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是修肯定会修地铁的,只是时间问题,不过考虑到34号地铁线被“放鸽子”——取消,这成都金堂什么时候才会修地铁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16年11月30日青白江政府还官宣马上修34号线,16年12月1日就被市政府打脸,真的有些搞笑。
34号地铁线的取消,金堂早就批复完毕的城三城际何时启动,也就没了眉目,在金堂十三五规划中的地铁,城际轨道等交通线路如果相继全部落空的话。在交通如此之落后的情况之下,港中旅、亲子乐园即使建成在收入和人流量上估计也不乐观。但根据目前政府给出的公示和规划,将会新建一条长达30公路的轻轨线路,从成都地铁5号线新都站起,经青白江直达金堂县三星镇。
而且该轻轨线已被纳入国家规划,希望这次的轻轨线路不要又是说说而已。同时成都在17年6月27号表明,龙泉山以东规划有轨道交通13号线、18号线、24号线、38号线等,规划线路总长约280公里,而在这之中额24号线也是会通过金堂的。
金堂修地铁吵了很多年都没动静,根据今年国家出台地铁修建标准,在n年内金堂都没法达到这个标准,青白江也不行,兰州等省级城市也不行。成都第四轮地铁规划申报把34号砍掉了,原34号线改为s1线,从新都东站附近地铁3号线至金堂大学城。原24号线改为s2线,从金堂大学城至淮口至天府机场那边,s线是市域快铁,国内目前南京就是以s命名并已运行。所以,今后三圈层区县按市域铁路规划,实行公交化运行。此外,成都至金堂至三台铁路计划从成达铁路清泉站引向金堂县城,在大学城设金堂东站,这段铁路只有十多公里,应该是金堂县城最先通的市域公交铁路了,近期会实现。而金堂县域最先实现公交化铁路运行的应该是成都东至淮口南站了,成都东进战略的原因,淮口南站今年十一月就要动工改建。
从中远期规划图里看到,清泉至金堂东铁路除了延伸到盐亭外,还要从金堂东站分支去绵阳,因为现在的西成高铁成都至绵阳段是利用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所以西成高铁成绵段从金堂北上,会修建西成高铁成绵段的。德阳推动成德同城化,提出了积极对接清泉至金堂东铁路,要与其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另外,由于成都铁路物流港的原因,从新都地铁3号线至城厢规划了s12线,两地间线路差不多呈直线,不像s1线那么绕,远期延伸至广汉,来自青白江消息,会最先启动.这距金堂也不远。
根据成都市域轨道规划,市域铁路将成环状,从天府机场至淮口至金堂城区再到广汉彭州,呈半环状。
“张献忠沉银”之谜是如何被探出的?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是流传的一首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当初在江口沉银之后留下的宝藏记号。有说法是张献忠为了便于日后东山再起,将自己历年来搜刮的财富都沉入了江中,为了能够准确找到宝藏,他命人在沉银不远处的山上,留有标识,就是石虎、石龙,石龙石虎对着的地方就是沉银的地方。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据《明史》记载:“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其流,穿数仞,实以精金及其他珍宝累万万,下土后筑之,然后决堤放水!
在当时张献忠绝对有钱,因为他连年征战,每到一个地方就大肆搜刮。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攻下武昌后,将明朝的楚王塞进竹轿,抛入湖中溺死,自己则尽取王宫中金银上百万,载车数百辆。还有人说,张献忠在四川,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
另外在今年的发掘中又发现了”蜀世子宝“金印,为了携带方便他将金银分为四块,说明成都的蜀王财富也被他搜刮一空。由此历年来搜刮到的财富都聚集到他一人身上,走到哪里都要带着。当时崇祯皇帝跟他相比都没有他有钱。
《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清朝历史学家所编写的《蜀碧》一书,描述的非常清楚:1646年,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张献忠“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攻击,张献忠防不胜防,导致运宝船队大败,千船金银沉入江口江底。
《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他只得改道由水路出川,但船队沿锦江刚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便遭到当地的地主武装杨展部队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张献忠不得已退回成都,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则沉没于锦江。
而有人说这是他自焚船只,而武装地主杨展的幕僚费密在《荒书》中也记载:“杨展先锋见贼焚舟。”张献忠为何自己烧了船只?据说是张献忠自知兵败,撤离成都前,提前让手下做了许多木筒,将银锭灌藏其中,投入锦江,使其顺水漂流,准备在狭隘处打捞。可惜途中遭到杨展兵马的埋伏,尚未来得及打捞便兵败如山倒,那些木筒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沉于江底。
若是根据这样的描述,张献忠的宝藏并不是故意藏在这里,而是在战斗中被击败后,无奈沉入位于江口镇的岷江之中。自从那时以后到这里寻找宝藏的人就络绎不绝,近现代更是有人买好潜水设备到这里来寻宝。
在《彭山县志》中记载:清朝顺治年间,为了充实国库银两,顺治皇帝曾经让地方官员组织过一次大规模打捞,张献忠的部分宝藏被打捞上来交给了朝廷,成了充实清朝国库的银子。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四川当地政府在修建水渠时,发现了隐没于密林深山中的石龙和石虎,它们的头正对着岷江河的方向。不过,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石龙和石虎被人为的毁掉。
到了21世纪初期,经常有当地农民从岷江河滩上捡到刻有“大西”字样的黑色银锭,还能捡到上边是”西王赏功“的铜币。这个消息也让淘沙小队来了一批又一批。
从2005年后开始的。当时,当地在修建饮水工程时,意外从岷江河堤上挖出一根被挖空的木头,里面出现了大量银锭。
这次发现,让一些盗宝贼盯上了江口镇,导致大量珍贵文物不断流失。为了抢救张献忠留下来的文物,考古人员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
随着淘沙小队越来越多,终于引起了当地派出所的重视,随着警方的出击,追回国家一级文物就有数十件,直接价值三亿人民币以上,其中最珍贵的一件要数刻有“虎钮永昌大元帅”的金印,此金印的主人就是张献忠,这个金银的价值不可估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为研究那一段历史提供了直接证据。
2015年6月25日,彭山区检察院官网刊登了一则消息——《彭山检察院主动介入张献忠稀世宝藏被盗掘案》有人盗掘“江口沉银——张献忠沉宝遗址”重大案件。涉案文物据专家初步估计,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至此,张献忠沉宝在彭山区境内这一考古谜团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进行保护性考古挖掘工作,经过数月的勘察和挖掘,终于确定了张献忠当年在山上密林中隐藏的石虎和石龙,它们的头所指的正是岷江沉宝点!
并先后出土了四万多件珍贵文物,尤以金银器物为主,最终被确认这些文物都是张献忠当年沉江的巨量宝藏。
经过多次论断后,考古专家于2017年和2018年,对江水采取“围堰筑堤”的方式,直接将江水抽干后,进入江底寻找张献忠的宝藏。
江水抽干后,河底下的真金白银随处可见,尤其是大量黄金,经过370余年的江水冲洗后,闪闪发光。让考古专家和围观人员惊叫不断,这张献忠也太富有了吧。
张献忠宝藏中的金封册
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自己登基称帝时,册封嫔妃所用的金册。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的抢救性挖掘,一共出土了42000余件珍宝,真正让神秘的张献忠宝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宝藏会被全部清理出来,被盗掘的文物也会慢慢地追回来,想要看看的朋友可以到现场亲眼看看。
2015年5月,四川彭山区破获了江口沉银盗宝案。缴获文物上千件,涉案资金逾3亿元。不过呢比此案件更引人关注的,是它解开了张献忠巨宝之谜。
张献忠,明朝末年和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曾经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此人擅聚财爱攒钱,据史学家保守估算,当年他退出成都之时,至少有五十万两的黄金和一千万两的白银,按照明末的购买力换算成人民币的话,至少在800亿以上。
然而自从1647年张献忠中箭身亡后,他无数的金银财宝就下落不明,此后的三百多年里各路财迷齐聚天府之国,挖地开山,留下了一段段探宝传奇。这其中有满清的历代皇帝有民国时期的军阀,可惜的是都没能找到这笔巨宝。
直到2005年,这笔巨宝才露了点线索,具体什么情况呢?2005年4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镇为了铺设一条引水通道,准备在岷江边上的老虎滩挖一条大沟,结果挖掘机开工没多久就挖出了一块烂木头。
这块木头大概一米长,由两个半筒扣合而成,中间是空心的,装有七块银元宝。后来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这根木头跟史书里记载的张献忠装银子用的青冈棒很相似。且从银元宝的年代和刻字来看,都跟张献忠对得上号。
难道张献忠的巨宝就埋藏在岷江边的河滩底下吗?随后彭山区文物部门对现场进行发掘,可惜再也没有新的发现。后来岷江发大水,整个考古工作也因此被迫收工。直到九年后,这批巨宝才再次露脸。
2014年5月,四川眉山市公安局接到线报,说当地有个文物贩子最近出手了一件东西,交易额为八百万。一听这消息,警方也感到事关重大,于是立即展开侦破。没多久就抓获了此文物贩子,经审讯,他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证据一到手,警方顺藤摸瓜重拳出击,不但抓捕了涉案的一百多名嫌疑人,还追回了各种文物一千多件。据嫌疑人交待,这些文物都是从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段打捞上来的,后来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不但等级高,还与张献忠有密切关联。
至此,基本可以断定,岷江江口段应该就是三百多年来,人们一直苦苦寻找的张献忠巨宝埋藏地。当然,这并不算什么最新发现,张献忠把巨宝沉入岷江江底而且就在江口镇一带,历来都有这样的猜测,依据嘛就是以下两条:
其一,据《蜀碧.杨展传》记载: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入关的清军就一路往成都打了过来,张献忠有些慌张,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带着财宝和起义军分水陆两队向东南撤离,谁曾想在彭山江口段遭到了明朝将军杨展的伏击,战败之后又退回成都。当时就有传言说张献忠怕财宝落入敌人之手,就下令烧毁装财宝的船只,把财宝沉到了江底。
其二,据清朝的《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彭山江口有位渔民在岷江里捞到了一把战刀,根据上面刻字判断正是张献忠的佩刀。其后四川总督孙士毅便命人到江里打捞,结果打捞数日,获银数十锭。
总之,江口镇的这段岷江是巨宝埋藏点怀疑对象,但因缺乏直接证据,无法下定论。而如今一千余件金银文物被打捞出水,显然这应该不是偶然事件。2016年,经国家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岷江江口段围堰抽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至日前,张献忠沉银遗址共进行了三期考古发掘,出水文物已超过五万件。这里我挑几件最珍贵的简单介绍一下:
上图为一枚虎纽金印,是张献忠沉银遗址发掘出的核心文物。重量约7.8斤,含金量百分之七十,文物贩子以高价出售的就是此文物。
金印的印面用九叠篆书阳刻:永昌大元帅印。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据明朝《印章集说.国朝印》载: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简而言之,能使用九叠篆书镌刻的印章,其人身份非同寻常。
当然,这枚金印也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永昌是李自成的年号,那为什么永昌金印会被张献忠所拥有?目前主流说法是:此印是李自成制作,赐于张献忠。在明末清初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于李自成而言,这是他招抚对手,完成自己称帝梦想的一种手段。
上图为一枚五十两的金锭,明朝时期一两大约是37克,五十两约合1850克,如果不算文物价值,按现今的黄金牌价,估值七十万。
由金锭铭文可知,其为长沙府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而当时的长沙,是明朝的一个藩封重地。据《明史.诸王列传》记载,英宗朱祁镇第七子吉王朱见浚,成化十三年就藩长沙府。
1643年8月,张献忠率起义军挺进湖南,一举攻克长沙,藩王朱慈煃仓皇南窜,屹立于长沙城内的吉王府,也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而这枚金锭,或许就是张献忠从吉王府中所得的物件。
上图为一枚金币:西王赏功。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大西,改元大顺。此金币是张献忠特制,为赏赐部下而用,存世量极其稀少。在2011年嘉士德秋季拍卖会上,一枚同样的西王赏功金币,被拍出了230万元的高价。
上图为一枚册封金册。在《明史·舆服志》中记载了关于藩王册宝制度的详细内容,这枚金册正好反映了明代宗室所建立的严格的宗室爵位制度以及封藩、册封礼仪。
上图一二为蜀世子宝金印,重16斤,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世子金宝实物,也是目前唯一一枚。上图三是蜀王金宝金印,因碎裂成多块,无法上全图。蜀世子宝和蜀王金宝都是蜀王府最重要的传家宝。
据《明史》记载:亲王册封授金册金宝,亲王世子承袭爵位,只授金册,传用金宝。即每个藩王府只有一枚金宝,此枚是蜀王府金宝。
上图是一枚一百两银锭,内底錾刻铭文:征完万历二十七年分都水司正银一百两正,万历二十七年四月日武冈州知州应楠史何添继银匠王文青。
据考证,都水司属工部管辖,掌管河渠航道、道路桥梁等事务,而武冈州即今天的湖南省武冈县。因目前存世的明朝银锭,多为五十两形制,这枚一百两的官银锭便实属罕见。
上图为一件三眼火铳,铁质。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曾与明朝当地武装发生过多次战斗。1646年与明将杨展进行的江口之战,即是其中一役。据史料记载,此役中明将用了火攻,而这件三眼火铳的出水为文献记载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也证明了此处就是发生江口之战的古战场。
♥至于其他文物就不一一细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古物天工,后续再介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