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对小儿的早期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要训练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其次是要经常给小儿讲解预防中毒和防止意外伤害的知识。对小儿的教育和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待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达适当程度,方可进行。2.要对小儿的尝试和失败有耐心,成功时要及时给以鼓励。3.要在训练中避免强迫,要引导小儿高高兴兴接受训练,寓教于乐。 
  在教育和训练中,还要掌握小儿的心理特点,尤其全家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儿童心理紊乱。成人对儿童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小儿缺乏信心和顽固任性,对培养习惯不利。一岁半至二、三岁的小儿,常表现一定的抵抗性,喜欢说“不”,对此应采取策略,凡事必须正面诱导,向小儿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儿童喜学榜样,模仿性极强,故在饮食、睡眠、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习惯上,同其他行为一样,成人应做出良好榜样,并鼓励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改正缺点。

幼儿园最常发生什么安全事故?怎样预防?

引起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在这里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因环境设施中存在隐患而导致安全事故。如桌椅、大型玩具、墙等拐角处有锋利的棱角;大型玩具年久失修、生锈严重、铁钉外露;班上药品摆放不当,幼儿可以随手拿到,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幼儿受到伤害,甚至园内一些角落里、管子上不起眼的铁丝、铁片也可能成为伤害幼儿的暗器……

2.因教师组织不当而出现安全事故。如户外活动或自由活动中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关注到每个幼儿;教师对某些活动没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没有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对幼儿的不安全行为或超出能力范围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或保护。

3.因教师工作失职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如教师离岗幼儿无人照看;幼儿的活动完全脱离教师视线,甚至跑出幼儿园等。

4.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而导致安全事故。如幼儿被教师用针扎伤;幼儿被关后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受伤或死亡。

以上种种,应该都是幼儿园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幼儿园应实施严格的安全制度,并有效地管理和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使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足够的安全意识,坚决避免可避事故的发生。凡是可避免的安全事故无论直接责任或过错在于谁,从管理的角度看,其根本原因都属于幼儿园管理不善。

此外,幼儿在行进中独自摔伤;幼儿被同伴不小心撞伤;幼儿因身体原因突发疾病等,都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这些应属意外事故。

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每一所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那么,该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一、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1.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从认知与行为两方面入手,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①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安全教育并非说教式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很多安全事故是他(她)没有见过更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经验可谈,较为抽象。但是,又不能等幼儿经历之后自然成为直接经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我们可以将有关安全事故的图片张贴于班上,引导幼儿讨论图上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后果,怎样才可以避免危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图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简单说教留给幼儿的印象更深。如果幼儿身边有安全案例,要及时抓住进行讨论,以事实说明问题,教育幼儿引以为戒。

②安全常识及自救方法的教育。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严禁触摸”“禁止玩火”“不喝生水”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幼儿知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对于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来说,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其重要。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参观消防队。幼儿对大红色的消防车、长长的灭火工具和消防人员的灭火动作很感兴趣,因此,参观消防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当场听消防员讲解灭火的故事,看他们表演灭火,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进行消防演习。幼儿园开展消防演习很有价值。首先,它使幼儿和教师认识到保护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从而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其次,通过演习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再则,这种教育形式生动,易被幼儿接受。组织消防演习活动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制定《火灾危急处理方案》——明确演习目的,明确工作人员如何分工,包括谁报警、谁拉电闸、谁通知班上,明确如何疏散全园孩子,确定火灾地点不同的几种逃生路线等,并将《火灾危急处理方案图》分发到全园职工手中,全园幼儿和职工参与演习。

讨论逃生方法——各班组织幼儿讨论:如果幼儿园起火了我们怎么办?怎样做才能最快逃离危险区?有哪些安全的逃生办法?

演习——为了使演习更加接近自然状态,事先不要向教师和幼儿通报演习时间,可选择一日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时段进行。在演习当中,所有工作人员应一切以幼儿为重,带领和帮助幼儿逃离危险区是首要任务,然后才是行政、后勤等人员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模拟抢救财产、灭火。

活动小结——组织幼儿交流演习的感受、逃生的方法等,帮助幼儿加深印象,进一步巩固自救方法。幼儿园还应组织教师讨论演习情况,交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做法。

②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平衡能力差、动作反应不灵敏是他们常摔跤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平衡能力的练习及其他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的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其灵敏性,是减少幼儿摔伤的有效措施。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应根据幼儿年龄不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摔跤不会用手撑地的幼儿,应让他更多地练习手的支撑动作;托儿班的孩子走路不稳,就应锻炼他们独立行走,练习上下楼梯。基本动作练习应渗透到幼儿的每日活动中,如早操后的体能活动、平日的户外活动、体育活动等,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开展感觉统合教育活动。

④培养良好的班级常规。良好的班级常规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幼儿用武力解决同伴间的矛盾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也可减少同伴间因拥挤、互相打闹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使一日各环节活动井然有序、活而不乱。教师应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从幼儿生活中的行为入手,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制定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规则,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大班幼儿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制定规则,并可自画规则标记张贴在相应处,中、小班幼儿可由教师带着共同制定规则。作为园长,一定要把安全放在全园工作首位,规范安全管理;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全班幼儿的安全放在心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幼儿园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二、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

(一)幼儿方面

1.及时处理受伤者。当幼儿受伤时,老师要马上判断幼儿受伤的大致程度,程度轻的,如表皮擦伤,可自行处理,程度重的,如伤口流血、骨折等情况,在叫园医的同时应为幼儿止血,使幼儿受伤的肢体保持不动。幼儿园不能解决的,要马上送幼儿去医院作处理,不得延误治疗时机。

2.保护幼儿的心理。幼儿受到伤害,往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给予更多的抚爱,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有的事故是一个幼儿对另一个幼儿的伤害,教师千万不要指责伤害者,教育要适可而止,以免让这个伤害同伴的幼儿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3.抓住教育契机。幼儿身边出现了安全事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体幼儿得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教育全班幼儿关心受伤的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4.对受伤者的身体护理。教师应懂得相应的护理知识,对受伤者的护理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二)教师方面

1.精神安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发生幼儿安全事故,一上班就紧绷着的安全弦在发生事故后几乎接近极限,此时教师心理负担过于沉重,紧张、不安、焦虑、惶恐、沮丧、泄气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如果园长此时能给教师一种宽容和理解,会使教师释放很多的精神压力,切忌指责、批评教师。

2.分析与反思事故。每一次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应想到从中获取什么经验和教训,作为园长,更应该考虑怎样让其他教师不重蹈覆辙,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园长可以组织包括当事人在内的全园职工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分析,让大家从中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如果怎样做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将“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理念落实在工作行为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失误,从而减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家长方面

1.及时通知受伤幼儿的家长。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者应及时告之家长真实情况,还可征求家长的处理意见,不要等到家长来园接人时才说,应尊重家长应有的知情权。

2.做好受伤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家长都会难受,有的家长言语上表现出通情达理,有的家长则会一改往日的温和,对幼儿园或教师大加指责。不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上门诚恳地向家长致歉,并详细地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的日后护理,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