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人在海边散步,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他下意识地捡了些。回到家里一看,那些石头和贝壳全都变成了光闪闪的金子。于是,他感到又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他毕竟捡了些,后悔的是他没有捡更多。
作者没有系统地论述故事的意思,只是说“这就是教育”。反复品味这个小故事,思考着“这就是教育”这句话,我感觉很有意思。于是我便想借揣测作者言内之意之机,说说自己对这则小故事的理解。
教育,要提醒学生,而不要强制学生。
教师说一句:“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而不是“快捡贝壳和石头,把口袋装满!” 适时地提醒,虽然学生不能理解,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强制的命令,虽然学生可能理解了,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教育应当是善意的提醒,而不是强制的命令,提醒学习,提醒向善,提醒明理,提醒思辨……适时地提醒,为学生导航,使他们不会因为迷恋沿途的风景而迷失方向。
教育,不要求一次装满
反正都要提醒,教师为什么不提醒学生用贝壳和石头装满口袋呢?我想教师这一句“捡一些贝壳和石头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是很有深意的。试想,如果真的装的满满的一口袋,贝壳和石头还会不会变成金子?这可能不一定吧。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自主的无意识地“装”可能就是他一次学习的最大极限了,如果超出了有可能会没有任何效果呢?所以,教师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一次装满。然而在应试教育下,没有一位教师敢说这样一句无法量化的要求,不让学生装满,考试时怎么办?其实,要求学生装满了也不一定有用,因为那口袋中的贝壳可能还是贝壳,石子可能还是石子。
教育,不要太像教育了
散步的时候,因为教师一句提醒,就捡回来一些“金子”,这是多么令学生高兴的事!这样的教育怎么会让学生厌烦?又怎么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反思我们的教育真是太专业了,太像教育了。教师行动的目的性太过明显,时时处处都是在教育学生,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开始感到地位的不平等,开始厌烦那整日高高在上喜欢批评人的教师,于是教育开始低效。什么“大象无形”,什么“大音希声”,什么“大爱无痕”,都强调一个“无”字,要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果我们的教育达到让学生不能察觉的境界,是不是学生会更愿意接受呢?
教育,要触动学生的心灵
我们的教育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既高兴又后悔的心理情感体验,那才是成功教育。同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新课标给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需要整合的三维目标中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思想的交流,没有情感的体验,那是机械的教育和死的教育,怎么能教育出活生生的人来?高兴之后,学生今后会更加信任教师,后悔之后,学生会更加努力。当情感体验成为推动学生进取的内因而取得更重要作用时,教师教育这个外因也才会更有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