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教研活动中探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怎样写

一、课题的提出:
1、 课题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课堂有效性提问是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
2、学生提问能力的界定:
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为了巩固知识的掌握、探索未知领域或监控学习过程,在联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当时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认知努力而自觉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能力本身有它自己的特点。课堂提问能力,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别出新颖、恰当地提出问题并科学的表达出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品质。课堂提问能力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结构要素: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问题的能力等几个部分。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提问能力的整体结构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素。
3、 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的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有效性提问研究的比较多,也就是关注教师的“教”的较多,而对学生的“学”关注较少,关于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研究明显较少,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境没有充分让学生解放思维,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勇敢的提出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学生上课只听讲,不提问的现状,使课堂充满活动,使每个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2、通过研究建立“培养问题意识,促进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
3、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现状,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
2、寻求改变现状的对策。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
(1)建立新的教学观: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2)进行增强学生提问的教学设计: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提问空间;设计多向合作的活动,拓宽提问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提问内容。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适时提升学生的提问质量和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4)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
3、构建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课堂提问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提问教学模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五、研究结果。
(一)根据提问的发展阶段,即想提问,能提问,会提问,会学习,提出以下五项教学策略:
策略一:激发内部动机让学生想提问。
1、激发提问的愿望,让学生想提问。
 提问愿望是学生的一种认知需要,是学生提问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好方法。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具有提问愿望的基础,也是学生肯提问的最初源泉,它能驱使学生仔细地去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好奇心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敏感,容易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因而愿意提出问题,想提问题。
2、多给成功体验,让学生肯提问。
 有许多学生,特别是有相当多的学困生,由于他们在学习上经历了较多曲折,使他们“自我怀疑”,以至于“自我否定”,从而萎靡不振。要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简直比登天还难。怎么办呢?在教学中,要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让这些学生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当他们有所表现,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表扬,使之取得若干次“成功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就会得到进一步调动,产生自信,从不敢问、不想问到产生提问的愿望。
3、创设激疑情境,让学生要提问。
 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能善于激疑才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产生疑问,从而达到提问的需要。创设激疑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引言激疑、悬念激疑、比较激疑等等。
4、组织讨论,让学生互相问。
 讨论是指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这种讨论带有探讨性的思维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也是打开学生提问思路的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问题的需要,组织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