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万千学生和家长焦急等待的安徽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经教育部批准,安徽省教育厅最终决定暂缓高考改革。并且从教育厅公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不仅今年这届高一不会高考改革,下一届高一是否改革都很难说。
高考改革暂不启动
应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也是安徽当下高考改革条件还不成熟的必然结果。安徽为何暂缓高考改革呢?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准备好呢?
首先,有鉴于已经进行改革的几个省的经验和教训,安徽确实应该慎重启动高考改革。
参考已经实行高考改革的几个省的情况来看,利弊非常明显。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科,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这是肯定的。但是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小学科,大量的学生回避了难度较大,性价比较低的物理学科,而专注于化学、生物、地理等难度较低,实用性更强的学科。强迫学生选择物理就违背了高考改革的初衷,但是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选择,似乎又难说是成功之举。
高考改革
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物理学科确实是难度过大,这是造成学生大量回避物理的直接原因,所以必须要对中学教材进行改革,降低一些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提升相对简单的学科的知识点深度与广度。虽然多数学科的新课标调整已经完毕,但是新教材还没有完全编写好,正式投入使用至少要等到19年秋季,所以今年就开始改革确实有点仓促。
其次,安徽绝大多数的县城和乡镇学校完全没有准备好改革。
高考改革后的最大变化除了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科之外,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走班制教学的兴起。走班制不仅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学校的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经济发达,特别是那些财政实力雄厚,教师待遇好的地区来说,或许随时都可以开始走班制教学。但是对于那些师资紧张,空余教室和多余桌椅都不够的学校来说,走班制真心难以实施。
走班制比拼的是师资和硬件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多数地区都重理轻文的省份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地区都是自称让学生自主选择文理科,但是实际上强迫学生学理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是理科教师多,文科教师少。盲目开始高考改革,会造成很多学校一些学科的教师大量闲置,而有些学科的教师有可能会过于忙碌。所以多观察观察发达地区的改革走向,多收集一些有效的数据,做好准备再进行改革也是对的。
有偿补课
与此同时,在过去长期以来的教育大环境里,有些学科可以说是“油水”丰厚,不管是教师还是教育机构,不论是平时还是寒暑假,永远都赚的盆满钵满。对于这些利益既得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教育改革带来一些变数,影响了自身的利益,所以不余遗力的谩骂和指责高考改革,把高考改革“妖魔化”也是客观存在。特别是一些无良的教育辅导机构,长期以来是唯恐教育不乱,为了自己的利益,整天唱衰公立教育,不停的宣传“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给公立教育泼脏水。
高考改革
最后,为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学业和未来,谨慎的对待高考改革,暂缓实施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改革是大势所趋。
虽然正在进行高考改革的几个省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确实是因为改革带来的问题。有问题很正常,但是很多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全社会的问题。例如大量的学生回避物理学科被一些所谓的专家拿来说事,认为这是高考改革的罪过,是一场无厘头的闹剧。诚然,表面上看,是因为改革造成了大量的学生不学物理,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学生不学习物理呢?如果科研人员的薪水足够高,和物理有关的专业都是高薪职业,学生会大量的回避物理吗?
“性价比”很低的物理
这就如同现在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几乎没有多少填报师范专业,学习纯理论专业一样。一些地方甚至都开始定向培养中考“学渣”来接过未来的乡村教师教鞭,这难道也是教育改革带来的问题吗?全国各地,艺考大军一年比一年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天天想着当明星,也是高考改革的问题吗?一些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性的失明,眼里只看到学生不选择物理,却看不到认真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为何如此呢?因为整个社会都急功近利,都焦躁不安,都急着赚钱。
日益庞大的艺考大军
怎样能尽快的赚钱,学生就会怎么去选择,搞一个月的科研,不如卖掉一套房子,在三尺讲台上磨半天嘴巴,不如搞销售拿提成,明星在横店拍一天戏,收入比普通人一辈子还多。这样的大环境指望多少学生能沉下心来去学习,去做学问?一厢情愿的以为学生都学习物理了,教育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科技能振兴了,实在是掩耳盗铃。
不管怎么说,课标调整,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师资和硬件条件没有准备好就应该缓冲几年,慎重的面对中国家庭最为重要的教育问题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如果一些人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了影响,就不负责任的搅局和谩骂,那就另当别论了。高考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能因为遇到了一些问题就原路返回,更不可能因为影响了一部人的利益,遭遇了一点谩骂就会终止。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不实施是对的,现在多数省份不具备实行新高考改革的条件,强行启动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浙江新高考改革试点已经走过四年了,但是现在似乎还没有搞出个成熟的方案,这不,最近又出现了高考英语“加权赋分”的闹剧,现在这场闹剧已经出了结果,我们一起看看: 处理结果已经很明确的表明,这种临时“补补丁”的做法是错误的,危害很大,影响很恶劣!而为什么要临时补补丁?这是因为方案在设计上有问题!
既然试点地区的方案都还有很多争议和漏洞,为什么要在全国展开?这肯定是很危险的,所以多数省份延迟进行高考改革,不仅是谨慎的,而且也是负责的。
对于新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是这么评价的:
1、走班教学会不会凸显教育资源不足?
2、考试次数过多会不会加重负担?
3、分散考试、多次考试、走班教学会不会造成中学教学秩序混乱?
4、学生选科比例不合理会不会造成未来国民总体科学素养下降?
5、选科造成的学生知识结构差异过大,从而影响大学培养。
6、试点扩大后省级考试机构是否有足够能力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还不知道新高考怎么考?因为现在是“新高考、新课标、旧教材”,属于过渡时期,依据旧教材,应对新高考,就会面临很多麻烦,而这些麻烦会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高考。
以历史为例,选修课程怎么考?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分值占多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确实不太谨慎!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