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诵读对促进语感的作用
只有多朗读、背诵,才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通过朗读训练来感知词语的正误,句子的好坏,文气的滞畅,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的目的。朗读形式可多样化:教师范读,磁带放音,学生齐读,分组读,男女轮流读等。朗读有一要求:就是必须开动脑筋,高度集中注意力,逐字逐句理解。正如王守仁所说:“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络绎反复(反复思考体会),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使音节高低起伏,心意舒展通畅),久则义礼浃洽(书中的道理能融会贯通),聪明自日开矣(聪明才智自然逐渐发展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在其中了。在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符号说明:“/”表示停顿,“。”表示读重音)朴实无华的语言,缓慢而深沉的朗读,把全体师生带入了那个感人的场景,在忧伤悲凉的氛围下,大家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片父子深情。看来,只有多读、熟读、烂读,才能对文章的内涵心领神会,才能触发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
一个词,一句话,什么含义,什么作用,应经常加以揣摩,不要轻易放过。这是语感训练最基本的方式。例如〈孔乙己〉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教学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仔细琢磨,这些词是怎样组织起来表达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受到与“做工的人”相同的待遇,“穿长衫”表明他还是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在“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之间用了个连词“而”表示转折关系,“唯一的”说明酒店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这就把整句话领悟了。又如〈扁鹊见蔡桓公〉里“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句,在结构和语意上都比较特殊,需要引导学生逐字加以领会。医,医生。之,助词,间隔主谓,无实在意义。好hao,喜欢。治,治疗。不病,没有病的人。以,把,后边省略“治好病”,这里的“病”是把没有病当作有病。为,作为,后边省略“自己的”。功,功劳。全句的含义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学生对文言文多进行这样认真的研究,久而久之,也会逐渐增强对文言词语的敏感性的领悟力。一般的说,语言艰深的文章,优秀的作品,或者文章的精华部分,往往都需要精读,反复揣摩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逐字逐句的揣摩,这对培养语感很有帮助。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还可采用略读的方式,大略读去就能抓住重要词语和掌握全文要旨,凡是有效的略读也能起增强语感的作用。至于速读或者跳读,更需要教强的语感才能读好,不过依靠敏捷的思维,也能读出较强的语感来。
在比较、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
脑子里装的词汇多了,就会逐渐加深语感。在教学过程中可训练学生对词句多进行比较辨析。看看换个词语、删一词语、换种句式等,语意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学生对言语的形态感受上升到言语品格的理解。如“体会”、“体味”、“体察”三个词语都有“亲身体验”的意思,但又各有不同:“体会”,是体验领会;“体味”,同样有“体会”的意义,但换了个“味”,就把体会的意思加深了;而“体察”有体验和观察的意思。又如“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运用反问句能表达强烈的感情,极大的增强文章的讽刺力量。而如改为陈述句:“不要摆‘惊诧’的臭脸孔。”不仅强烈的感情无法表达,讽刺的效果也会大大削弱。这样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句子,仔细加以比较辨析,在领会和运用过程中,也能逐渐增强语感。
四、借助联想、想象增强语感
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再现或再造记忆中的有关表象,进行加工、丰富和补充,并由此及彼的联想到相似相关的内容,准确、全面的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接近作者的旨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百草园景物一段,语言精确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是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朗读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象:在百草园里你看到了哪些动植物?它们的色彩、形状、动作如何?又听到什么声音?叫声有何不同?你能不能再为这个百草园构想几种使孩子们感到更有情趣的花草虫鸟?分别用哪些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状态或动作?有了丰富活跃的想象、联想的参与,学生们很快领会到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内涵,语感也就非常具体、生动、真切了。反之,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就显得抽象、枯燥、也就很难获得生动的感受。
五、情感的融入是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
文章的语言,既是认知的符号,是情感的符号。任何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人与事,都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一簇心理体验”。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命运、遭遇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态度的把握,需要抓住语言因素,进行“批文入情”的真切体验,这也是获得语感不可缺少的因素。如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从字面表层意义看,勾画了一幅剪影式的垂钓图,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层推敲:作者在烟雨迷蒙的画景中情感如何?你有过类似的情怀吗?“不须归”说明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抱什么态度?如归去,作者的感情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一来,透过言语符号,调动学生的感情去把握作者的感情:即恬然安适的隐居生活的乐趣和对浑浊的官场生活的鄙视。这种语感,有来自对词语表层意义的感知,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深刻体验作者的个人心情及其在作品中构筑的情调所得到的。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入乎其内”,与言语对象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又要“出乎其外”,玩味言语对象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处。这样,在出入往复中使情感不断深化,语感也就得到加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