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困惑,我认为是:
一、对语文这一门学科普遍不够重视;
二、怎样才算教好了,怎样才教得好,无底。分析如下:语文属于工具性学科,基础性学科,它要说深奥,那深奥无底,文学博士也还远没到底。说它浅显,也浅显,认得千把、两千个汉字,脱了盲,就能应付一生中的好多事了。正因为如此,学生普遍不太重视语文,充其量认识一些生字,接触一些新词。你要他往深层次钻,那一不会钻,二不愿钻,三确实没法钻。因此往往浅尝则止。从教学上讲,教师只能照本讲读,也升不了怎个高度。所以常常会发现语文课上不认真听讲的,偷偷做其他的作业的现象。从作业上讲,要么做得起的,就蛮简单,要么做不起的,就下不了手。不像数、理、化,它有类比性、参照性。至于课外阅读,现在普遍不爱阅读,别说其他的书籍,就连配发的那些读本,根本没几个学生读完了它。所以提高语文水平、质量难度很大。第二点,到底怎样算教好了,这个标准无人拿得准。只能以考试分数定输嬴。可它不像其他科目,把书本教好了,就八九不离十了。而语文就不仅仅是书本了,一张试卷,书本上的东西不多,其余的可说与书本无关,这不是困惑吗?从今年起实行改革,以后的试卷题量更大,课外内容更多,教师能教好吗?这不困惑更大了吗?所以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阅读、多阅读,才是之道,解惑之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