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市海域4519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81.4公里,大小海湾28处,大小岛屿140个,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巽寮湾海滨10多里的半月形海滩,有着“天赐白沙堤”美誉,沙白细幼,适合小朋友来玩。娱乐项目不少,有潜水、游艇出海观光等。比较推荐的是各酒店管理的私人沙滩,海水相对较干净,设有安全防护栏,游水有安全保障。
三角洲岛我国第一个拥有合法产权的私人海岛,一向以“水清、石奇、沙幼”著称 ,岛上的天然奇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不过三角洲岛还没有完全开发,公共设施不够完善。
双月湾双月湾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们还可在海中站立,堪称一绝。
驻足在双月湾大星山观景台的最前端,就可以看到著名的“一湾两景”,左半月湾微风细浪,右半月湾波涛汹涌,两个月牙般的大陆架伸向大海,十分壮观。
可以去万科双月小镇逛逛,颇有异国风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好内容等着您】
推荐去惠州大亚湾的黄金海岸,适合一家人休闲游玩
中国传统手艺有多少?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古国,手工艺可谓是门类繁多,并且个个光彩夺目。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手艺活己离我们远去。然而,这些手工艺品是蕴含人类文明之始的工艺文化。本质上讲,手工艺是一种创造打扮人们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
对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来说,每一个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些手工艺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保护。因此中国十大传承手工艺:
一>陶瓷
陶艺作品一一
元青花凤首扁壶-1970年北京旧鼓楼大街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收藏本)免转载
陶瓷 是由陶土和瓷土两种原料混合制成,在陶器的运用上中国是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瓷器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因此,备受世人的推崇。如今,在陶瓷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失传的技艺重新得到传承。
二>玉雕
玉雕 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成精美的工艺品。三>中国结
中国结 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最早来自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演变成至今的装饰手艺,小小中国结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创造为。四>琉璃
琉璃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伯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练加工后制成琉璃。琉璃的制作非常困难,就让人们把它看得比玉器更珍贵,它的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在古时候属于皇室专用,在民间流传的琉璃制造技法非常少。五>木雕
木雕 是最众多雕塑中的一种,木雕是以各种木材及根为材料进行雕刻。木雕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而唐代是木雕工艺发展的巅峰。六>景泰蓝
景泰蓝 得名于它盛行在明朝,景泰年间,制作技术比较成熟,使用的珐浪釉多以蓝色为主,所以,景泰蓝又名“珐琅彩”,景泰蓝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七>髹漆
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出土的漆器是: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木胎朱漆碗,而髹漆工艺是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手工艺。对于我们来说,漆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完美的视觉艺术表达,更是一种民族文化与精神符号的象征,是中华人民精神生活的物化形式。八>竹编
竹编 是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最开始是为了用来存放食物,到了明清时,竹编工艺得到了全面发展,到现在竹编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富有很强的观赏性。九>剪纸
剪纸 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而剪纸在唐代最盛行,在南宋时期发展成为一种职业,剪刀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十>刺绣
刺绣 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它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不甘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当今,随着现代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开始丰富起来,设计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化更新,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的大量出现,推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形态转变而被大众所接受,这是促进传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一以上示图来自头条(来源:全网)
东莞石龙灯笼仔
石龙镇在东莞市北部,位于东经113°51´,北纬23°08´,东近惠州,西接广州,南邻香港。处于东江下游分流的夹口地带,水路交通历来方便,历来是南方水运的重要港口。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后,石龙更成了水陆交通的中枢,人们称”省、佛、陈、龙”四大镇,石龙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广东四大重镇。
[崇祯]《东莞县志》载东莞《风俗》:“中秋节聚友赏月。戏油团(小儿群聚为柚灯、油球)。悬火(灯笼仔)。歌曰:‘洒乐仔,洒乐儿,无咋糜’。”[康熙]《东莞县志》卷二《风俗》注:“咋音谢,闽人呼食为咋。言当洒乐,无徒吃食也。”[宣统]《东莞县志》所载同,其注有“今俗以纸为鱼虾花果之状,中可悬灯。中秋节相遗,曰送耍碌。”东莞中秋风俗多姿多彩,家家户户竖灯笼仔,传说着抗元的历史故事。
从八月初一到十五,小孩子人手一个灯笼仔(小灯笼),入夜走街串巷,唱着“游鱼游沙碌,添油添蜡烛”的童谣。中秋灯笼仔习俗遍及石龙方圆数十里城乡,东莞、增城、博(罗)一带都有外婆买灯笼仔送给外孙,以示前路光明。每年需求近百万个。泗洲灯笼仔的生产和销售得天独厚。本省和平、紫金、龙川、河源、惠阳、博罗,以及江西省寻乌的丹竹,沿沿不断从水路运来。中秋前一二个月,东莞、增城、博罗等地客商,纷纷来提灯笼仔。编织灯笼仔,成了泗洲村妇女的传统工艺,有数百年的历史。
妇女心灵手巧,除了种田、带小孩、主持家务外,有空就编织。每天吃饭后,拿着小板凳及一捆篾丝,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编织灯笼。中秋节前,常常要赶工,妇女一人一小时可编织六、七个,快者多达十个。一般家庭一年可编织五、六千个、多者上万个。
手艺一代传一代,泗洲成了有名的灯笼村。中秋节后,她们生产大的灯笼,如入伙用的姓氏灯笼、祠堂灯笼,以应年景,维持生计。
编织灯笼仔的要点:
一、选料:灯笼仔的编织首要条件是选用上好的丹竹。丹竹的产地有
二、破篾:编织用的篾要细幼如丝,大少统一,厚薄均匀,攻短一样。
三、泡制:竹篾要泡软才能用。先放在铁桶里,煮几个小时,直至软化。
四、晒晾:水煮后取出,摊开晒晾,不能曝晒,也不能长久潮湿,才不易发霉、折断。
五、编织:灯笼框篾条的疏密,相间要一致。灯笼才结实耐用、整齐美观。点燃蜡烛后,光照出来,孔如菱形,相互交加,如网如窗,精巧耐看。
六、上漆:光漆要清,透明度要高。上漆时要快要匀要薄,保持其通体透亮。
七、贴花:在灯笼是贴古装人物夫妻一对、红色花纹,要准确爽快。
这些灯笼仔,高约30公分,直径15公分,像个小冬瓜。竹框,中空,外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上光漆,上下有红色花纹,底部用铁丝串起来穿过灯笼,轻巧透明,美观耍眼,防风防雨,既可点蜡烛,也可作提手之用。
解放后,各种纸灯笼进一步发展。东莞市莞城工艺厂生产各种各样的灯笼仔,用铁线扎框、裱玻璃纸、染色、绘画、粘胶片碎等,透明多彩,造型多,有各种动植物造型,有飞机、轮船、汽车、坦克、大炮等,品种达数百种。改革开放后,塑胶灯笼出现,配以手电筒式的电池、电灯泡,造型亦多种多样。但外婆所送,仍是传统的灯笼仔,泗洲灯笼仔数百年受各种各样的灯笼冲击,却能生存下去,延续着泗洲灯笼村的历史。
近几年,灯笼走向张挂,中秋之夜,人们在天台、野外挂起一串串灯笼,燃起蜡烛,月下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吃月饼,喝饮料,谈天说地,欣赏明月。小孩子仍旧提着灯笼仔唱《耍碌歌》。随着时间的变迁,塑料的灯笼仔走向现代化的声、光、电的一代。儿童对对传统的灯笼仔兴趣淡薄,生产受到影响。石龙镇委镇政府成立非物质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对泗洲灯笼仔作出保护计划,建立档案,使其手工技艺能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