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幼儿园里就可以上幼小衔接班吗?

家长焦虑是否应该给幼儿上“幼小衔接”课程,根源在于对于幼儿的担心,但是担心的内容,其实家长也不完全清楚,因此在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课程知识内容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所以一般的幼小衔接班级会教授幼儿简单的拼音、算数和识字。

时间观念和学习节奏的调整小学课堂的入学时间和课堂课程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定,课堂纪律较为严肃,课下放学回家,教师也会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幼儿巩固学习,而幼儿园的教学以游戏化为主,鼓励幼儿探索和发展,较为自由和松散,所以幼小衔接需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会妥善安排自己的游戏和功课时间。

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小学生活较幼儿园生活,更为多元和丰富,需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避免幼儿过于羞怯、自卑不敢与他人沟通交流,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端坐、握笔姿势,尽快进入小学学习模式,且幼儿在幼儿园更多的接受老师的帮助,在小学需要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通过这样的分析,家长应该可以考虑清楚是否应该让幼儿上幼小衔接课程,切忌不可人云亦云,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幼儿,父母注重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在幼儿园学习时,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了各种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强接受度高,这样的孩子一旦上了幼小衔接,开学后就会觉得课堂是重复的,无趣的,然后就养成了不爱听讲,不专心的习惯。而有的幼儿接受力明显弱于幼儿园班级里其他孩子,且没有养成好的行为吸怪,家长才可以考虑上幼小衔接班。

一到这个时候, 幼小衔接又成了热门话题。家长各种焦虑,在上与不上之间摇摆不定。似乎每个选择都有一大堆合情合理的理由。 当年我也经历过这种煎熬。

我的孩子上四年级了,他没有上幼小衔接班,从目前来看,还不错。我想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与其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不如利用幼儿园的时间,花些功夫培养孩子竞争的软实力。

一、我们家长要调整心态,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家长要做好孩子不同时期的教育规划,不同的阶段需要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需要培养孩子的什么习惯?怎样培养?如果我们家长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时刻走在孩子前面,最终才会水到渠成。

二、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家长,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炼。多看一些育儿书籍,多向有经验的牛妈、牛爸请教,当我们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具体的实践经验的时候,就可以在前面引领孩子,我们家长要做教练,而不是陪练。

三、家长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的某个毛病我们特别不能接受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思我们自己,一定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好,所以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们的孩子。如果要想让孩子改变,我们父母先要改变。

四、家长要激发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总会问个不停,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总是问,很烦,于是开始敷衍孩子,甚至制止孩子。孩子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等孩子真正上了小学,对什么都没兴趣。漫漫求学路,如果孩子没有探索、求知的欲望,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五、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一定要在学前培养起来。因为上了小学,每天要写作业,还要纠正孩子各种不良习惯,这个时侯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再加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吸引他们的东西越来越多,想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书上,实在有些困难。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表达能力。

 平时生活中多引导孩子去观察,去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积累大量的素材,引导孩子多说,这样正是因为前期做了这些工作,等上小学的时候,作文很快就上路了。

七、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说到专注力,家长需要做的是不要去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尤其是孩子在专心干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可以耐心等孩子做完。对于那些专注力差的孩子,家长可以多一些陪伴,跟孩子一起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多去引导。

 八、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平时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训练,让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同时要注意身教,家长也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在孩子说话的同时要表现出认真倾听的一面。

 九、要有良好的亲子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会觉得自己是权威,我说的都是经验之谈,孩子必须听。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或许觉得是一种负担。长此以往,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于是内心开始排斥、回避家长,于是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十、有规律的生活,专时专用。

从学前就要开始合理规划孩子的时间,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做到生活有规律,专时专用。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到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