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影响?

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好处与弊端。

心理学上更加提倡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赏识型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那些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进步,是激励和赞赏的结合,激励要放在克服困难之前,赞赏应该放在克服困难之后。赏识教育重在基础教育,而不在于后天的文化课或者是特长班的训练。

1、赏识教育不是无目的的赏识

赏识教育是要搭配一定的目标来实现的。没有目标的赏识教育是一种盲目的教育方式,这种盲目的赏识可能会导致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大的人。鉴于此,赏识教育一定要搭配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制定目标,激励孩子去超越目标,当孩子在超越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庭可以在一旁稍作指导,并予以鼓励,与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让孩子明白,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有付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快乐。

2、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别人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懂得赏识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赏识别人,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让孩子明白,别人也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养成孩子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不断的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促进自我的不断成长。

3、因人而异

对于幼小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进行一些身体上的亲密接触,譬如:拥抱、亲吻孩子、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等,或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言语上的激励,例如:“你真棒”,“真厉害”等语言给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激励。

随着孩子的长大,肢体上的亲密接触适当的需要减少,更接近成人的鼓励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例如:拍拍肩膀、坚定的鼓励眼神等。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表扬强度要大一些,但必须真诚。

对于性格外向较为自大、容易骄傲的孩子,表扬的强度要小,以防止让孩子变得骄傲不可一世。

赏识教育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幼儿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基础的赏识教育,培养孩子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接受过适度赏识教育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以下几种特质:心胸开阔、抗打击能力较强、能够正确的应对挫折、不断的超越自己。当然也会出现一些赏识教育过度,让孩子的成长遭遇一些负面的困扰,诸如:受不了批评、不能面对挫折、不能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失败。所以父母赏识教育运用是否得当,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少说“真棒”,多喊“加油”,“赏识教育”不代表一味地夸奖。

“跑得真快!”;“画得真好!”;“睿睿真棒!”…

有时候我真的不太能想明白,为什么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我尊敬的父亲大人都能找到一堆理由去夸奖他。

令我头疼的是,在“孩子光环”的加持下,有时我还找不出听起来比较合理的反驳理由。

当然,小时候我也是被这么夸过来的,只是那时总这么夸我的是我妈。也可能是把母亲那套哄我的方法学了过去,二老如今夸奖孩子的方式如出一辙。

作为一名资深的“受夸人”,我自然很清楚这些夸奖到底有没有作用。

幼儿园的时候,绘画是我的主要特长,水平可能略高于同学们那么一点,经常被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家长夸奖。

但是到了快上小学的时候,这些夸奖就不太能引起我的兴趣了。有时还会迷惑:为什么我觉得画得不好的画作也会被夸奖。

我对绘画的兴趣,没有随着不间断的夸奖而提高,反而有所懈怠,逐渐对去少年宫学绘画失去了兴趣。

夸奖无效,但不夸还不行。

画完画后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在我心里就感觉好像有什么“流程”没走完一样。如果得到的不是夸奖而是建议,还会感到非常的失落。

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身边的同事、朋友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相同的感受。

除去对孩子的喜爱,很多家长夸赞孩子是因为深知“赏识教育”的益处,才常常会用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也对夸奖孩子的益处多有着墨。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也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可是为什么家长的夸奖会逐渐失效?如何夸奖孩子才能具备持续性的激励效果呢?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无节制的夸奖和“赏识教育”的区别。

“赏识教育”≠“夸奖”夸奖和赏识,都是一种情绪上的激励。通过情绪上的满足,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学习心境,使感知、记忆和思维维持良好的活动状态。进而激发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强化学习的效果。

虽然从情绪掌控的角度来看,二者的目标有类似之处,但是涵盖范围却大不相同。

通常情况下,我们夸奖孩子,主要来源于孩子已完成的事项。单纯地以结果为导向,形式上单一、重复,只能满足孩子期盼得到肯定的情绪。

可是情绪的刺激也会有“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Marginal utility)是指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单位产出或收益的增量反而会逐渐减少。换言之,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临界水平后,每一个新增单位的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逐渐下降。

“边际效应”最初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证明,它同样适用于人的心理。

也就是说,当单一的奖励形式不断增加,成为了孩子不可或缺的习惯后,没有“新意”的夸奖反而可能会是饮鸩止渴。

这显然有悖于持续性激励的教育目标。

而“赏识教育”则覆盖了从引导到结果的每一个阶段,是一种持续性的,引发式的激励手段。

通过对行为结果的肯定,强化孩子的行为;通过对行为过程的鼓励,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引导,为孩子指明方向;通过适当的警示和修复,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是通过引导来舒展孩子的心灵,通过激励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长处和优点得以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扬,形成燎原之势。

所以,赏识教育虽然常常需要以适度的“夸奖”作为具体手段,但并不是一味地对结果进行肯定。它是以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为前提,让孩子的心灵“安家”。在过程中既承认差距,又激励奋进;既允许失败,又追求成功。

没有赏识,何来教育?在英文中,对“赏识”一词有一种翻译译为“think highly”。从“highly”的字面意思来看,这与我们平时对其偏褒义的解读有相近之处。

而在“赏识教育”中,我更倾向于将“赏识”解读为一个情感上偏中性、心态和行为上偏积极的词汇。

家长并不是因为孩子优秀的结果而赏识,随后再辅以教育。而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寻找情感的共鸣,通过关键节点的激励,来寻求某种相对价值的公平认同。

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赏识教育的基础在于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而理解的本质,则在于对孩子的“共情”。

共情(empathy)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提出。指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特有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

我们都相信自己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了解”只是一种浅层的认知,未必可以发展出“共情”的利他主义行为。

也就是说,只有深入孩子的内心,发掘他所处的环境对他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察觉他们心中的障碍,才能更有效地纠正孩子的偏差,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唤醒他们迎难而上的勇气。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范围内进行引导和鼓励,那么我们的经验即便价值颇丰,也未必能触达孩子内心深处的诉求。

孩子的优秀固然值得称赞,但是我们更要明确的是:不是好孩子需要被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更好。

合理的夸奖,助力赏识教育“夸奖”是“赏识教育”中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而夸奖孩子的目的,除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之外,更多的意义在于挖掘孩子潜能,激发更强能力的展现。从而让自己和孩子逐步认清他们自身的能力,并以此不断修正对孩子的认知,为将来的引导教育寻找方向。

那么“夸什么”、“如何夸”自然就成了赏识教育的两个关键问题。

夸什么一、自尊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很难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这个时候他们非常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通过这些评价形成“自尊”。

自尊(self-esteem)通过社会对比形成,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不仅代表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还包括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自尊让孩子对“优秀”的概念形成了内在的评判标准,影响着将来应对事物的态度。而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夸赞,会帮助孩子变得积极、自信。

比如,低年级孩子需要面对的学业其实并不算困难,那么维护自尊的夸奖就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地去面对。通常情况下,自信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会差,而优异的成绩会使他们更加自信,甚至发展成为兴趣,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规则

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包含了礼仪、纪律、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是孩子生活和社交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与保障。

虽然我们都会给孩子传授或制定各种规则,但是由于成年人对规则的“习以为常”,常常容易忽略对孩子遵守规则的夸奖。

孩子如果不能因为遵守了规则而得到正面的反馈,那么是非观并不十分清晰的他们,很容易忽视规则的重要性,淡化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从守规则中来,同时决定了孩子守规则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对孩子守规则的夸奖,实际上是在为孩子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培养一种品质,塑造一种性格。

让孩子因规则而自律,因自律而自省,因自省而精进,因精进而优秀。这同样是一个让孩子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如何夸一、真心实意、言之有物

虚假的夸奖,也许在学龄之前还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随着孩子的社交范围不断扩大,在与同学和朋友的比较中,会逐渐对这些夸奖产生质疑,让夸奖失效,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鼓励。甚至在这些夸奖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伤及自尊。

在夸奖孩子时,切忌紧盯结果,而要把夸奖的重点落在具体的努力过程上,告诉孩子是因为哪里做得好才帮助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比如孩子在运动会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可以把夸奖的重点放在他平时努力锻炼的过程和优秀的临场发挥上。而夺得名次获得奖励这方面,则不必大肆渲染。

二、宽容孩子、正向激励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但也同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大多数孩子在失误或犯错后,都会陷入自责之中。这时,家长的鼓励是他扭转心态,坚定自信的基石。

试想,如果孩子在考试中失利,来自于同学、老师的压力会让他倍感沮丧。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抓住他偶尔的懈怠不放,施加压力,很容易成为压垮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父母永远是孩子心中的避风港。

这个时候需要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积极努力进行充分的肯定,帮他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随后再为他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孩子不仅更容易接受,还会因为家长的建议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后进的信心。

三、积极批评、合理修正

可塑性,意味着孩子很容易因家长的积极教导变得优秀,但同样也意味着负面的影响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变化。

在面对孩子由于主观意识而发生的严重错误时,“积极”的批评方式会有更显著的效果。

首先,严厉地指出问题,制止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在孩子的情绪相对平稳后,为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和他一起“寻找”之前正确的模样,加以肯定,并进行客观地对比。这样能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对将来杜绝类似的错误形成自我警醒。

结语:没有赏识的批评是摧残,没有批评的赏识是溺爱不拘泥于夸张的表扬和盲目的肯定,也不局限于严厉的指责和过度的批评。

赏识教育的真谛,是在不助长自负,不破坏自尊的前提下,赏识孩子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他们逐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学会思考、启迪智慧,建立“成长型心理定向”。

孩子的成长历程不会一帆风顺,家长的教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既然我们都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不如正视自己可能无法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未来,专注于可以帮助孩子激发潜能的现在。少说“真棒”,多喊“加油”!

为孩子提供的积极心理暗示,正如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苗,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光”,自然能照亮自己的“暗”。

『诚言呈语』从父亲的视角解读育儿难题。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教龄三十多年的老教师晋职比不过年轻人,快退休了一直晋不上职称怎么办?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影响?

如何打开儿童英语学习之路?

相关文章:

老师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 如何正确教育幼儿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大家都是从几岁开始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

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希望老师好好管教孩子的句子?

怎样教育12岁孩子 6岁小孩子教育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怎样提高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