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优劣,取决于他读过的文章,刷过的题有多少。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所以这是一个与“输入量”和“输出量“有关的问题。
消化的优质文章数量,决定了输入量。“输入量”主要来自于接触文章的数量以及消化吸收的质量,可以细分两个方面。
第一,课内、外读物的阅读量有多少?
第二,字、词、句的储量有多少?
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孩子的阅读量、字词量都需要不断积累。
1.阅读量是孩子的“见识”。
设想一下,孩子阅读的作品比较少,那他见过的作品类型一定也很有限,没有见识过各层次作者的写作思路、表现手法、描绘方法,考试时,碰到的选段有很大几率是从没见过的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许都不懂作者为什么写着写着,突然引用一句没见过的诗,一会儿又来一句看不懂的名言。这时候孩子只好在内心感叹:哇,这个阅读题的好难啊,我都读不懂。
都读不懂了,还能妄想高分吗?
胡乱写上几句,也算是做过努力了。
2.字、词的积累是下笔的保证。
由于输入量不够,积累量少的问题也会体现在字、词方面。
平时,我在学生们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就留意过:有时候,孩子在做较难的阅读题时,会发现文段中有些词语他根本就没见过,就算联系上下文也无法明白意思。这样的词有一两个,他会开始慌张;有三、四个,他也还能勉强读完;要是超过了五、六个词他都不懂的话,那这篇文章,连读完都很困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大阅读量。仅仅如此还不够,平时遇到不懂的字词,真的要借助字典词典(不要用手机),争取弄明白。
“输出量”,主要就是刷题。
除了平时上课回答针对性的问题以外,我们必须要做一些有关阅读题的“刻意练习”。刷题,就是在做刻意练习。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输入量足够,那孩子考试作答就应该不成问题了。但事实是,孩子依然不能将答案很好的体现在试卷上,令人不禁感叹:那么多课外书白读了。让我们琢磨一下这种情况也许就能想明白:如果把阅读题拿去考原作者,他都未必能得满分。每一道阅读理解题背后都至少有两个人,不能只考虑写作者的意图,还要考虑到出题者的心思。对考试来说,首要任务是揣测出题者的心思,判断考察方向。其次才是依托作品,考虑作者的意图。
为了要弄懂这两个人的心思,我们就应该多练习、多思考。只有在大量练习中,不断输出自己的想法,与标准答案相比对,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逐渐领会出题者的用意,学会依托作品展现自己的语文素养。
好啦,我就写到这里啦。不知道您的孩子到底是输入量,还是输出量不够呢?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关注优育说,关注儿童学习力,探讨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