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相对育儿知识老化,思想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养宝宝,这种教养模式会影响宝宝健康成长,尤其会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因此,老一辈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被儿童的父母所嫌弃。
要化解隔代教育中的矛盾,关键是做到扬长避短,各取所长,使隔代教育能与亲子教育无缝对接,必须共同努力,让二者互补而非对立,进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需要祖辈和儿子媳妇双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做法如下:
1. 首先,儿媳和儿子要和老人达成育儿共识,要有统一的教育方法和刚性原则。这是与老人一起教育孩子的前提和保障。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2. 其次,两代人一定要坚持及时有效沟通。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孩子的父母,要以开诚布公的方式,平等、请教的语气和老人沟通交流、探讨育儿问题。这样,老人既乐于接受,又有利于消除育儿分歧。
3.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努力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要多“充电”。并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儿子和媳妇在育儿的过程中,不妨借助于网络、微信等便捷的通讯方式,多向老人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育儿理念和生活方式,鼓励老人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
4. 对孩子的父母来讲,养儿方知父母恩,年轻的父母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年轻父母要理解老人的辛苦付出并懂得感恩,此外,无论工作有多忙,都不能回避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责任,要用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实现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的和谐。
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面临隔代教育的问题,之所以产生矛盾,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教育理念不一致】祖辈更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多骄纵,父母更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生活习惯不一致】祖辈习惯早睡早起,父母多晚睡晚起;【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祖辈习惯用对错来评价,父母可能更关注背后的原因……
看上去的确如此,然而每个家庭都是由“人”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处理方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可说,大部分隔代养育的家庭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矛盾。这个问题我家也有,可能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也曾思考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跟大家分享下。下面以对孩子吃饭问题的分歧为例简单说下:我家孩子规则意识不错,相对同龄孩子来讲,比较自律。但是吃饭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不挑食,也会自己吃,在幼儿园经常能因此拿个小红花。但是,在家吃饭时,往往要叫几次~外婆的情绪就上来了开始吼,吼完两个人情绪都不好了。于是就吃的慢~外婆嫌他吃的慢,不停的夹菜,他又觉得被强迫,就要争辩几句,甚至发脾气。外婆吃好后,一看他还没吃完,就开始喂了。孩子有时还不让喂,于是一个跑,一个追,在四五岁时一顿饭有时要吃上1~2个小时。我经常要加班,平时到家他两都吃好了。周末花力气用规则来纠正的还没出效果,周一就给推翻了。
我的方法是先和孩子约定好:提前告诉孩子,你再玩2分钟,我们要吃饭了,来吃前招呼他洗手吃饭。如果他没来,就随便,等半小时后就收碗。如果没吃过没吃完,就要到下个饭点才能吃东西。如果在收碗前吃好饭,两餐间可以吃点水果坚果等小点心。孩子也同意了,但在执行时,遭到外婆的强烈反对。其实外婆之前在看到别家孩子追着喂时,也表现出了不赞同,并说孩子饿一顿也没啥,怎能如此没规矩呢!也许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家庭会发生,很多妈妈也会因此抓狂。我也在想为何外婆执着的要让孩子吃下那碗饭?后来我突然想起外婆说的一件事:她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去农村的阿姨家住。阿姨不知从哪弄了个红薯,煨好了藏着留给自己孩子吃,没给她吃。几十年过去了,外婆依然记得这事,就说明这件事情在他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这件事情影响了他的看法,他觉得只有让一个人吃饱了才是对一个人真正的好。
是的,外婆是用她的执着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而现在被更多父母诟病的“隔代宠溺”也其实会有补偿的心理在,祖辈对孙辈的爱其实也会包含祖辈对自己孩子的歉意,这种歉意会用加倍对孙辈好来体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