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树屋的时光,树屋的时光可以帮助你解决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来回答一下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实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还是蛮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家庭教育,是由父母开始的,只有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才有着更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和孩子都好可关系不好
父母很好,孩子潜力也很好。但是没有很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能力再好,也很难将自己的全部教给孩子,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这样即使父母都是科学家或者某方面的专家,对孩子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孩子根本不可能从父母的身上汲取更多的内容。
父母和孩子一般可关系很好
父母也许没有那么好,孩子潜力也一般,但是有着很好的亲子关系,在父母有限的范围里,让孩子尽可能的吸收自己的教育。
虽然父母没有过人的学识或者其他,但是他们与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让孩子愿意也不抵触和家长沟通,从而可以让孩子摄取家长更多的教育内容。
问题症结
父母的学识和能力以及修养的高度,就像一个大型水库的含水量,而孩子的天赋大小就像一个水田,亲子关系的好坏就像联系二者的水管一样。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注重家庭教育,更要注重亲子关系。
如果您喜欢树屋的时光,请您关注我。树屋的时光会随时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亲子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首先,如果亲子关系融洽,说明家庭氛围很好,是民主型的父母,父母尊重、关心、爱孩子,孩子感受得到,也会反过来尊重、关心、爱父母。那么父母说的话会很有份量,孩子愿意听,父母的为人处事,孩子会认同并模仿。在爱的滋养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温润而有力量,性格必定不错。
其次,如果亲子关系紧张,有可能是专制权威型的父母,家里是父母的一言堂,全都由父母说了算,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和机会,有的孩子可能敢怒不敢言,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导致内心积怨;有的孩子可能很叛逆,顶撞父母出言不逊。
最后,如果亲子关系淡漠,有可能是放任型的父母,只顾忙于自己的事业或者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或者只是给孩子钱,没有陪伴,对孩子的事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也就不懂得关心父母,这样的孩子自由地生长,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歪瓜裂枣就看个人造化了。
隔代教育会不会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隔代教育不一定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凭空的说隔代教育会不会影响亲子关系没有依据,所以我们简单从两种情境中分析。
其一是常见的双职工家庭,由于父母都要上班,孩子白天没有人照顾,所以会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照顾,而且大部分只是生理照护,教育的问题还是父母直接处理,这种情况下对于亲子关系并没有影响,因为父母每天接触孩子的时间虽然减少了,但是可以在质量上提升,由此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
其二是留守儿童。同样的也是隔代教育,但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直接由老人直接代理的,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对于父母的依恋也没有形成,这对亲子关系来说,势必是一种疏远。
所以单从这两种情境来说,隔代教育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并不一定,而且再加上其他影响因素,比如:老人教育理念是否和父母的一致,对于孩子的管理方式是否一致,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和老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等等,都会对亲子关系有影响。如果单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来说,当然是父母直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但是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隔代教育的出现,我们需要协调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保障亲子关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何教育孩子是我们需要衡量和斟酌的问题。
取决于亲子是否分居、父母态度以及祖辈培养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当代常见现象,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
这取决于隔代教育是发生在一个空间里、邻近空间里,还是在隔离空间里。所谓一个空间是指三代同住,只是爷爷奶奶帮忙日常带孩子,父母上下班,每日仍然与孩子在一起;还有一种近似同居的,爷爷奶奶跟父母住得近,父母下班后去爷爷奶奶家吃饭,然后带孩子回家住的那种。而分居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父母彻底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管了,国外的送回国内的爷爷奶奶处了,城里的送回乡下爷爷奶奶处了。
1.同住型隔代教育一般不影响亲子关系在三代同住、近住情况下,隔代教育并没有替代父母教育,亲子关系亲疏不会有影响。甚至因为爷爷奶奶养孩子常常缺乏权威,父母被爷爷奶奶树立为权威,因为“强者认同”的心理发展原理,反而增进了孩子对父母的亲近之心,——他知道谁是家里真正的老板,所以会跟父母接近,并且也学习作为强者的父母的行为。所以,如果父母对待孩子得法的话,讲科学讲道理讲感情,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陪伴,并非全扔给爷爷奶奶了,这并不会影响亲子关系的。
2.分居型隔代教育影响亲子关系,但也或有转机在分居型隔代教育中,父母跟孩子在物理空间上是客观隔离的,不管现在通讯多么发达,抱不着、亲不着,看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不知道父母,父母不知道孩子的,久之主观上就会隔离了,亲密亲子关系建立起来确实缺乏客观基础。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看,一般三岁前与父母分离,三岁后回到父母身边的孩子就比较难跟父母建立起来亲密关系了。这方面现实的例子很多。就像王朔,小时候在保育院长大的,宣称自己一生心理上无父无母,当然,他的例子比较极端,因为保育院里连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也没有,所以他整个的对社会失望,表现为通过攻击性语言与社会交流。
但是也有转机,一是孩子从奶奶爷爷那里得到爱,学到美德。二是孩子回到家里之后父母的态度和对待方式。如果持续的给予正确的沟通方法,给予接纳、关怀、宽容与爱,亲子关系是可以重新培养起来的。
我曾经有个案主是企业家,小时候因为父母是地质勘探队的,他被放到乡下奶奶家里长大的,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他人过50了就是还爱拉着80岁老妈妈的胳膊逛街、遛弯,妈妈都不好意思。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奇怪,说同院里的孩子们当年都是寄送爷爷奶奶家长大的,都跟父母隔离得很,为何自己偏偏是这样的。探究起来,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受到奶奶爷爷的温和善良影响是个暖男,而他的父亲也是个暖男,一家人相处相互关心,非常和睦,所以他的亲子关系后来成长得很好。
以上,隔代教育是否影响亲子关系,看具体分类条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