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可以从预习、使用工具书、专心听讲、书写、善于观察这几个方面去培养。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预先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功课,是一种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学习更主动,效率更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就要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预习要求,然后注重在课堂上检查与落实。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2、查。初读一篇课文,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字新词,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了解它的读音,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等着老师的讲解,这样印象更深刻,学习效果会更好。 3、画。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做得非常好,但凡是他读过的书,都会在书上留下他的圈圈点点,或是一些符号标记,又或是他的一些见解和体会。毛主席既是如此,又何况我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晚辈呢?所以,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已经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而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自己去查工具书理解或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4、问。人无完人,不管是谁,都会有疑惑,要想自己不断地进步,就要谦虚,就要不耻下问。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人都有可能成为我的老师,我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老师。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要虚心地请教别人,和同学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二、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提高语文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即使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查字典的练习也是学生认识生字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学生的书包中很少有字典的身影,就是有,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同学,他们一般情况下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实际上求助别人远不如求助字典印象更深刻。所以,我的建议是: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至少查五个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逐渐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三、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因为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要眼看、耳听、手记、大脑想。要想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精神,上课时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每一个问题,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的同学只是喜欢别人听自己表述,他们在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某某哪说错了,往往忽略表达的整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领,让学生明白“善听者才是善思者”。小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耐心、静心、用心,听清楚发言者的内容,对观点进行归纳,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既听对方的口头信息,也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应对学生听讲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身坐正,眼睛看黑板或课本,用点头、微笑、摇头等表示自己在听,不乱插嘴,等对方发言完再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勤思善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发问、质疑。在教学课文时,我们应抓住文中语句构词的特点让学生质疑。有价值的问题或许会使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苦闷之中,而或成为激起激烈争论的“导火索”,但教育的佳境也在于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在课堂上,我们要常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指尖离笔尖一寸。紧记这“三个一,”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么多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很少有近视的现象发生。(二)书写符合要求。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要提出明确的具体的书写要求。比如:书写工整、字迹端正、写完后要认真地检查等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之后,这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了。我们知道由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同,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班里总有一些书写不够工整的学生,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和那些优秀的学生比,只能要求他们自己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是一丁点,我们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继续努力前行。五、培养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一)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美景,处处皆学问。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玩,组织学生去春游等,在孩子们欢呼雀跃、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是笼统地看个大概。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还要引导孩子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得出异同,加深印象。(二)勤于动笔积累。当我们用心地观察了身边的人、物、事之后,都会有自己感受和体会,这时,就要及时地用笔记下来。坚持下来,就养成了写日记、记随笔的好习惯。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是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多一个好习惯,孩子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心;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孩子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让孩子们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踏着这块成功的基石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可以从预习、使用工具书、专心听讲、书写、善于观察这几个方面去培养。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预先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功课,是一种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学习更主动,效率更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就要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预习要求,然后注重在课堂上检查与落实。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 2、查。初读一篇课文,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字新词,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了解它的读音,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等着老师的讲解,这样印象更深刻,学习效果会更好。 3、画。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做得非常好,但凡是他读过的书,都会在书上留下他的圈圈点点,或是一些符号标记,又或是他的一些见解和体会。毛主席既是如此,又何况我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晚辈呢?所以,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已经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而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自己去查工具书理解或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4、问。人无完人,不管是谁,都会有疑惑,要想自己不断地进步,就要谦虚,就要不耻下问。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人都有可能成为我的老师,我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老师。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就要虚心地请教别人,和同学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二、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提高语文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典,即使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查字典的练习也是学生认识生字的主要方法。但是目前,学生的书包中很少有字典的身影,就是有,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同学,他们一般情况下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实际上求助别人远不如求助字典印象更深刻。所以,我的建议是: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至少查五个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逐渐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三、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因为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要眼看、耳听、手记、大脑想。要想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精神,上课时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每一个问题,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的同学只是喜欢别人听自己表述,他们在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某某哪说错了,往往忽略表达的整体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领,让学生明白“善听者才是善思者”。小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耐心、静心、用心,听清楚发言者的内容,对观点进行归纳,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既听对方的口头信息,也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应对学生听讲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身坐正,眼睛看黑板或课本,用点头、微笑、摇头等表示自己在听,不乱插嘴,等对方发言完再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并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勤思善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发问、质疑。在教学课文时,我们应抓住文中语句构词的特点让学生质疑。有价值的问题或许会使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苦闷之中,而或成为激起激烈争论的“导火索”,但教育的佳境也在于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执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在课堂上,我们要常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指尖离笔尖一寸。紧记这“三个一,”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么多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很少有近视的现象发生。(二)书写符合要求。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要提出明确的具体的书写要求。比如:书写工整、字迹端正、写完后要认真地检查等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之后,这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了。我们知道由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同,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班里总有一些书写不够工整的学生,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和那些优秀的学生比,只能要求他们自己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是一丁点,我们也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继续努力前行。五、培养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一)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美景,处处皆学问。比如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玩,组织学生去春游等,在孩子们欢呼雀跃、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是笼统地看个大概。观察要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还要引导孩子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得出异同,加深印象。(二)勤于动笔积累。当我们用心地观察了身边的人、物、事之后,都会有自己感受和体会,这时,就要及时地用笔记下来。坚持下来,就养成了写日记、记随笔的好习惯。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是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多一个好习惯,孩子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心;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孩子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们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让孩子们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踏着这块成功的基石快乐地成长。

6-7岁的孩子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

在小学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走进小说中去?

漫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专注力与倾听力

怎么做好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学情分析

写一篇简短的有关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论文

9岁孩子英语兴趣班有用吗?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呢?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技巧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