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孩子在上培训班,家长应不应该每次都陪同?

感谢邀请:

孩子学习成长好,“家长”陪同、陪伴是关键。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家长很多时候是兼顾了工作和生活就无法兼顾陪伴孩子的学习成长。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成长托付给了学校或者校外培训机构,殊不知职业工作化的学校老师、盈利为本的辅导机构根本不可能完成家长对孩子学习成长上的重托。因此,社会亟需以与孩子建立友情为基础、帮助家庭解答陪伴难题的综合性教辅机构。

人们常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教导”,生活中很多“问题孩子”的根源都在陪伴,家长在陪伴上的不适应导致对孩子学习成长状态缺乏积极、正向引导。孩子学习成长的现状是很多家长其实不了解孩子学了什么、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时间常常“心猿意马”,名义上是在陪伴孩子实际上不是在与手机为伴就是无所事事。

陪伴是给予孩子最好、最珍贵的礼物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要为孩子学习成长“操心”人们常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把老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前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社会生产分工,教育最终出品是与老师同样具有完全独立思维能力的人,而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就是引导孩子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设输送人才。

生活告诉我们,在社会分工协作过程中每项工作都需要用心,有心才能把工作完成好。那么,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工作职责的老师该如何用心做好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哪些心呢?

1、爱心

生活中人们之所以关心某些事物,其关键点就在于爱他、觉得他就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教育孩子学习成长同样需要爱心,老师需要将孩子们的学习成长视为与自身紧密关联的事情,想着引导孩子们学习成长就是自己最神圣的职责所在。

儿歌唱:“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抱抱我......”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一切社交活动的前提。同样,作为老师只有爱孩子,才会倾心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才会全心全意为孩子们的学习成长服务。

2、童心

童年是天真无邪、缺乏人生阅历的人生初级阶段。因此,在成年人眼中总难免把孩子的形象和幼稚、无知、叛逆等相联系起来,甚至认为孩子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活添麻烦。殊不知谁又不曾童年呢?谁不是从孩童成长起来的呢?因此,作为老师最急需调整的就是将自己的心调到与教学对象相同的高度,也就是具备和孩子成长年龄相同的“童心”。

3、责任心

社会是分工协作的大家庭,每个工作岗位都对人类共同的幸福生活起着同等的影响,比如环卫工人给社会带来了清洁、卫生;医护护卫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家治理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老师的职责就是辅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成长,让每家庭放心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让社会放心我们的教学工作、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老师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伴孩子们学习成长,能够看到的除了孩子们一天天长高的身体,真正思想上的成熟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因为,“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对人性的培养,而人性又是无法用试卷或者其他测量工具测定的。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应以自我为榜样,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成长榜样,以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与责任心助力孩子的学习成长。

4、好奇心

好奇是人们对待新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求证的冲动,正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人类探索总结出来了璀璨的历史文明,并将继续在探索、求证之路上前行。好奇就是不以已有生活经历界定所遇见的事物,比如不以今天的天气判定明天是晴、是雨;不以今年的收成判定明年收成的好坏;不以孩子昨天的表现判定他们,给他们贴上****的标签......作为老师,好奇心就是要引导孩子热爱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而不是总认为自我就是绝对正确的,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甚至在某些时刻主动向孩子们学习、请教。

每个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长发出的“别乱问”、“别乱动”、“别乱摸”、“别......”正在抹杀孩子爱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与早教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将孩子推入教育系统,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长大,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就很容易被磨灭。等孩子到了学习的年龄,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讨厌接触新事物,真的变成了“厌心”。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进取、探索、成长的动力,才是保证孩子在社会巨变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备核心竞争素养。

5、耐心

常言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培养活动同样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教育活动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不急躁、不追求短期内孩子们考试得高分,而是要引导孩子们掌握适应学习成长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老师的耐心还需要体现在自身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身为老师,在自身劳动回报上自然无法与企业家、娱乐明星相提并论,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老师相对于广大的农民、环卫工人来说是相当优越的了。教育在劳动回报上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社会分工形态,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工作。因此,老师需要有“耐心”,能够不为社会的繁华而浮躁。近年来,社会对老师的工作环境、待遇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关于老师待遇提升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试想整天惦记着提升待遇的老师何时能够专心教导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呢?

6、虚心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为家长,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比孩子更有经验、阅历也更丰富。但是,正所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生活中的知识信息每天都在更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就是当前最先进的。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像孩子一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探索求真虚心学习、请教的思维观念。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世界上最需要用心工作的职业,也是世界上唯一心与心相交的职业。因此,老师需要比别的职业更多心,要真正引领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求、为解答家庭教导孩子学习成长的难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而操心。

同学才能同乐

与孩子一起学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喂孩子吃饭都会自觉不自觉的重复一个动作,那就是先自己试试烫不烫再喂给孩子。是的,家长在生活中总是以自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作为引导,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学习成长方向上相对准确、也能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进行更好的监督,能够做到与孩子学习成长同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学习的很多内容自己处于迷茫的状态,这一方面是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另一方面就是家长未能做到与孩子的学习成长同步成长,等孩子遇到学习中的难题求助时方才发现原来孩子学习的内容自己也不会。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父母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孩子的情景正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孩子的学习题目时常让身为大学高材生的父母“摸不着头脑”。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基点和终点,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学校教育的前站、补充和放大器。生活在家庭和睦、融洽环境中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外向活泼,而生活在缺乏家庭关怀的环境中的孩子却极易变得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遇到事情容易自己藏在心里、不合群。

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习得融入社会群体生活的技能,因此学习活动遵循“人多饭菜自然香”,拥有众多人一同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氛围浓郁、学习更有乐趣。所以,古有“孟母三迁”为孩子找寻最适宜的成长环境,今有大量名校学区房、甚至有父母从小就将孩子送到所谓教学好的国家学习。其实,最好的学习环境就在家庭之中,家庭是父母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为孩子创造的、最可靠的成长环境。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成长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逐步实现染色的过程。全世界新生的孩子都是平等的,他们不带任何私人印记和私人财产,他们所有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技能都是通过后天的模仿学习获得的。所谓“书香门第出才子”,在浓郁文化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能够与知识更亲近。

学习活动的本身是追求相对更好,是“优中育优”,成长学习活动需要有同伴、能与同伴儿比谁学得更快。为此教育活动从最初的父子相传、私塾,进化到今天的集中式教学。集中式教学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在学习中相互较劲、攀比创造了条件,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进步上与小伙伴儿“一较高下”。曾经,家庭之中有多个年龄相仿的兄妹时,兄妹之间能够开展学习竞赛【如今和姐姐比学习成绩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今天,后计划生育时代、城市化让同一个家庭兄妹之间的学习竞赛成为了过去式,孩子回到家中的学习变成了忍受孤独的过程。造成很多孩子厌倦学习、学习无目标、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迷恋上那个那个“千变万化”的虚拟电子游戏。所以,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学习好就一定要在家庭之中与孩子做同学,和他们一起学习、开展学习竞赛,帮孩子们找回学习的乐趣。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的东西是与外界无关,仅仅从内部单纯地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没有各种内部条件,仅仅从外界就投入发展过程的。”个人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都参与个人的发展,但个人的发展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互为中介的相互作用过程。总之,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共同融合成就了个体的特殊性。人类是群居、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之内,从家庭、社区到国家。成长就是通过模仿习得融入集体生活的技能,成为能够与同伴儿实现和谐分工、合作的人。每个人的成长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学习成长是一群人的集体性活动,家庭之中父母与孩子做同学,共同学习成长就是生活中最快乐的成长活动。

学习是真正的智力型“马拉松”,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终老时刻,每个人无时不刻都在奋力前行。有人说:“预测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就看与他关系最亲密六个人的平均值即可。”成长活动的本质就是追求相对更好,也就是有一个参照的最好,生活中我们能够知道做医学整容的多来自莆田、鞋都温州、小商品中心义乌、陶瓷中心佛山......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想要引导孩子学习成长好,就需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成长的同伴儿,这也是学校教学的最大价值所在,为孩子们创造了“人多力量大”的学习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教育活动中,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和被自己视为学习成长偶像的父母一同成长进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快乐的事情。所以,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吝啬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学习时间,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导师。

教育好孩子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业和梦想,人生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培育出了优秀“国之栋梁”的孩子。实现这一梦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成为孩子学习成长路上崇拜的偶像,以自身言行示范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指引方向。因此,为人父母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和孩子做”同学”、全方位陪伴孩子学习成长。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关于兴趣爱好的英语作文

孩子在上培训班,家长应不应该每次都陪同?

德国人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相关文章:

2021年福州小升初政策有哪些条件?

现在有些家长不断给孩子补课,上培训班,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不愿意去英语培训班学习,作为妈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英语成绩吗?

热爱英语是种什么体验?

初三英语口语怎么提升?

你认为去西藏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有用吗?

如何看待如今学校要求家长陪同学生完成手工作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