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主要,其次是好的教练,脚踏实地的训练,平和的心态...非一日达成,还要看天分的,希望有帮助
国人的体制不同于欧美,运动员的培养是要先选拔,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难发现,没有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就算选拔出来了,也未必能够培养好。你可以参考一下欧美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选拔,尤其是美国的篮球文化是如何成为体系的。
应该某些方面像外国学习,但要符合我国国情,现在有些家长一听到小孩要去做所谓的体育特长生都是反对,说没出息。国内确实太没保障了,国家都是说从娃娃抓起,可以真的有多少地方做到了。
美国人对于孩子的体育培养是怎样的呢?
小球员太多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等不及孩子长到8岁(大多数美国儿童开始加入各种体育组织的年龄)或者5岁(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年龄),就早早地将三四岁的孩子送到专业的体育培训机构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
小学时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又是良好习惯形成的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就学校来讲,不断深入、全方位地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习惯养成,特别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责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那么体育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
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媒介,因此体育教师应把握体育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
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
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在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良好锻炼习惯的教育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名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更拓宽了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领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全面捕捉习惯养成的时机,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根据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在各种活动中老师应自己有良好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此来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学生自己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逐渐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之,不断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参与锻炼的自律性,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