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熙容阅读话成长】和你一起聊聊成长的那些事儿~
对于社交能力不太强、不知道怎么加入小伙伴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过分焦虑和担心。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注意多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榜样。
如果父母与周围的邻居、朋友沟通时能够做到亲切、友好、大方,并且多为他人着想,孩子当然就会在无形中、耳濡目染地习得这些良好的社交风格。
除了榜样的作用以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和使用其他一些有效的社交技巧,进一步地增强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具体的方法如下:
1.告诉孩子,在加入小伙伴之前先不要着急,我们可以稍作等待,去观察其他孩子或者团体是不是适合我们。一般来说,那些面带微笑的、友好的人,他们比较愿意接纳别人,更适合发展为我们的朋友。
如果眼前是一个小团队,那么团队中的孩子王通常会比较强势,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孩子则比较好接触一些。
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场或公园等场合,让孩子观察并找出有这样特征的人,尝试着和他交往。
2.父母和孩子可以在家里多多进行“加入伙伴角色扮演”方面的练习,为孩子的社交活动做好准备。那么,什么是角色扮演呢?
角色扮演就是再现各种不同的场景,比如最近小区的孩子流行玩“老狼老狼几点啦?”这个游戏。
爸爸和孩子就可以扮演老狼和小羊,妈妈则扮演想加入的孩子。
妈妈观察到游戏中的小朋友都很和善并且面带笑容,游戏间歇时妈妈微笑着问,“我可以加入这个游戏么?”
得到许可后,妈妈便成功地加入到伙伴当中去了。
当然,有时也可以不询问,随着游戏节奏自然而然地融入他们的团队中。
然后,妈妈和孩子互换角色去体验。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被别人拒绝了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安慰自己我下次再来试试吧,或者我也可以再找别的孩子玩。
3. 父母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增加孩子愉快社交的砝码。比如,加入小伙伴之后,要和小伙伴时常保持眼神交流,这能让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值得信任。
认真、耐心的倾听对方的谈话,用点头和“哦,是这样啊。”类似的语言回应对方。
我们说话时语言要清晰愉悦,并保持舒适的距离。
4.父母还要教孩子了解和读懂小伙伴的社交信息,尽量做到能够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感受。假如,我们看到小伙伴低着头搭着眉眼,可能表示他比较失落和难过,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关心和安慰一下小伙伴。
如果孩子不想这样做,我们可以用同理心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这件事情,比如,当我们自己难过的时候如果有人来安慰你,你也会觉得这个朋友很值得交往。只有你把别人当朋友了,你才能交到朋友。
如果孩子做到了,我们就应该赞赏孩子懂得理解关心他人,是一个温暖有爱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表情和肢体语言,它们代表着很多情绪体验,比如快乐、兴奋、痛苦、悲伤、恐惧等等。
我们平时可以和孩子多讨论电影、电视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揣摩他们表情背后代表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把这些情绪的词语贴到镜子上,和孩子经常对着镜子做这些表情和动作,或者把表情脸谱画出来,也可以你做表情,让孩子来猜,都能帮孩子强化对别人情绪感受的识别。
在家中,也要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妈妈的情绪,我们能够正确地释放与调节,孩子慢慢也就学会了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引导孩子加入小伙伴,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小总结:要想锻炼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除了自身要为孩子做好社交的榜样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接触同龄的小朋支,并且适当地传授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
比如,加入伙伴前的观察、在家中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增加社交魅力的方法以及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感受等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相信,在现实与技巧不断结合实践的过程中,孩子的社交能力会不断增强,加入伙伴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和得心应手。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看法。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方法,欢迎来撩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精选绘本阅读: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将也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视角为您答疑解惑。我的观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关键在于家长的科学引领,有效示范,树立榜样。
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1.在家庭场景中,家长需要养成和保持微笑平和的身心状态,交流沟通时多“爱语”,积极正面的的话,比如说,“今日妈妈煮的饭菜好香啊!”,“和宝贝一起玩游戏真开心了。”等。为家庭营造宽松、温馨、自由的家庭氛围。
在餐桌上,或者家人一起时,爸爸,妈妈需要主动引领家庭成员沟通,交流彼此工作中开心的事情,周末的计划等。这样作为,一方面为孩子做了有效的示范,另外一方面,也提供孩子交流,表达的机会。
2.家长可以多多组织同学和家长之间的聚餐活动和户外活动。在餐桌上,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点菜,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家长之间相互敬酒,服务员送菜过来,家长表示感谢。这样家长就为孩子做有效示范,树立榜样。在活动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大家一起参与,游戏过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另外,我们家长需要建构相信孩子的认知。相信孩子,意味着家长的“收手,闭嘴”。依靠孩子生命自身的力量去培养社交能力。比如,孩子放学后,想去社区里和同学先玩会,再回来写作业;周末想去同学家或想主动邀请同学来自己家玩耍等,家长都需要无条件支持。
感谢您的阅读思考。希望您有收获。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系统落地的家庭教育方法,习得家庭教育的能力,欢迎关注我们。@怎么做家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