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找关键词:叛逆期、孩子、家长、管教。
1. 叛逆期。其实严格上讲,这只是我们扣在孩子头上的帽子。本质上讲,是孩子在成长过程过的烦恼(我们都会经历这一段,只是呈现形式因环境、个人原因不同罢了),这个时期,说”青春期“或”成长期“更合适;
2. 孩子。这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身体在快速发生变化,比如,男生长胡须、喉结凸显、遗精、说话变声等等;女生乳房长大、初潮等。面对身体出现的这些变化,还在们也有苦恼,也会有情绪的释放(大声说话、发怒、生气、回避家长等等)。若这个时候我们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引导会更好;
3. 家长。对于家长来说,青春期留给我们的印象,已经是渐行渐远,现实被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各种事件填充,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或多或少的缺失了关注。
4. 管教。建议换成”陪伴“和”引导“,会更好。我经常和身边的朋友、我的来访者分享两个观点(普遍也非常认同)
a. 适度的角色转换。在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暂时抛开户口本上标注的关系,把亲子关系设想成兄弟姐妹,放低自己原本家长的身段,像孩子一样思考,认真倾听,好好的说话,和谐的相处。
b. 都需要学习。在我们的生命里,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是第1次也是唯一1次做他们的家长;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第1次也是唯一1次做我们的孩子。既然都是第1次,都是没有经验的,既然是没有经验,与其跌跌撞撞的摸索、耽搁,还可以一起学些,相互学习。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
我是心理讲师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孩子处在叛逆期,对于父母的建议,我的看法如下:
1.改变对“叛逆期”的看法。关于叛逆期,应该有一个更恰当的名称,叫做“觉醒期”。
到了“觉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强,我们要“珍惜孩子每一次的情绪发泄、每一次的叛逆和每一次犯错”,把叛逆和错误看成孩子成长的机会。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当面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时,我们才不会过于担心和焦虑。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的变化,会带来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激素分泌的原因,出现了一些生理上的变化;但是心理的发育又滞后于身体发育,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是阶段性的。
2.调整对和孩子沟通的看法。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跟孩子是站在一起的,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导致对抗。
在沟通过程中,要先以“最大的善意揣度孩子”,我们要做好父亲或者母亲角色,真诚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当和孩子出现矛盾时,以要以诚意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对沟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3.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了问题比关心这个孩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更重要。 秉持这样的认识,我们能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比较特殊的时期,我们不能把青春期孩子的一些不顺从行为简单看成是叛逆,甚至是肆无忌惮地叛逆。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关心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关心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同理,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现所谓的“叛逆”比关心这个孩子叛逆本身更重要。有的孩子之所以会肆无忌惮地叛逆,和家庭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4.建设好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看得见的物理环境和看不见的心理环境。
在家庭物理环境里面,首先要保持家里的卫生干净整洁,将家庭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规则感。
家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这个方面虽然看不见,但是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身处其中的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会产生很大影响。也需要全家人用心经营。
5.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要特别尊重他们,学会用商量的口气而不是命令的口气和他们说话。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对事情的看法很有自己的主见,如果父母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他们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也有利于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当和孩子的意见出现不一致时,可以使用“万能三步沟通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先了解清楚情况,问问孩子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第二,和孩子共同商量和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在行为上和孩子一起做出调整和优化,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6.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平时关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多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对于家庭的重大问题,也可以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建议,让孩子多参与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承担家务活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等。
7.学会尊重孩子。“像大人一样尊重孩子”,在家里给孩子独立的物理空间,不擅自闯入孩子的“领地”,不随意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让孩子在家里也有心灵的归宿。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里也有可以独处的地方,孩子就会有归属感,不会轻易做出极端行为。
8.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从身体、心理和行为上关心孩子。
比如:给孩子做好饭,对孩子多嘘寒问暖;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健康,做“教育的观察者”,多做少说,不唠叨、不指责等。不要因为看不惯孩子的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行为而引发情绪,用负面情绪去和孩子的负面情绪去对抗,或者变成孩子行为的“监工”。要关注孩子负面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心理动态。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之后,所谓的“叛逆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要培养一个听父母话、奴性十足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知道心疼我们、有主见、有担当的孩子。在孩子小时候,该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时候就要示弱;孩子小时候就要注意和他们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这样到青春期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和情感不满的积累,就能够相对平稳度过。
希望以上观点能够帮到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