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网络教育的概念(名词解释)
是指计以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通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学习资源构建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展开教学与学习活动进程的教育组织形式。
2、网络在网络教育中的本质属性
教学媒体观
学习资源观
认知工具观
学习环境观
3、网络教育的发展 (填空)
(1)教育自身的内在需求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2)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4、网络教育应用的概念(名词解释)
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
5、网络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简答)
(1)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自我指导的学习
(2)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自我监控能力
(填空或论述 论述的话请联系网络课程)
第二章、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
1、根据知识的复杂性,斯皮罗等人将知识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简答)
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的应用,良构领域中的同一个概念应用在各个具体知识实例中,其内涵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概念的复杂性。第二,实例的不规则性
2、认知灵活性的含义 (填空)
认知灵活性,就是指学习者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以便在情景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能够做出适宜的反应。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学习者在学习复杂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时,要通过多维表征的方式才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才能够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此外通过多维表征所建构的知识,能够较好的迁移到其他领域。
3、学习的分类和阶段 (填空)
斯皮罗将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阶段
乔纳森关于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初级知识学习 高级知识学习 专家知识学习
4、随机通达教学方法遵循哪些原则组织支持建构学习的教学?(简答)
随机通达教学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与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
(1)教学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方式,如多种观点、多种模式、多种方案等,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
(2)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交叉形”,使用多个案例理解复杂知识,揭示抽象概念在非良构领域中的细微变化,以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于灵活性,能够适应变化的情景。增强知识的迁移性与覆盖面。
(3)教学材料应避免内容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使学习者认识到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多样性、多种关联性以及对情景的依赖性,而且使学习者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知
识的复杂性是非常重要的。
(4)教学应基于情景、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解决,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而不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5)作为学习材料的教学内容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分割的。
第三章、网络教育应用的技术基础
1、网格技术(名词解释)
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通信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
2、蓝牙技术(名词解释)
蓝牙技术是一种将多种家庭与办公室中的数据和语音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联网的技术。
3、流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能在internet及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
4、虚拟现实技术(名词解释)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5、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可归纳为三个Ⅰ,即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想象性imagination
第四章、 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1、学习资源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媒体、媒体环境、学习资源三个阶段。
2、学习环境与教学系统的关系(简答)
首先,学习环境是设计的结果,是系统开发的蓝图,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对未来学习进程中种种可能的因素的描绘;而教学系统是开发的结果,是蓝图的实现。在创造一个新的教学系统时,往往先根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勾勒出一幅学习环境的蓝图,然后根据这个蓝图开发出的一个系统。
其次,学习环境是由教学系统创设的。按照蓝图开发出来的教学系统创设出蓝图描绘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境中各元素相互作用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总之,要从两个阶段去理解学习环境和教学系统之间的关系,—个阶段是在教学系统诞生前,一个阶段是在教学系统诞生后,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环境的要素就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
3、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活动分为三个种类:知识学习(良构)、问题解决和策略学习。
4、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基于网络的智能教学系统、基于网络的题库系统、基于网络的学习评价系统、基于网络的交流与协作系统、基于网络的辅助工具系统。
5、智能答疑系统有两种:实时的和非实时的
非实时的智能答疑系统的基本思想:学习者在提问时输入问题和问题的关键词,提交之后系统根据关键词到基本问题库和已提问问题库中进行检索,检索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在基本问题库或已提问问题中有与这个关键词匹配的问题,于是系统用高亮度将问题和问题答案显示在问题区和答案区;如果在两个问题库中没有与关键词匹配的问题,则问题将被转发到答疑教师那儿,教师将问题和答案送回到问题区和答案区,同时问题和答案存储到已提问问题库。非实时智能答疑系统避免了E-mail的繁琐和巨大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答疑教师的负担。
6、学习环境的设计:内容设计和策略设计两部分。
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WBLED包括哪些步骤? (论述)
(1)、定义学习领域
(2)、定义学习者特征
(3)、教学策略设计
(4)、学习资源,认知工具设计
(4)、教学模式设计
(6)、学习情境设计
(7)、评价和修改
(8)、系统开发
第五章、网络教育应用的多种形式
1、网络教育应用的三种形式校园网、教室网、因特网。(校园网、城域网、国家教育网)
2、大学校园网一般都采用主干网和功能子网互连的多层次网络结构
目前大学校园网的局域子网一般都采用交换式以太网技术,而校园主干网建设主要涉及千兆以太网技术和ATM技术两种。中小学校园网的规模比较小,网络节点通常为几百个。所以大多采用单中心交换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网和工作组子网(如教学子网和管理子网)两个层次。目前校园主干网大多选用千兆以太网组网技术,工作组子网技术多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
3、校园网的服务功能抽象为四大部分:
信息资源服务、学校教学应用、学校管理应用、信息交流服务。
4、信息资源服务在校园网框架中一般会包含4个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图书情报信息库、学校管理信息库、动态综合信息库。
5、多媒体网络教室(名词解释)
多媒体网络教室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能为学校提供一个集计算机教室、语音室、视听室、报告厅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有利于学习的保持并能促进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
6如何设计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简答)硬件设施与功能
多媒体教室也是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由交换机/集线器、多功能讲台(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以及各种公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以交换机为中心、采用星型或总线型相结合的拓扑结构
多媒体网络教学形象生动,利于知识的或许与保持。教师可以调用多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大屏幕投影仪系统以及接收卫星、有线电视节目);与教育城域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相连,方便浏览或下载校园网之外的学习资源;支持多媒体教学功能;允许师生调用校内网各种应用和资源系统。
多媒体广博与转播教学;学习活动监视;单独对讲;分组讨论发言;电子举手;电子教鞭;遥控辅导;发布消息;文件传输;远地命令;虚拟网络教室功能。多媒体辅助备课、考试与作业系统。
(1)学、教并行。独创的视窗接收广播方式,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教分离的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接收教师屏幕广播教学的同时,边学习边操作练习;(2)影音传输实时、同步、效果好。(3)教师机和学生机可双向控制,实现手把手教学和学生代课示范;(4)屏幕实时同步监看,轻松掌握学习效果;(5)真正的完全任意分组,各组互不影响,组内可实现各种教学;(6)网络画板可实现网上论坛。网络控件同步操作技术,使多人同在网上实时操作网络画板,进行交互演示讨论
第六章、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
1、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是支持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包括三个功能子系统: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网上教学与教务管理系统。
2、论述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模块级功能?(p144)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功能组成
(1)网络教育支持子系统;为教学设施过程中所有环节提供支持
(2)网络学习支持子系统,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
(3)网络教育管理子系统,可借助网络的便利,开展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
(4)网络教育支持工具,使已有的网络工具合理有效地为网络教学服务
3、虚拟教室的概念
虚拟教室是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实时教与学的环境,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见、看得着
4、网络学习支持系统,实际上是基于网络这种技术媒体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丁兴富教授从信息服务、资
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四个方面对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详细的阐述。
5、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功能 (论述或填空)
课程的发布,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支持和对学生的支持,教学活动管理
(1)、网络课程的在线开发与上传
(2)、教学活动设计与管理;
(3)、学习和探索;
(4)、讨论和协作;
6、WAP即无线应用协议
它是一组向移动终端提供internet应用和服务的开放式协议,是—个用于解决手机上网浏览问题,并适用于不同无线网络技术的全球性无线网络规范。
7、Blog的普通定义(WEBlog)
Blog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不少人也称之为博客
8、Wiki的概念
是一种可提供共同创作环境的网站,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上的页面资料。Wiki可以看作是可运行的最简单的在线数据库。Wiki支持超链接
第七章、网络教育资源
1、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简答)有七个步骤,SUCCEED
S.选择和确定主题和信息需求。
U.去发现潜在的学习资源,学会如何得到他们。
C.搜集、检查和选择合适的资源
C.从选定的资源中找出相关信息加以整理
E.对信息进行评价、解释、分析和综合
E.以恰当的形式来呈现信息
D.确定整个过程的效果如何
2、设计web quest(网络专题调查)?和webquest联系起来简答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有哪些?
WebQuest美国征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
组成部分:
(1)“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学习者指定方向;二是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2)“任务”模块是对练习结束时学习者对要完成的项目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电子作品。
(3)“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
(4)“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教师事先已查找过这些网站。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
(5)“评估”是WebQuest中的新增模块。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
(6)“结论”部分提供机会给学习者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 撰写原则:
F找出精彩的网站(Find great sites)
O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Orchestrate your learners and resources
C要求学生思考(Challenge your learners to think)
U选用媒体(Use the medium)
S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Scaffold high expectations)
3、简答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集成步骤
(1)、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与开发 文本素材图形素材 音频素材 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
(2)、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集成
(3)、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
(4)、网络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 网络课程
1、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
网络课程定义为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包括了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环境。
网络将课件是网络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课程中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
3、网络课件的基本形式?(简答或填空)
从应用形式上来分:课堂演示型、个别化学习型、协作学习型
内容表现方式来分:多媒体、流媒体
4、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6种)
操练型网络课件、游戏型网络课件、模拟型网络课件、测试型网络课件、问题解决型网络课件、探索学习型网络课件
5、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八个阶段 (设计题)p279
(1)、网络课程需求分析
a、学习者分析(个人背景、知识状态、学习风格)
b、课程教学大纲分析(包括说明与实施要求两部分;编写课件的直接依据)
c、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确定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序列;分析方法包括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层级分析法、ISM分析法)
(2)、课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
a、设计目标
b、需求分析(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行环境)
c、媒体的选择及分析(教学内容的性质、媒体的选择及理由)
d、网络课件模式的分析(采用课件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理由)
e、网络课件的结构(内容结构图、功能结构图、数据流程图)
f、学习环境设计(界面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工具设计、导航系统设计)
(3)、网络课件的结构设计
a、知识点的组织 b、诊断测试与学习控制
(4)、网络课件学习环境设计
a、界面设计(屏幕版面、显示次序、颜色搭配、字体形象、修饰美化)
b、学习资源设计(异步、同步讨论的主题、课程答疑库、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测验试题)
c、教学策略的设计
d、导航系统设计(学习前的引导与规划、应急方案、课程结构)
(5)、网络课件脚本编写
a、脚本的内容 b、网络课件脚本的类型 c、脚本编写的要求
(6)、网络课件开发
a、多媒体素材的准备(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
b、交互功能的编程 c、导航和关键字链接的制作 d、课件集成
(7)、与网络教学平台的集成与测试
(8)、评价与修改
6、网络课程的需求分析就是对网络课程的内容、用途、使用对象、课件类型、应用环境、等个方面的条件进行分析。
7、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确定的方法:分类测量法、二叉树探索法
8、教学资源时一般要考虑哪些设计要素呢(简答)
(1)、界面设计(界面元素和界面风格。原则:主体突出、画面均衡、一致性)
(2)、导航设计(原则:组织结构明确 、外观简明统一 、操作灵活 )
(3)、媒体要素组合设计(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时间接近、一致性、通道、冗余个体差异)
(4)、人机交互设计(易用性、及时响应与正确的反馈、选择性)
(5)、测评与反馈设计
(7)、知识表现设计 (6)、协作机制设计 (8)、学习活动设计 (9)、仿真与控制设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