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从孩子一出生,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性格培养,让孩子处从小就有这种意识和观念。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地加以强化和灌输,言传身教,相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会和感染到,为其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诚邀,性格培养这应视孩子的成熟期而定,其实,我个人观点是不太提倡家长对孩子性格上的过多培养,性格的形成大多是以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有关…家长到应该多在孩子的独立性上多支持,使其养成金融入社会的能力这很重要!
人的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性格?
性格多半是天生的,受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有一部分。
我儿子小时候不善言谈,长大后自己去外省念几年大学,工作后自己处的女朋友,现在又去外省自己打拼。他现在可能说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认为人的性格是天生的,遗传占一部分,涅槃。品德和修养是后天培养的,好性格和环境有直接关系,好的氛围能改变坏脾气,每天生活在一地鸡毛的环境好性格也会变差。想要有好的性格就要有好心态,好的环境。
你认为父亲在孩子人格形成中有多大影响?
一个孩子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三观是否正,都离不开父亲的深刻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不仅仅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与父亲是否参与陪伴孩子,主动教育和引导孩子有密切关系。下面我结合几个事例来让大家看看父亲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第一,父亲有偏执型人格,很容易让孩子也继承。
1、事例
朱先生,33岁,儿子小朱,7岁,上一年级。据朱先生讲,他从小就经常看到父母吵架,他的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他和母亲。他在充满着压抑与暴力的家庭阴影中,慢慢形成了敏感多疑,暴躁的脾气。据朱先生的妻子讲,老公对待孩子的做法几乎和他父亲非常相似。孩子上一年级后,老师多次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里经常恶意伤害同学,课堂上只要有情绪就会揭翻课桌椅,并且在老师批评和管教时,会攻击老师,他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而在家里,儿子只怕爸爸,其他人都不惧怕,因为爸爸在儿子犯错或不听话时,会下狠手打儿子。
2、事例分析
(1)父亲性格与脾气会深刻影响孩子。
从上面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看到父亲对儿子的性格与脾气有深刻的影响,尤其像朱先生这样具有偏执暴力倾向的人格,会让孩子不断模仿最终成为像父亲那样偏执之人。
(2)孩子的认知世界呈现黑白颠倒,对错不分。
由于孩子从小受到父亲简单粗暴对待,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他认为谁强谁有理,只要敢动手,就不会吃亏。结果在进入儿童期后,会出现经常性恶意攻击伤害同学的现象。
(3)不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
像小朱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被同学或伙伴群体接纳,成为被排斥的对象,进而导致偏执型人格更严重。而在家里,只要父亲不在家,母亲根本没有办法正常管教,就如他的父亲一样,将来成人结婚后,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制造者。
第二,父亲属于温和型人格(有做人原则),有利于对孩子的正常教育。
1、事例
张先生,38岁,是一个性格温和的生意人,女儿读初一。虽然张先生平时工作很忙,但是他有一个好习惯,尽可能下班回家陪伴女儿。张先生经常抽空学习育儿知识,发现开放型的现代育儿观念父亲,他非常重视对比女儿人格品质的培养。由于张先生一直主抓女儿的教育和培养,算是家里第一教育责任人,在他的持续教育之下,女儿落落大方,非常有礼貌,学业成绩很优秀,且多才多艺。女儿在父亲性格的影响之下,性格也比较温和,在同学之中比较有人缘,比较受老师们的喜爱。据张先生的妻子讲,她属于做母亲特别轻松的人,平日里只做好老公教育配合就可以了,基本不去干涉老公教育女儿,在她的家里,平时大家相互信任和尊重,氛围非常温馨。
2、事例分析
(1)父亲性格温和,对女儿的性格影响作用很大。
由于张先生性格温和,遇事讲理,且经常学习育儿知识,他把培育女儿健康的身心放在首位,在耳濡目染之下,女儿的性格越来越像父亲。而性格温和的孩子,恰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2)女儿认知和分辨力被培养的非常好,并且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在很多案例当中,凡是父亲三观正者,往往都能够让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从张先生女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有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3)父亲品质好,对孩子的品质培养非常容易。
我们常说有样学样,张先生的优秀品质对女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做人有礼貌,懂得感恩,愿意和他人分享,并且性格开朗,落落大方,不斤斤计较。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容易获得别人的欣赏与尊重。
第三,父亲教育缺失,孩子不仅会学习父亲身上的缺点,还会把母亲身上的缺点集于一身,孩子人格最终定型有着很大的随机性。
1、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应是动态的平衡,很难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家庭里,想让孩子拥有完整的教育,必须要同时拥有父亲教育和母亲教育。但是在很多家庭里,偏偏母亲教育比重过大,父亲教育缺失过多。这种比例的失衡,恰导致对孩子健全人格培养不利。如母亲如果缺乏主见,性格软弱,做人没有原则,就很难正常教育和培养孩子,结果导致孩子难于管教。最为不利的是,父亲教育缺失严重,会导致孩子家庭责任感也较差。
2、父亲教育缺失,母亲很难培养孩子拥有好品质好习惯。
由于女性偏向感情思维,如果成为家庭里育儿第一责任人,很容易在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在孩子面前一味忍让与退步,这就使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品德习惯方面非常难做到。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秩序感很差,且懒惰不堪,大都与父亲教育缺失有关。而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相处不好,不知道尊重老师,也与父亲教育缺失有关系。
3、易让孩子缺乏刚毅的性格,缺乏做人的勇气和力量。
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如果父亲教育缺失,仅靠母亲教育,很难给孩子培养出刚毅的性格(除非母亲是女强人),因为女性阴柔的一面,本身就不利于培养孩子这种性格。对于孩子来说,成长的历程中,会经常到遇困难,如果缺少了父亲教育,则没办法从父亲身上学习男性的果断与勇气,往往遇事会胆小怕事,缺乏闯劲。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我相信你会看到父亲对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人格健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上为什么戾气重的人那么多,如果细查原因,可能都会有父亲教育缺失,或者父亲本身人格就有畸形的一面,才会深刻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发展。当然,在这里重点谈父亲教育的时候,我并没有否定很多妈妈们的辛苦付出,尽管可能父亲教育缺失,但是有优秀的母亲,同样也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
在我看来,父亲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
德国哲学家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过:“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充分表明父亲是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主心骨,是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缺乏父爱的陪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在缺乏父爱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可以信赖与效仿的标杆与楷模,这在目前已经成为亲少年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根本因素,在孩子成长中父亲缺席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眼中,妈妈是温柔善良的,爸爸是高大健壮的,所以爸爸就负责打跑怪兽,在打雷时,在碰到困难时要保护自己和妈妈,如果爸爸在孩子心中是这样的存在,孩子内心就会很有安全感。
可是爸爸长期不和孩子接触,或者带孩子时也是拿个手机一直在刷屏,和孩子没有任何互动的话,孩子会认为父亲可有可无,今后碰到困难时不知找谁来帮忙,他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
二、性格上会比较敏感和自卑
如果孩子长期跟着妈妈生活,爸爸总是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他就会变得很敏感,这点在很多离异家庭的小朋友身上更明显,比如电视上热播的真人秀,《妈妈是超人》中潘姓和董姓明星的儿子顶顶,孩子五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爸爸,节目中的他是一个很腼腆很乖听话的孩子,但看的出他的内心是十分孤独和敏感的,这类孩子更容易陷入自卑和沮丧中出不来,性格上也不如别的孩子那么活泼开朗。
三、在能力和事业上容易受挫
孩子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都需要爸爸来引领着完成,第一次自驾游,爸爸当导游和司机,规划路线和提包当苦力,长大后第一次学离开家去外地上学,爸爸要告诉你如何和同宿舍的人融洽相处,拿到驾照第一次开车上路,爸爸要坐在旁边当个临时教练,在工作中第一次遇到挫折,爸爸告诉他的人生经验,怎样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让孩子的抗打击能力更强。这些如果在孩子的人生中都不曾有爸你陪伴,孩子就更容易在事业上受挫,能力也施展不开。
父亲的参与,能够带来哪些收获?一、孩子更坚强
因为父亲的胆大,肯放手去锻炼孩子,而妈妈照顾孩子则比较小心,生怕孩子磕了碰了。前两天,我教元宝骑平衡车,孩子掌握不好平衡,一头冲进了旁边的灌木丛中,元宝只是胳膊上划了几道痕,结果让邻居看见了,她有一天悄悄跟我太太说:”元宝爸爸心真硬呀,元宝冲进灌木里,他站在旁边一点都不紧张的?“可能是爸爸的角色决定了他比女性更胆大。
二、孩子更随和乐观
周日带元宝去公园里玩,看到有不少父亲带小孩捞蝌蚪、捉蝴蝶的,随心所欲地带着,小朋友想吃冰激凌就吃,想买饮料就买,既不为难孩子也不为难自己,我觉得这样挺好,妈妈们平时对孩子的健康很注重,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偶尔带孩子出来,没有束缚没有监管的散养方式也没什么不好。
结束语:父亲要学会经营好一个家庭,关爱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亲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父亲角色的任务,更是父亲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