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培养
2、审美活动与道德修养的紧密相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提高人文素养
3、在不断完善个性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术课程标准 人文素养 美术课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思想更是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想和认识,既然教育思想是对人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活动现象。作为具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美术课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和作,分享等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因此,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即通过优化美术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美的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如在学习《学习服装搭配》中通过让学生学习服装搭配的基本要求外,更要让学生明白服装要满足穿着场合和功能的需要,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创作、制作、展示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依托教材内容,提炼人文素养,欣赏美术作品是每堂美术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多看多欣赏不同画种的美术作品,可以学到更多的构图知识、绘画用色方法和绘画技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而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代表艺术实践的杰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所以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体验其间种种可言传或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既丰富了生活积累,充实精神世界,也对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完善其品性人格促进形成基本的道德、价值原则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充分利用这块瑰宝,采用人文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习《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时,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特征,所打上的历史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的同时认识到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人文素养的培养。其实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举不胜举,每节课都利用几分钟时间欣赏一幅作品,让学生超越时空的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地域中遨游,获得多元化文化,陶治审美情操,激发人文素养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2、审美活动与道德修养的紧密相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提高人文素养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做事,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因为人们的取舍不同,在做人与做事问题上往往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有些人做事能力较强,有成绩,但忽视个人品德修养,做人的缺陷就阻碍了个人事业发展;二是个人品德修养不错,但做事的本领不强,使得工作难有创新的突破;三是有些所谓的精明人,整天不琢磨事,专琢磨人,见风使舵,搬弄是非。这三种情况都属于做人做事有缺陷,都会妨碍自身的成长进步。只有两者统一,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学习《策划一次校园活动》一课学习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在学习创作中就要求学生学会分工,互帮互助来完成作业,更能体会到如何展示自己的校园之美。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到会做人的人有人缘,有得心应手的环境,做事的能力和特长能够得到发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需要直觉、顿悟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因此美术课上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写意花鸟画》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这是什么花?听一听这是什么鸟?以此激发学生想象。此时,趁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我们家乡有哪些花和鸟?、你觉得哪些花和鸟最独特?、你最想成为什么花,什么鸟?、如果你是花,你是鸟,你最想干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从花和鸟的特征,色彩、生活习性等方面不断扩展、不断创新,产生了表现的欲望。此时,进行技法讲解和示范,发现学生都兴致勃勃,迫不及要画出自己的花和鸟,更有甚者,茅塞顿开,灵感一触而蹴。在这些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花和鸟、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在美术创作表现活动中,和着音乐的优美旋律,欢声笑语,展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不正是体现在美术课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最好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吗?
3、在不断完善个性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个性在美术领域中表现得尤为重要,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有艺术家才需要培养个性,其实并非如此,个性它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美术创作中,个性乃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由此可见,在不断完善个性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就十分重要了。从根本上说,学生的造型表现是一种随成长而萌发的活动,随年龄的增长,学生所获得的绘画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这种造型表现是呈一种自然状态。在进行《未来的我》教学时,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学生为实现自我就会认真地听讲识记,渴望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时我们就要进行引导,用课件展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体验到了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参考文献:1、《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出版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