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思想有多远,成就才可能有多高。都说开卷有益,今天推荐书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本既好读又能拓展思想的书,来一场精神上的冒险,在阅读中增长知识。
《书读完了》作者:金克木
内容简介: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读者心声: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读书指南。和很多的事情一样,读书也是需要经验的。金老先生的读书经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以前总觉得书读不完,有一天我也能把书读完吧。
《上帝掷骰子吗》作者:曹天元
内容简介:《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读者心声:真是佩服,一个理科生能把这么枯燥的东西写得这么传奇和生动,连我这等物理学渣都看得津津有味。书里的各种学术八卦也是一大亮点~by三叠
《人类简史》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内容简介:《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读者心声:非常不错的一本社科书,涉及丰富的考古学、生物学和历史学等专业知识,但没有专业的晦涩而是通俗易懂的。全书看下来,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人类一路跋涉了十万年。作者视野开阔,逻辑清楚,文字风格异常生动有趣,译者文笔流畅如行云,全书都很吸引读者。
《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林达
内容简介:作者林达就是写过几本“近距离看美国”的林达,也就是写作《在边缘看世界》的那个林达。她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读者心声:一直很想成为林达夫妇这样的作家,但是在学识和流畅度上简直是望尘莫及。相比其他旅美/欧的作家,他们看事物的角度非常丰富,从文学、历史、政治、文明史、建筑、美学等方面挖掘一个城市/国家的内涵与深度,而毫无学究气,可谓是极好的介绍。
《门萨的娼妓》作者:[美] 伍迪·艾伦
内容简介:伍迪・艾伦式幽默带有明显的纽约知识分子风格,他以荒诞不经、插科打诨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开玩笑:颠覆传统价值,戏仿经典文本,各种时髦的学院派理论与方法更是被挖苦得入木三分、尖刻不留余地。他似乎总与知识分子作对,然而那些神经质的、自私自恋又敏感多疑的可笑形象背后,分明有着自我的身影――伍迪分身有术,他从不忘记拔光羽毛,幽自己一默。这是他的睿智所在,自以为是的法国人也因此称他为美国电影界惟一的知识分子。喜爱伍迪・艾伦电影的读者定会在本书中发现他诡异的文学天赋,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被他轻轻拧松了螺丝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可笑又可悲。
读者心声:伍迪艾伦的杂文选集。老头子的风格很统一,把各种严肃名词混杂在各式不搭界的文章里(或反之)以制造荒诞效果。还是最喜欢讽刺知识分子气《门萨》那一篇…by查克同志
《旅行的艺术》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内容简介: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该书分为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和回归五个章节,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旅行,来重点描述作者的心理感受,同时回顾历史,通过对福楼拜、波德莱尔等人人生旅程以及作品的分析,寻找旅行地点中的人文情怀。与一般的旅行推介不同,该书并没有那些收拾行装,旅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琐碎的事情。在这本书中,作者刻意把旅行写成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而不是肉体上的奔波。在不同地点的旅行过程当中,也有大量曾生活在此地的文艺家的回顾,记录作者自己心灵的历程。
读者心声:看完后爱上梵高和罗斯金。好想快点找来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和塞维尔的《我的卧室之旅》看啊!“在惠斯勒画出伦敦的雾之前,伦敦并没有雾。在梵高画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以前,普罗旺斯也没有柏树”,纵然固然不是在阿兰德波顿写出旅行的艺术之前,我们没有旅行,推荐所有用“心”旅行的伙伴来读。本年度阅读惊喜之最。
《在自己的房间里旅行》作者: [法] 萨米耶·德梅斯特
内容简介:一位年轻的法国贵族军官,因为一场决斗被判禁足42天。军令、屋墙虽然可以禁锢身体的移动,却无法禁止心灵的旅行。他在房间内目之所及,心随之动,在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生命意义等诸多领域广泛思索,让原本郁闷不堪的禁足,脱胎成一场热闹活泼、多彩轻盈又富哲学探索的随想。这本书于1795年出版,旋即成为畅销书,是19世纪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读者心声:我之前一直在想作者如何在自己的房间里跨越地球的角落,看了书之后我觉得自己out了,作者不只跨越了空间,更跨越了时间,亲密地进入了历史。南方朔的导读中说在自己的房间里旅行,世人们替自己的心找到镜子,在孤独中照见自己。人有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个自己要在面对自己的旅行中去寻找。确实如此。by虾米
《凯尔特的薄暮》作者:(爱尔兰)W.B.叶芝
内容简介:本书是叶芝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之所以说它特殊,原因有二:第一,这是诗人叶芝以诗歌的笔法写出,却又并非诗集的作品。第二,这是诗人用来表达他对爱尔兰永恒的热爱的一部重要作品。实际上,这是一部叶芝饱含着诗人的激情整理出的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也可以视为一部文笔优美的散文集,其内容涉及天地神鬼,充满各种有趣的奇谈怪论,有点类似我国的《聊斋志异》,或者《阅微草堂笔记》。
读者心声:这书写的太可爱了,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这只是本写作方式很传统的诗集,穿插了一些爱尔兰民间传说,没想到原来是本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的故事集,尤其是语言还这么朴素。太喜欢了,叶芝原来是这么调皮又充满灵气的人啊。by子文东
《失控》作者:[美] 凯文·凯利
内容简介:作者从蜂群的行为开始谈起,慢慢揭示一些此前人们并没有强烈意识到的问题,例如:活系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那些看似简单无脑的初级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智慧?个体的无意识到群体的有意识之间到底是不是鸿沟巨壑?书中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小到一个蜂群、一组计算机代码、一个封闭试验基地,大到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等。
读者心声:作者在遇到不懂的难题会与之较劲,并认真研究大量相关书籍直到能理解为止,然后再提笔写下去。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不断拓宽自己未知的领域。很值得学习。
书单|直接提高沟通能力的四本书(立竿见影) 看起来再困难的任务,由善于沟通的人去做,也仿佛举重若轻;而看起来似乎水到渠成的事,由不善沟通的人执行,却总是一波三折。好的沟通就是成功的一半。协同作战比闷着头单干,效率要高得多。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份实用书单,帮你直接提升沟通能力。
NO.1《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美] 罗纳德·阿德勒 / [美] 拉塞尔·普罗克特(著)
出版30年,修订了14次,美国大学沟通课教材,第14版有14章,但是能PK英汉词典的大开本和厚度让这本书稳居沟通类书的榜首!《沟通的艺术: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从三个层面教你养成既有效又适当的沟通方式:❶ 看入人里之沟通者主要探讨了与沟通者有关的因素,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了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❷ 看出人外之沟通信息聚焦于沟通者之外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❸ 看出人外之沟通信息主要讨论了关系的演变过程,侧重于亲密关系的区辨,提出了增进沟通氛围、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沟通方法。
NO.2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写给内向者的沟通心理学》
[美] 迈克•贝克特尔(著)
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内向的人也可以?是的,内向的人往往更善于倾听,更善于从对方的思维角度出发,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信任。作者贝克特尔善于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白,这也是他的讲座广受欢迎的原因。在《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写给内向者的沟通心理学》中,贝克特尔将有效人际沟通的精髓概括为5句话:❶ 要有自信,至少显得有自信;❷ 事先做好准备,平时多留意收集信息;❸ 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❹ 学会倾听,真正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❺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真正把对方放在你心上。
NO.3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英]尼基·斯坦顿 (著)
在人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你是否曾认真考虑过:这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吗?这是我想达到的效果吗?这真是我想说的话吗?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沟通圣经》将带你应对所有沟通的挑战。作者尼基·斯坦顿是一位杰出的咨询顾问,一直从事沟通能力培训的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书中精心设计了问题与练习,配合自我检查,测验读者对所读内容的了解度,让你能真正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重点帮助读者增进“沟通技巧”或“商务沟通能力”。内容详细解说“听说读写”所有可能的沟通情境所需要的技巧,如电话、谈话、会议、演讲、简报、写信、报导、问卷、电子邮件等,时时刻刻帮助你克服所有沟通的挑战,进行良好的“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www.tuijianshu.net)
NO.4《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
[日] 和田秀树 著
让自己表达观点的权利受到尊重,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界限。如何在与他人对峙的威压之下,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本书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和插图,对争辩心理学的知识进行了讲解,还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书中易学易用的辩论技巧,来帮助读者学会如何赢得一场争辩。当你赢得争辩之后如何获得对手的支持?输了争辩之后如何应对才能全身而退?如何化解非输即赢的困境?——书中也会给你具有现实意义的处理方案。《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带给读者的益处不在于书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醒你:隐忍不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你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出相反的观点时,你的人际关系才是真正舒适的。争辩是形式,沟通是内容,完美沟通 = 60%倾听+30%表达+10%争辩。
怎么读这四本书,会更有收获?
很多读者跟我说,她读很多书却没什么收获,是标准的“懂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希望我能帮助她改变。我只好跟她聊了一会儿她的阅读习惯,发现其实这些书她只是看了,只是翻了翻,没有真的把这些内容读“进去”,消化掉。举个例子▽《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第5章——“打电话”我问她看完有什么感觉,她说她会打电话,没看。呃,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我一个物流专业的,在证券杂志工作多年,因为专业知识,每次写稿都要求助于各研究所的研究员。我每次带新人都建议他们求助研究员,你才20多岁,就算高中就开始研究股票,也没有他们十多年研究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对本行业的股票了解的透彻。一次一个实习生跟我说,不是我们不想问,而是他们不愿意告诉我们。我说我每次都直接打电话。他说那是因为你是女的,男的他们就不愿意理了。我说,你现在打,我听着。他拿起电话,拨通号码......“您好,我是某某周刊的,我想问问您关于某某上市公司的最新季报的问题。”对方很自然的回答:“不好意思,我没有时间,不接受采访,有问题您可以咨询该公司董秘。”电话“啪”地被挂了。我换了个研究员拨通电话......“您好,我是某某周刊的某某,在今年的年报分析会上听过您的分析,看了您最近写的《****》研报,觉得您对**集团上季度利润率下降问题的分析让我很有启发,想也写一下关于行业淡季的文章,能不能引用您的研报?如果您同意引用我会按照引用篇幅给您结算稿费。”对方很高兴的同意了,我继续说:“不过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这个行业的,有点不明白的地方,能不能占用您点时间,请教一下?”对方答应后,我很顺利的拿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并且研究员给了我更多的内幕,并且同意我在不署名的情况下把这些内幕写出来。重新想一下
▼你真的会“打电话”吗?你真的不需要好好看看这章的内容好好学习一下吗?
其实我一开始不懂,为什么美国的大学必修课教材《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认识商业》都把自我认知放在第一章,并且列很多自测题?后来,把这位读者的事跟我妈说了,我妈说年轻的时候容易觉得这个我行,那个我也行,这个简单,那个也简单。放松了自己,荒废了时间,这种自我认知的学习和分析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大学是在毕业前做职业规划,一方面为了提高就业率,另外一方面也是他们把自我认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就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已经开始进行准备了。同样,自我认知会在阅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吸收信息的时候会有选择忽略那些我们认为不需要的知识。如果单纯浏览,没有精读更没有整理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写书评,那么这些很重要的知识,就被忽略掉了。
学习思维和自学方法都很重要造成迷茫,收获不佳的三种情况▼接触不久以为全面掌握不多急于推翻领悟不够夸夸其谈
学习最重要的是谦逊和耐心。在阅读前端正态度、在阅读浏览以后,精读、整理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写书评,最后按照书里的方法一一实践。不要觉得这些知识现在没有用,你读《认识商业》的时候不一定知道“熔断”能帮你干什么,但是那些案例你记住了,等这个政策一出,你就知道会暴跌,你就会提前卖掉股票,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书带给你的财富。读书不在多,而在于吸收,消化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让他们影响你的思想、行动,变成更好的自己。每次跟我妈抱怨买的书不好,我妈都建议我读读其他人的书评,她说如果10个人,6个人说这书好,而且有理有据。你就得想想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成长?是因为思考,思考是件很微妙的事,知识不够思考得不够清楚,可是阅历不够思考得又不够透彻。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思考的时候就可以借别人的经历思考自己的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写东西更是一个思考、想明白事情的过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