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管教要点对叛逆期的孩子不管不问,是危险的放任,肯定不行。不仅要管要问,而且需要比其它任何时期都更细致更严格的管理调教。
但是要注意,对叛逆期孩子来说,需要的绝对不是常规的命令式管束约束,以及简单生硬的说教。
不管不问不行,简单粗暴的管束和说教也不行。那么,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到底要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教育?这需要家长及教育者通过反思內省,对家长或教育者本身既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家长与孩子的双边关系定位以及对孩子的成长身心规律,重新认识和定位之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方案。
首先,家长需要重新审视‘‘叛逆期’’。叛逆期,不能全看做是孩子的‘’问题‘’。这里面其实饱含着家长的认识局限。叛逆期更多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个性发展时期。如果是有经验的家长,懂得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并按照其规律调整教育方法,孩子就不会有明显的叛逆苗头和现象。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你旁观者感觉不到孩子叛逆期。
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不重视。你不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状态。孩子在成长,在发展,有自己的主观想法,而大人不仅不认同鼓励,甚至认为是叛逆,这怎么能够教好孩子?或者说,孩子在种种叛逆行为,实际上是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的结果。所以当孩子出现叛逆苗头时,家长首先要反思和內省:自己的观念、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或不足?如何改进调整?
第二,家长要学习,要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才有可能回归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你对孩子一无所知,有可能导致孩子对你的蔑视反感,又怎么可能有适当的方法教好孩子?
同时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对孩子要尊重。尤其在叛逆期(其实是孩子成长进入高峰的青春期)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可以说,理解和尊重,是家长是否能有效进行家教的必要前提。做不到这些,任何施加影响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在了解了孩子之后,在重新定位了亲子关系之后,家长要调整教育管理方法,从过去的儿童管理模式,切换到准成人管理的‘’新常态‘’。家长减少事无巨细的过问,减少唠叨,多注意倾听,注意商量沟通。充分让孩子感觉你对他(她)只有关心,没有管束。让孩子感觉家长‘‘无为而治’’。这个无为而治 其实是更多给予孩子‘’有为‘’的机会。是更加高层级的管理教育艺术 ,绝不是不管不问。
叛逆期的孩子不能不管不问,要加强正面引导,使之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否则宠爱有加,放任自流,很可能后患无穷。
小孩判逆到底该不该打?
作为一个母亲觉得:孩子在叛逆期还是最好不打,多做沟通、关心、教育和引导工作,通过沟通知道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关心是用爱和真情温暖他,教育是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引导是让他往正确的方向前行,这就要求父母应有正确的三观,丰富的人生经验,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所以人一辈子都得学习![呲牙]
因长期在教育一线,与家长接触的多,交流的也多。“现在的孩子都不好管”这句话,不仅是广大教师的心声,也是家长朋友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为什么“不好管”?最后的原因都归结于孩子的叛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再来看问题,你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老师或者家长给孩子扣上“叛逆”这顶帽子其实是不应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理念都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进步。我们挣脱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束缚,反对“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反对“一言堂”,反对“家长制”,我们追求自由,向往平等,推崇个性发展。而另一面,我们的骨子里、思想深处还残留有封建礼教的余毒(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我想让你东,你偏要向西,我让你打狗,你偏去撵鸡,那么,你就是“叛逆”!作为家长,我们总想着给孩子设计一个框架,一种模式。总想着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框架模式去成长,去发展。我们常常给出的理由是“这都是为了你好!”一旦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轻则骂其忤逆不孝,重则大打出手。那么,我弱弱的问一句:你想让他成为言听计从的傀儡,还是想让他成为独当一面的英才?
然而,凡事须有度。完全放手肯定不行!尤其在儿童成长的个性塑型期,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是非常必要且不可或缺的。只有正确认识了“真、善、美”,才能自觉去抵制“假、恶、丑”。我们常说“宽以待人”,对孩子更要宽容!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有害的,就无需担心,更不能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