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自人类懂得结绳记数法开始,数学无时无刻不与生活息息相关。自此,人的衣食住行也开始了更加规范的记录、总结和计算。早期的《九章算术》等数学论著,也正是记载人类生活、生产经验的文章。因此,现代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故,现在的数学教学更应呼唤: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让儿童世界走进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儿童世界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但是,课堂数学教学很长时间走入一个误区——脱离儿童世界。使学生坐在课堂中为了学习而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用途。不仅学起来枯燥无味,激发不了孩子们的真正兴趣,同时造成了学习、生活两张“皮”。其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远离儿童世界,偏重科学世界。课程设计极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把学生局限在科学的世界里。这样,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犹如一坛“死水”,一层不变;教材也成为一部至高无上的“圣经”,学生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脱离儿童世界,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学生失去生活的源动力,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乏味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主旋律,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于是,我们试图构建小学数学走进“儿童世界”主题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通过该模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能提供给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和活动的广阔空间,而且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牢固地构建数学意义。从而达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最高宗旨。
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并在进一步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最终在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化的走进“儿童世界”主题教学模式中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具体包括:
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接近儿童;
2 .研究和形成走进“儿童世界”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模式;
3. 通过创设“儿童世界”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
三、概念界定及支撑理论
(一)概念界定
该模式的研究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点。这一观点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源于小学生的现实世界,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世界中去,“儿童世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第二,教师应该用走进“儿童世界”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二)、支撑理论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进,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深。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本主义认为: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它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的组合。
●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儿童世界”基础上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并被运用到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