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把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评价或考试称为常规教学的5个环节。而教师在情商、人格、常态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表面看起来虽然不属于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但却往往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合作从相互尊重开始
当前,有些教师上课比较随意。比如,铃声已经响过,仍未进入教室,还有不少教师是铃声还没有响就提前登上了讲台。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适的。前者会给学生一种不敬业、不诚信的印象,失去身教的作用;后者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因为铃声落下之前的时间,是属于学生的。正常情况下,上课铃声响起,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铃声一落,精神抖擞地登上讲台,首先大声向学生问好,学生回应“老师好”后,再说“请坐!”教师若缺少或违反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得课堂生气从开始就失却了几分。现在看来,一些教师对如何登讲台的常规要求意义还认识不足。又如,一些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坐定的情况下就匆匆开讲,这也是对学生的不够尊重。教师要在开讲前观察一下学生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精力是否已经集中,从而决定是否开讲。要与所有学生进行短时的目光交流,体现出关注,表达出期待,传递出情感。
用专业激情去感召学生
教师进入教室后,以什么精神状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很大。教师的精力、气质、神态,本身就是一种感召,表现出教师对课堂的态度,对学生的信任度,对成果的期待。教师在讲述时是否带有激情,反映着对所任学科的热爱程度和信心。
学生一旦对某个学科产生感情,就会产生追求,他的努力一般会一发不可收。而学生对学科感情的来源常常是教师。这种感情,不是教师说几句“要好好学”就能起作用的,而是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传递在有形或无形中产生的。经验证明,学生选修什么课程,以及高考选择什么专业,大都与中学阶段相应学科教师的影响有关。当然,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能够表现出激情,某种程度上讲,与教师的性格有关。但作为一个教师,要努力去改变自己,要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为动力,努力去塑造自己。
课堂是传授习惯的地方
上课时,衣着随便在许多教师眼里是不以为然的小事。孰不知,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传授习惯的地方,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是文明程度的反映。课堂是需要庄重的,教师的衣着行止本身就是示范。
教姿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很多教师不知道手往什么地方放。在讲课时,手是一种道具,可以助语气,可以见示意。所以,建议教师上课时要用好自己的手。课堂上,教师的站姿、动姿、眼神、手势等,都是一种体态语言,可以表达出示意、示范、关注、关爱、期待、赞许、鼓励等信息。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使之成为一种与学生交流的自然媒介。
师生交流才会教学向长
好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重视为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和空间。其实这是一种“互惠”的做法,教师正是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成果不断扩大充实自己、激发教学灵感、吸纳专业发展助剂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生怕放开学生,让他们向自己或学术权威挑战,生怕出现超出定论或唯一答案的局面,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其实这恰恰堵塞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路子。
同时,要提倡教师为学生书写并力争写好作业评语。作业批改式与学生进行广泛交流、个别指导的上好机会。所以,建议教师宁可少批作业,也要认真写出评语,有时寥寥数语,会激起不平凡的心理震荡。
锤炼好课堂语言
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式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从目前口头语言表达看,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常见语病不少。如一个“然后”又接一个“然后”,机会每句话紧跟一个“对不对”或“是不是”。二是表述抓不住要点。常常用废话干扰学生的听觉。三是语态缺失,抑扬顿挫、开慢节奏失当。在群体场合说话不同于个体场合,学生大脑反应式又差异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舒畅,还要在听的过程中又一定的思考余地。四是对话主体错位。让学生回答问题,不应当是“给我(教师)说说”,而应当是“给同学们说说”,由于有这种“给教师说”的潜在理念作怪,所以不少教师提问时,常常只顾及前几排座位的学生。因此,表面看上去这些都是语言表述问题,实质上是一种落后教学理念的映射。
除以上几点外,教师还应做到,在短期内记住学生的名字,与学生谈话时要让学生坐下来谈,表扬要开放,批评要封闭;表扬要在全体学生的面前,批评要在课余无人的地方。还要明白,在好教师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二字,也没有“放弃”二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