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岁的小外甥女最希望得到的生日礼物是化妆盒,她喜欢涂上蓝色的眼影、抹个桔红的脸蛋,再涂上圣诞绿和正红交错的指甲,大大方方地站出来等着我们赞美。
我们觉得她美,绝不是因为她化了彩虹色的妆,而是被儿童自由与自信的气质所吸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这种活泼的生命力具有美的感染力。
孩子自由自在的性情需要保护,但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分注重穿衣打扮。关于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美育,家长要如何引导呢?
绘本《美丽女孩儿》通过情景教育法向孩子们传达了一种理念:“你是谁,与你的衣服、你的发型、时不时髦都没关系。”
《美丽女孩儿》希望向孩子传达什么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是在行为和感受中找到自信。当一个女孩在做出善意的、有挑战的或有趣的事情时,无论她穿什么或她的头发看起来如何,她的内在美都压倒了她的外表。当一个女孩自我感觉良好时,她就很美。”
让我们再重复一遍,当一个女孩自我感觉良好时,她就很美。还记得珍妮的故事吗?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和《美丽女孩儿》一样,珍妮的故事向我们传达出自信就是一种美丽。
打开《美丽女孩儿e》,自信与自由的孩童气息铺面而来。
当她拿着放大镜认真地观察一条虫子,外界的噪音丝毫不能打扰小小的她所创造出的安静气场;
当她站在破箱子上假装自己是个海盗,我们忍俊不禁,同时被她的乐在其中而感染;
当她下水摸鱼、头发里还趴着一只青蛙时,我们感到一个真正的享受自然的孩子如此真、如此美;
当她对着镜子欣然接受自己脸上的雀斑或者龅牙时,和自己和解的孩子发散出平和而持久的光芒,妈妈也不会再对镜哀叹几笔皱纹了吧;
当几个小伙伴外出露营,女孩们在灯下读书时,这就是最美的时光了吧。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女孩正因为自己外表不够美而深感苦恼,调查数据显示:
72%的女孩感到不够美丽的巨大压力(鸽子自尊项目)
全球只有11%的女孩能把自己描述为“美丽”(鸽子自尊项目)。
55%到59%的六岁到八岁的女孩认为她们需要更瘦一些。(常识媒体研究)
十三岁的美国女孩中有53%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美国国家媒体与家庭研究所)
十七岁的美国女孩中有78%的人“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美国国家媒体与家庭研究所)
即使是幼儿,内心对美也是有向往的,因此家长需要主动引导孩子的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从小培养孩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丽女孩儿》通过不同肤色、不同风格的女孩形象,对孩子进行色彩启蒙,包括色彩搭配与色彩设计,形成儿童愉悦的审美感受;在此基础上,《美丽女孩儿》通过运动、野营、种花、抓鱼、歌舞表演等情景教育法润物细无声地表达美的主张——爱自己、做自己的孩子很美。
小外甥女下个生日,我会送给她这本《美丽女孩儿》,希望她在探索自然奥秘、享受丰富多彩幼儿生活的同时,孕育自信与自由的美的内涵。
用绘本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这当然是可行的。尤其是低幼阶段的孩子,绘本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很多时候,孩子对于绘本的热爱,已经完全超过了家长的本来预期。所以,绘本的存在,可以说是美育教育最方便也最容易上手的利器。
那么,绘本的美育教育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家长主要就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从画面到故事情节,从立意到绘本的种种细节表现手法,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发现和感悟的。等到孩子具有自主阅读能力以后,亲子互动里的那些有趣的举动,其实都是绘本带来的美育结果。
特别要注意的是:绘本仅仅是美育教育中的一种工具,它并不能代替一切的美育手段。美育包含的内容也不仅仅是美术,这一点家长必须清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