合排名上略低于西南交通大学。

播州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

播州杨家政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其奇葩的一个政治存在,实际上,如果按照实际执政时间来算,杨家政权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集团。周朝号称享有800年江山,实际上不但有西周东周之分别,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周朝天子并不拥有真正的帝国实权;汉朝有400多年江山,中间也被王莽插进去一个十几年的新朝。宋朝名义上有300多年江山,可是一来有北宋南宋之分,二来,像南宋那种窝窝囊囊的政权,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帝国,宋朝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三国分裂的格局,宋朝皇帝根本不像其他帝国那样完全的掌有中国。

相比之下,盘踞在山高水险的云贵高原的播州杨家,竟然在播州一地经营了700多年的家族基业!从唐朝到五代到宋朝到元朝直到明朝,真个是铁打的杨家流水的皇帝。每一代政权交替,都没有动摇杨家在播州的统治根基,每一朝皇帝都愿意杨家做他们的播州代理人。

这绝对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为什么杨家能够连续725年屹立在播州不倒呢?铁锤认为奥妙首先在于杨家始终和当权的中央政权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信任,王朝在位的时候,俯首称臣,交粮纳贡。朝廷在播州无需派遣一兵一卒的社会资源,就可以源源不绝从播州取得经济利益,而且杨家人还那么听话,那么会来事。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其次是杨家人在朝代更替的时候,从不留恋旧东家,很快投入新王朝的怀抱,新王朝为了笼络地方豪强,自然愿意做顺水人情,封赏不断,迅速确立新一代的君臣关系。

杨家正是靠着这个左右逢源的手段,做了700多年的土皇帝。

中国还有哪一家家族势力有这样的神通?

可是为什么到了杨应龙这一代,杨家人要起兵造反了呢?

铁锤用三句话,先把杨应龙造反的原因归纳一下,再做详细的阐述。首先,杨应龙在当地胡作非为激化了地方矛盾,而屠杀原配家族引起内讧,成为导火索;

其次,播州杨家,身陷地缘政治的夹缝之中,已经失去了回旋空间;

最后,明朝政府在动乱初期处置不当,最终逼迫杨家一步步走向叛乱之路。

第一部分 杨应龙在当地胡作非为激化了地方矛盾,而屠杀原配家族引起内讧,成为导火索;根据平播之乱核心人物李化龙撰写的《平播全书》,杨应龙在播州血腥嗜杀,强征民女为绣女,阉割平民儿童为奴,欺压当地少数民族,种种恶性不一而足。虽然只是一面之词,可是以世袭700多年的世家来说,这样的事情多少会有一些,无风不起浪。

屠杀原配,是杨应龙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也是整个叛乱时间的最直接的导火索。杨应龙宠爱小妾田氏,最后老杨精虫上脑,猪油蒙心,竟然把原配妻子张氏和自己的丈母娘给杀死。就算杨应龙是播州的土皇帝,可是这两件畜生行为也是过于出格,也是他承担不起的罪名:首先杨应龙妻子是诰命夫人,皇帝册封的,轻易动弹不得;第二,杀岳母,属于大逆不道的罪名。明朝以孝治天下。杀岳母,可谓不孝。

因此,当原配张氏的叔叔张时照和部下何恩,宋世臣向朝廷告状,声称杨应龙谋反的时候,上面马上开始动起了脑筋。因为播州行政归口与四川,军事归口与贵州,两家意见不同。贵州方面建议剿灭,四川方面建议安抚。从不同的态度,大家就知道杨应龙和两地迥异的关系。果不其然,杨应龙在得知上面要追查之后,愿意去四川,不愿去贵州接受调查。

杨应龙被囚于重庆的时候,正好是万历皇帝发动朝鲜战争的时候,国家用人用兵之际,杨应龙主动提出愿意出兵参加援朝战争。于是朝廷同意将功补过,把杨应龙放回播州,可是杨应龙的兵马还没开完动员会,朝鲜战争已经结束,戴罪立功已经么有了机会。这就很尴尬了。四川巡抚王继光继续追查杨应龙,这回老杨赖在老窝死活不出头。王继光和总兵大人一道趾高气扬进军播州,结果到了娄山关就被杨应龙打的满地找牙。

以上就是叛乱的起因。

其次,播州杨家,身陷地缘政治的夹缝之中,已经失去了回旋空间;播州杨家在播州经营700多年,在行政管辖上,绝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四川管辖,杨家和四川当地政府的渊源一直很深。可是到了明朝初期,朝廷对于播州的管辖权一变再变,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贵州地区获得了播州的军事管辖权,四川地区保持播州的行政管辖权,一仆侍奉二主,其中尴尬可想而知,而大部分都是因为经济利益而起。四川是播州老东家,杨家在四川根深叶茂,打点充足,从他自愿前往四川受审就只见一斑,越是这样,贵州越是不满。所以变乱初起之后,贵州上来就是要置杨家于死地的姿态,而四川方面则态度较为缓和。

最后,明朝政府在动乱初期处置不当,最终逼迫杨家一步步走向叛乱之路。万历23年,兵部侍郎邢玠担任贵州总督,再次问罪杨家。杨应龙见势不妙,上演一出舍车保帅的苦肉计,把手下黄元等12人推出去做替死鬼,同时认罪认罚,自愿缴纳白银四万两作为采木金。可是上面依旧不愿意轻饶,他们拿掉杨应龙的官帽子,让他的长子代行播州土司之职;这还不算,还要把杨家二少爷抓到重庆做人质。等到杨应龙全盘答应了地方政府的要求之后,杨家二少爷好死不死,死在了重庆。真实的死因是什么,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彻底激怒了土皇帝杨应龙:杨应龙要求重庆方面把儿子的尸体送回来,竟然遭到了拒绝。说实话,这件事做的就有点不讲人伦了。随后杨应龙再也不替缴纳四万两白银当赎金的事情,而且放出话来,我儿子活过来,银子就送过去。(吾子活,则银子至矣)随后杨应龙开始在播州地界排兵布阵,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而且率领手下兵马四处袭击附近的四川和贵州区域,正式走向了决裂。

在战争初期,播州方面占据了优势,万历27年,贵州巡抚江东之率领3000兵马围剿杨应龙,结果全军覆没。这个时候万历皇帝已经完成了朝鲜战争,可以腾出手来收拾杨应龙。万历派遣名将李化龙率领八路兵马,总计20万大兵,围剿叛贼杨应龙。在朝廷的强大军事进攻下,播州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杨应龙自杀身亡,万历28年,杨应龙妻子儿女六十多人被带回京城,碎磔于市。

平播之乱,以万历朝廷的全面胜利告终。

总结:

平播之乱,位列万历三大征之一,也是三大征中耗费精力,耗费兵力,耗费财力最多的战争。表面上万历皇帝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实际上对于国库空虚,早已走向衰败的明朝政府来说,是在风雨飘摇的帝国大厦上面,又给予了沉重一击。有人说明朝并非亡国于崇祯,而是亡国于万历,这三大征,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播州杨氏本身就是氏族政权,在700多年的历史中,虽由中央王朝统属,但军政自主,实属国中小朝廷,对朝廷的贡献就是财政“协济”和地方“维稳”。如果杨氏政权安稳听话,自然不会惹祸上身,但若有不臣之举,中央王朝就不会容忍。所以杨应龙造反一事有明廷逼返的因素,更主要是因为杨应龙本人的问题。

杨氏政权播州杨氏政权自唐末“永镇斯土”开始,由杨氏一世祖杨端开创基业,到杨应龙时已经是传承二十九世。统治面积也由唐朝播州北部(现遵义市),到明万历年间播州宣慰司所辖八司中的播州、真州、荣山三司。

杨氏政权从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土司世袭政权。唐僖宗时,封平叛南诏有功的杨端为播州侯,以“杨氏一族世袭永镇播州”,自此,杨氏于播州开始了世袭家业。朱温发动兵变后,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杨氏政权于中原文明失去联系,开始与播州当地少数民族开始融合,兼并周围少数民族氏族,并逐步发展壮大。也是在此乱世期间,杨氏于战乱之外独善其身,虽与罗闽部族战争不断,但终归是地方小规模的领土争夺战,并不像中原大地上的多方势力互相攻打,所以杨氏一族在此期间得到了稳定发展。

宋太祖乾德三年时(公元965年),五世祖杨实献地归宋,杨氏政权回归中央朝廷,宋廷也在杨氏统治区设播州宣抚使,仍以杨氏世袭传承。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相当繁荣的一个时期,此期间的播州杨氏也是如此,据史料记载的“播州杨氏,至粲始大”,正是杨氏十三世祖杨粲的时候,播州杨氏已呈鼎盛局面。经过财富和实力的积累,播州也成为宋朝西南地区的一支强大力量。当蒙古南征南宋时,播州杨氏在四川战区立功无数,被宋理宗赐封“御前雄威军”称号,十四世祖杨价被封“武功大夫”。抗蒙后期,十五世祖杨文为四川兵马总管余玠提出“保蜀三策”,后经杨文推荐冉氏兄弟修建钓鱼城抵抗蒙军,并成功抵御蒙哥汗的大军,成为千古佳话。

时至蒙元时期,中国大地只剩播州未被蒙古铁骑征服,后因忽必烈的招安,杨氏十六世祖杨邦宪为免生灵涂炭,向蒙元王朝称臣。元朝在此设置播州安抚司,追杨文为“播国公”。杨邦宪受封“杨赛因不花”,仍允世袭。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元廷升设播州为播州宣抚司,统辖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现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元武宗大德七年(公元1301年),十七世祖杨汉英为元廷平叛有功,封为“资德大夫”。

五司七姓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杨氏政权向明廷归附,明廷延用蒙元土司制度,设播州苗疆土司,后改播州宣慰司,下辖西南八司,由杨氏世袭统筹。但真正属于杨氏基业的就是播州、真州、荣山三司,其余五司由七个少数民族氏族管理,称之“五司七姓”。

杨氏至五代十国起,由杨端遗命,令杨氏家族这一汉族外来势力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融合,杨氏一族就在播州生根发芽,对待地方氏族亦和谐相处,虽为中原王朝平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叛乱多有杀伐,但总体上少数民族大家氏族与杨氏关系不错,因此历经十数代均较安稳。杨氏政权在中央王朝眼里也是维护地方稳定的核心力量,明朝时期,二十九世祖杨应龙为明廷平定了四川的“苗人叛乱”,中央朝廷加封其为骠骑将军。

杨应龙在《明史》中的评价为“生性雄猜、阴狠嗜杀”。因清人修史多有贬低明廷的嫌疑,所以对明朝暴乱之臣杨应龙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比较客观。杨应龙对辖下“五司七姓”暴虐不堪,常诛杀立威,掠夺五司财富,所以与七姓氏族结怨颇深,“五司七姓”与其离心离德。因杨应龙受小妾田雌凤挑拨,擅杀了明廷册封的诰命夫人和其母。首先“诰命夫人”是君王册封,未受君王许可,不得惩罚,更别说杀害。其次岳母亦为母,杀母乃大逆不道之罪。因此“五司七姓”抓住把柄,一纸御状告到明廷。虽万历皇帝未做惩罚,但杨应龙与“五司七姓”彻底翻脸,为后来的事态埋下伏笔。

财富之争杨应龙在播州的势力盘根错结,并有一些不臣举动,据史料记载,杨应龙居所雕龙饰凤,私自养用阉宦,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这也成为落人口实的把柄,而这个口实被贵州巡抚叶梦熊所掌握。贵州在当时属于财政贫瘠的省份,贵州财政尝尝靠播州内辖土司“协济”,但杨应龙为人跋扈,掠夺各中小土司财富据为己有,而杨氏管辖范围又非贵州“协济”范围,川贵两省也常为争夺播州“协济”发生口角,而杨应龙与四川巡抚李化龙私交甚好,财富倾向四川,因此贵州巡抚恼羞成怒,以杨应龙“二十四项”不臣之举上书朝廷,请求勘问。

在李化龙的力保下,又由于倭寇丰臣秀吉侵犯藩属国朝鲜,明廷忙于应付抗倭战争,因此对杨应龙并未在意。第一次抗倭战争结束后,叶梦熊与四川新任巡抚王继光请求再次勘问杨应龙,而杨应龙公然拒绝,并引发军事冲突。万历皇帝下令征剿杨应龙,杨应龙请罪,将军事冲突将领黄元等12人处斩,并向朝廷缴纳四万两“采木钱”抵罪。朝廷方面因需面对第二次抗倭战争,也就没再追究,令杨应龙之子杨朝栋代其职、次子杨可栋留重庆为质,杨应龙本人回到播州,开始翻新和修缮“海龙屯”,并大肆建造城池和防御工事。

夺地养苗时隔不久,杨应龙次子死于重庆,重庆方面又因杨应龙所缴纳“采木钱”未够四万两为由,拒绝归还其子遗体。万历二十四年,恼羞成怒的杨应龙兵出播州,袭掠余庆、草塘二司,焚劫兴隆、都匀各卫,围黄平,戮重安。万历二十五年,又流劫四川江津、南川诸邑,袭击贵州的洪头、高坪、新村等屯,接着侵扰湖广四十八屯,截断驿站,朝廷为之震怒。

杨应龙公然反叛下,掠夺财富无数,心知明廷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大肆招募苗族壮丁入伍,分发钱财粮食,配备精良装备武器,据史书记载,杨应龙在一系列掠夺和募兵中,将军队规模扩充至十六万之众,史称“夺地养苗”。这样一来,杨应龙就成为明廷西南一大祸患,时逢第二次抗倭战争顺利结束,万历皇帝面对西南的这位土皇帝,决定彻底根除毒瘤,于是令李化龙为三省总督,剿灭杨应龙。在明大军集结之前,杨应龙还亲自率军袭击了綦江城,并进行大规模屠城,嚣张程度不可言表。

后李化龙以二十四万大军,兵分八路合围播州杨应龙,最后以七路明军将杨应龙围至孤山海龙屯,在围山四十五天后,名将刘颋从后山攻破海龙屯,杨氏政权至此覆灭。

综上所述,杨应龙造反一事的内在原因是其处事霸道,群众基础未打好,致根基出现裂缝;桀骜不驯的性格使其目无王法,心存野心,常挑战中央朝廷权威,引朝廷不满;不计后果的掠夺和募兵,使其成为明廷的眼中钉,不得不除。而究其外因,明廷的财富分配并不公平,以至川贵两省在财富分配上交恶,而播州为两省“协济”之地,难以权衡,成为弱势一方的贵州当然不服,而杨氏被灭后,土司制度废除,明廷“改土归流”,划播州为遵义府、平越府,分属四川、贵州管辖,才有效解决了财富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